摩根大通银行的并购策略与绩效分析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胥朝阳 杨青 发表于:2011-03-31 11:29  点击:
【关健词】摩根大通并购特征绩效分析
由于并购主体、并购客体以及并购市场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会对并购行为产生影响,研究并购案例比研究并购一般统计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JP摩根大通银行为研究对象,剖析了JP摩根大通银行的并购特征,考察了JP摩根大通银行的并购绩效,对我国银行业的并购具有启示意义

 并购是银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因为并购后的新银行不仅仅是规模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增强。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为自身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巨额的财富。纵观摩根大通银行的发展壮大史,不难发现它的确是并购这条路上的成功典范。
  
  一、 摩根大通银行并购背景
  (一)摩根大通银行简介
  摩根大通是由大通曼哈顿银行和JP摩根银行合并而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JP摩根中“摩根” 一词是源于1871年那位金融界领军人物——摩根.约翰,他领导的摩根财团与当时很多名门望族交情甚好,和多家商业巨头合作密切,因此摩根银行在当时的地位仅次于中央银行,其业务中心主要是商业银行。摩根大通银行(JPM)现已是美国最大跨国金融服务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值为1705.61亿美元,总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管理的资金大于6300亿美元,业务遍布50多个国家,为3000多万消费者、5000家机构投资者以及5238家上市公司提供服务。主要在两大领域运作:一是为个人、机构或企业提供全球批发业务,二是面向3000多万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业务。金融业务主要包括股票发行、并购咨询、债券、私人银行、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私募、资金管理等。在投资银行、金融服务、金融事务处理、投资管理、私人银行、私募股权投资方面都是行业领军者。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总员工9万多名,其亚太地区总部位于香港。在《财富》英文网发布的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列为第25位。
  (二)摩根大通银行并购一览
  到了20世界80年代,该行将重心转移到投行,不断开展并购活动,先后收购了独立投资银行汉鼎公司以及英国投资银行罗伯特弗莱明控股公司,势力范围大大加强。2000年两家银行合并,更名为JP摩根大通,总资产达到了6500亿美元。2004年摩根大通与第一银行合并。此次强强联合使得新银行经营业绩一路攀升。随后爆发了全美范围的次贷危机,摩根大通抓住机遇,低价收购了华盛顿互惠和贝尔斯登银行。由于金融危机中该行的坚挺表现以及并购带来的经济效应,2010年摩根大通终于成为金融界霸主。
  (三)摩根大通银行并购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到大量金融机构破产事件的影响,美国银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为求得生存,必须更具竞争力。合并是一种使经营成本更低,但效率更高的方法。何况许多银行因为经营不善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单独经营十分艰难,并购也成为生存的唯一办法,于是1991年至1995年形成了一阵并购狂潮。1996年开始,随着《州际银行法》的颁布,政府允许跨州设立分支机构,分业经营的枷锁终于解除,宽松的政策大大的推动了并购活动,这时期的合并不再停留于“强收弱”、“弱并弱”,而是强强联手,混业并购,力争向全能型综合金融机构发展。2000年至2002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股票期货市场都呈现熊市状态,企业违约丑闻频繁出现,这一切都大大制约了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安然事件的发生,摩根大通的经营业绩也受到影响。该银行的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受环境影响波动尤其大,调整业务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迫在眉睫。2003年至2007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金融界又开始活跃,掀起新一轮的并购浪潮。此后银行业并购多是出于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业务多样化,增强新的服务产品的目的,通过扩大规模、强化地域性竞争优势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美国利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本国经济,不料导致了2007年爆发全美范围的次贷危机,整个美国经济处于衰退,华尔街受到重创,摩根大通凭借在危急中的顽强表现,抓住机遇低价收购两家银行,使其在金融危机中任何季度都未亏损。
  
  二、 摩根大通银行并购运作分析
  摩根大通,这家质量第一、业务一流、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好金融服务公司的银行,究竟是如何通过并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霸主地位的,首先对该行的并购运作情况进行分析。
  (一)明确的并购目标
   要想并购活动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明确的并购目标。摩根大通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二是通过分散化效应降低风险,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收入多元化,从而提高抗风险能力。摩根大通的并购活动总是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进行的。
  1.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银行通过并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客户群共享,技术平台共享以及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可大大节约设备投入的成本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减少重叠的分支机构和网点。而并购的范围经济产生于拓展业务以及混业经营带来的银行效率的提升和收益水平的提升。摩根大通与美一银行合并后,裁员12000人,占员工总数的7%,降低经营成本22亿美元,同时裁掉价值50亿美元的IBM采购合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新引进的TSYS平台使银行处理结算单的年成本从每个客户80美元降低到52美元,而分行新开信用卡账户的数量则在2005年上升了55%,大大地提高了收益。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关闭两家银行约10%的重叠分支机构,每年节约成本15亿美元。2006年在与纽约银行的并购交易中获得其中间银行业务,该业务一个季度就为摩根大通贡献了6.23亿美元的收入,增幅达9%,而全年经营收入由2005年的83亿美元上升至136亿美元。摩根大通的目的就是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收益在一个稳健的速度上增长,而通过并购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就能直达这一目标。
  2.利用分散化效应降低风险
  通过跨地域将业务分散在世界各国,以及通过拓展业务分散收入来源是降低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跨地域并购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不但可以防止受共同影响的某一群体的风险敞口过高,即地域集中风险,又可以新增业务使收入多元化,而拥有多元化的收入流正是逃脱经济危机的唯一方法。摩根大通深谙此道,该行已成为在华为数不多的涉及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外汇、债券承销、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综合性外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严重瘫痪,而亚洲地区受危机影响相对小得多,摩根大通在中国的经营受影响较少,很好的发挥出分散化效应的抗风险能力。又例如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业务,将投资标的物从原有的固定收益债券、衍生金融工具拓展到能源和有抵押物支持的有价证券,也十分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除了投行业务,摩根大通还拥有零售银行、银行卡、商业银行、资金交易与证券、资产与财富管理五项业务。每一项业务在特定的时候都有各自的风险,但是可以根据每项业务的风险程度,且以同业作为参考来调配投入的资金,即使某个业务有所损失也可以用其他业务的丰厚收益来填补损失。2006年,六项业务收益对该行的贡献率分别为:投资银行27%,零售银行24%,银行卡24%,商业银行7%,资金交易与证券8%,资产与财富管理10%。多元化的收入很好地保障了摩根大通这样的航母式金融机构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小。如果说次贷危机后美国还剩下两家金融机构,那么这其中一家就是摩根大通。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