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实证分析(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刘云波 发表于:2014-10-24 12:05  点击:
【关健词】民办高职;院校类型;专业集聚;专业结构
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类和专业大类分别进行统计后发现,在288所学校中,有学校最多开设26个专业类,最少开设1个,每个学校平均开设11.4个专业类;学校设置的专业所跨专业大类最多有12个,最少的有1个,民办高职

  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类和专业大类分别进行统计后发现,在288所学校中,有学校最多开设26个专业类,最少开设1个,每个学校平均开设11.4个专业类;学校设置的专业所跨专业大类最多有12个,最少的有1个,民办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平均横跨6.6个专业大类。对民办学校专业类和专业大类的开设数做直方图,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专业类开设个数分布
  图2 专业大类开设个数分布
  从图1、图2可以看出,有55%的民办高职院校(159所)开设的专业类个数集中在8~15个,有80%的学校(231所)开设的专业横跨的专业大类数集中在4~9个。二者相结合,不难推导出,如果把专业类视为专业集群的主要形式,那么总体上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集聚程度较低,且专业群之间联系较为松散。
  (二)区位商法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是产业经济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主要用来衡量一个特定区域中某一产业的相对集中程度。通常用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或就业人数等指标)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来表示。如果LQ大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则专业化水平越高[5]。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区位商大于2,则可以说该产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笔者借鉴区位商这一概念和方法来测量我国各省民办高职院校专业集聚的相对优势。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选取民办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广泛、在校生数最多的计算机类专业和第二产业中在校生数第二多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来研究。
  首先,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其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LQ(计算机)=
  利用2010年《高职平台数据》进行计算后发现:在248所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的民办高职学校中,区位商最小值为0.01,最大值为9.6,平均值为1.56⑤。有130所学校(52%)的LQ值大于1,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专业化优势;有73所学校(29%)的LQ值大于1.5,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在全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约有71%的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有46所(19%)学校的LQ值大于2,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回溯数据发现,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软件\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从地区比较来看,各省之间少则有1~2所,多则有3~4所民办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类集群程度较高(LQ大于2),这些学校也基本上是上述提及的软件\信息技术类职业学院。其余的民办高职学校虽然开始了计算机类专业,但其专业化水平较低。
  其次,采用同样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论:在117所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区位商最小值为0.1,最大值为12.54,平均值为1.77。有81所学校(69%)的LQ值大于1,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中具有专业化优势;有61所学校(52%)的LQ值大于1.5,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全国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约有48%的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有40所学校(34%)的LQ值大于2,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些学校多是“XX科技职业学院”。从各地区比较来看,青海、西藏、甘肃等7省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在已开设的地区中,江苏有15所民办高职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但只有两所学校的LQ值大于2;广东和山东两省都有12所民办院校开设这一专业,其LQ值大于2的学校数分别为5所和4所。此外,其他省市开设这一专业类的民办高职院校数量较少,LQ值大于2的学校数在0~3所之间。
  四、探讨和启示
  西方学者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功能时,从“补充性功能”和“差异化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6]。前者是指在公办院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私立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有效补充,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而后者则是指在公办教育机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教育需求的情形下,私立院校在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别于公办院校,满足了部分人群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另有学者把亚洲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系统划分为“私立边缘型”、“私立补充型”和“私立主导型”,第一类是指虽然私立高校获得了政府的认可,但仅构成公办部门的边缘,在第二类中私立高校是公办部门的补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7]。
  前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更多地集中于第三产业内,在第一、二产业的农林牧渔、水利等工作岗位艰苦、就业前景有限的专业类开设不足;总体上,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公办院校高度趋同。第二,从院校的类型定位来看,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结构上明显地“重文轻理”,专业设置向财经、教育、旅游等培养成本较低的专业类倾斜;而民办理工类院校总体上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而是开设了众多财经、教育、旅游、艺术等专业类;数量稀少的艺术类、语文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特色突出,保持了自己的类型定位。第三,依照专业类(专业大类)计数,总体上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集聚程度较低;采用区位商计算的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集群程度较高,其他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分别为71%和66%)在其本地区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集聚优势。

      总之,从专业设置的结构、院校类型特色的体现以及专业集中程度来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总体上是与公办高职院校趋同发展的,“补充性功能”的作用大于“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如果再加以考察民办院校发展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各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正逐步从公办院校之外的边缘部门转向重要的补充部门。民办高职院校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在高教市场竞争发展的过程中,为吸引生源和降低成本,开设了众多第三产业的专业,最终迫于竞争的压力形成彼此相似的结构;另一方面,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起步稍晚,为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民办院校纷纷模仿高职领域中看上去更为成功或更具合法性的公办高职院校,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模仿性同形”[8]。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