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2)

来源:nylw.net 作者:周红金 发表于:2014-06-03 14:04  点击:
【关健词】“女书”传承;女大学生;人文素养
(三)人文行为是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体现 人文知识的呈现具有逻辑性和非逻辑性,而人文行为是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与习得。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既是人文行为。通过人文行为这一路

  (三)人文行为是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体现
  人文知识的呈现具有逻辑性和非逻辑性,而人文行为是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与习得。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既是人文行为。通过人文行为这一路径增长知识,不仅体现了女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蕴含了人文精神。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人文行为以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做后盾,注重行为主体的亲身体验。这种人文体验对于培育女大学生创新性的人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从而内化为行为主体人文精神的一部分,促使女大学生时刻警醒自我行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人的能力发展结构不仅包含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而且还包括认知能力、通用技能、精神情操、情感意志等人文素养。
  三、基于女书传承的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培育
  从女书文化的传承内涵拓衍到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提升,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有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女性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当代文化的积极创造者。
  (一)女书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知识丰富多彩
  女书作品主要有三类:一是代表女书主体自身的文化的贺三朝书与婚嫁歌、自传诉苦歌和结交老同书等;二是相对开放性,反映江永女性的精神生活的纪事往来书信、叙事歌和祭祀祈神歌等;三是来自主流社会,实现了地方与国家的连接,翻译改写的传统汉文故事和民谣等。这些女书作品所承载的女书文化不仅具有地域和性别的独特性,而且还具有多民族融合的多元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而且还蕴涵了一个人安身立命所必备的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对于女书这一传统文化,女大学生肩负着承载者和弘扬者的使命。“一个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既要积极努力吸取外来经验,更要吸收植根于本民族土壤的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营养,并使之发扬光大,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推动力垦。”[7]
  回望过去,女性的发展道路曲折不平,女性没有话语权,不被父权制的主流文化接纳。大至国家历史,小至姓氏族谱,这些的主笔大都是男性,而女性要么缺位,要么就被妖魔化的社会常态比比皆是。较之传统主流社会的女性作品,女书作品却是以女性为主体,真实地表达女性的心声,它逾越了男权的限制栅栏,勇于开拓自身视野,深入挖掘女性经历和感受,引发女性的集体共鸣与共情,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女书中大声疾呼的是‘已是朝廷制错礼,世煞不由跟礼当’,开启的是一个崭新的女性主义创作视角”[2],从而丰富了女书文化和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特定地域女性的精神需求。“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文明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和绝对的价值。如果他有价值,那就是满足了特定的需要。”[8]
  (二)女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鲜明
  女书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旧制度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其边缘性和流传范围的狭小相互制约了女书的发展,随着旧制度的终结,女书理应回归和融入主流社会,以女书传承女书文化的“乡村女校”从边缘化走向城市化,从亚文化回归主流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女书和女书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凝结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素养的培育与传承是确保中华民族日渐强盛与壮大的基石。弘扬优秀的女书文化,禀赋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是历史赋予女大学生的特殊历史使命。女书以“特有的文化力量,把卑微、松散的乡村农妇凝聚为以结交女友为形式的组织,大大增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并通过倾诉宣泄、相互交流、沟通共鸣从而达到心理调节,应对生活重负,慰藉、挽救、支撑社会最底层的妇女”[9]。女大学生在全面培育和提升创新性人文素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社会、人文与女性三者关系有充分理解,而且还要不断地吸收人文知识、强化人文行为和提炼人文精神,促使女性主体人文素养的不断内化与提升。诚然,平等、独立和自由的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它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和源泉。但是人文素养的衡量指标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与丰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传承主体的创新性人文精神尤显重要。
  (三)女书传承形式多元化的人文行为建构
  女书文化传承是通过女书作品、做女红、家传、赶庙会、做歌堂和结老同习俗等多元化的载体实现的。一方面,在女书传承的过程中,以女书为媒介的“乡村女校”的学生经过这种独特的女性教育接受社会(女书社团)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而能被社会(女书社团)接纳为成员,这种个体可以从中找到合适角色的过程人类学称为濡化(enculturation)。经过濡化,女书文化得以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另一方面,女书作品的习得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濡化[1]。在大学期间,女大学生不仅要涉猎艺术、文学等抽象思维的作品,更要关注政治、体育等新闻、作品的阅读,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多元化的大学人文行为教育,如对茶道、礼仪、儒行和古典诗词习得和传承的方式、方法创新,不仅能提升女大学生多方面的人文关怀,还可以培育健全人格。为了全面提升女大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她们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真正蕴涵“懿德、睿智、笃行、臻美”的人文情怀,我们不妨借鉴女书文化的传承模式,即生活取向、兴趣使然和知识融汇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把学习女书这种女性文字、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女性的日常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时代快速发展,信息迅捷多元,价值体系重建,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到当代许多女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漠视。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缺位和人文精神的丧失滋长了“金钱至上”和“利益导向”社会病态的蔓延,社会公德意识不强,心理抗压能力差,人际关系难以处理,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充分有效的利用好江永女书文化资源,结合女性教育的特质,切实做好扎实的理论研究与多元性的实践探索,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培育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这对建构积极向上的良性大学氛围和全面推进女性的发展都极具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红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江永女书文化研究[J].船山学刊,2011(7):55-58.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