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应对策略探讨

来源:nylw.net 作者:姜涛 发表于:2013-10-15 17:00  点击:
【关健词】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体系 应对策略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紧密性的不断提升和人民币国际业务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人民币成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中主导货币的条件日趋成熟。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推动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加速其国际化进程,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分析
  (一)人民币已具备进军东盟基本条件
  伴随着东盟地区与日本之间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下降,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不断攀升。至2013年年初,东盟整体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已经由2008年初的12%上升至20.6%,其中马来西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更是迅速增长至接近30%。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均是东盟的经济贸易大国,中国与它们之间贸易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使用。
  现阶段,日本同东盟之间的贸易规模不到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的60%,而且增长幅度逐月下降,尤其是2012年四季度以来,日本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规模已经转为负增长。从人民币的使用环境视角出发,人民币已经具备了进军东盟市场的基本条件,东亚货币合作趋势为人民币创造了发展平台。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趋于稳定
  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当中,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仍在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香港依然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最为重要的离岸市场。从2004年开始的短短七年时间内,香港人民币存款占香港存款总量的比重由最初的接近零增长到2013年2月的9.63%,快速的增长说明香港市场对人民币的投资热情非常高涨,对人民币未来的稳定发展充满信心。
  (三)货币互换协议规模继续扩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超越了《清迈倡议》的框架,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而且从2008年12月与韩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开始,中国不再与他国签订以美元为标的的货币互换协议,而是直接采用人民币。截至201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20个国家签订了27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越来越大,货币互换对方国也从周边国家扩大至中亚、南亚、中东甚至拉美国家。2013年一季度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已经接近2011年全年签订规模的55.8%,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来进行双边贸易结算,并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短期来看,货币互换协议可以有效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长期来看,由于互换协议意味着必要时双方可以相互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进而节约因投机性资本流动而产生的外汇储备需求。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逐步向其他国家提供流动性的一种长远策略,必将为人民币在区域内发挥国际储备职能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与他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与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一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屡受美元的牵制,一些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将人民币纳入到其官方外汇储备的货币篮子中。
  二、人民币国际化应对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亚洲经济共同体与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致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趋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推进人民币更快更好向国际化趋势发展,需要构建亚洲经济共同体与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依托于二者既有助于塑造良好稳定的亚洲国际政治格局,又为推动各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可见,亚洲经济共同体与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实质上为拥有共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国家的集合,即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入,再加上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亚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及美国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构建完善的亚洲货币体系
  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均需要借助完善的货币体系用于调控货币发展。归纳而言,货币体系的重要性作用主要体现在:1.明确了各国进出口贸易的支付清算规则;2.明确了国际货币发行依据、标准、数量等;3.规范了各国经济交往行为,为各国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长期以来,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始终奉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20世纪末,亚洲金融市场遭受金融风暴的侵袭,以致亚洲金融市场汇率面临大幅度波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亟待亚洲各国创造一个稳定的汇率市场。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始终作为各国经济发展保障而存在。对于我国而言,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牢牢被欧美等国家操控,其所形成的多数利益大都被欧美等国侵占。实际上,在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及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亚洲各国经济均遭受严重的损失,尤其是我国最为显著,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防止同样风险事件的发生,亚洲各国要求构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及货币体系。由于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体系的建立势必要削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利益,导致欧美等国无利可图,因此自然会遭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反对。
  (三)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构建初期,国内金融体制构成较单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原有单一构成的金融体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此时亟须推进金融体制变革。为确保金融体制变革有效性,要求着眼于构建多元化给金融体系及推进金融机构企业化等方面实现金融体制变革。
  随着金融体制变革不断深入,我国政府依据工业属性将银行细分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及人民银行等多个部分,除此之外,我国还大力支持其他类型银行的发展,如区域银行、城市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在国内银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国内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迅猛兴起,如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一部分,对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如此,截止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大空缺,这就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更多金融分支,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

     受诸多不稳定性因素的制约,致使国内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发展难”等困境。以温州市中小企业为例,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与基础,当中小企业资金紧缺时,而此时向国家金融机构融资较难,为解决资金紧缺问题,保障企业各项生产活动正常运行,温州市中小企业纷纷采取有效手段拓展融资渠道,将原有依托于农业银行、城市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融资借贷方式逐渐向民间金融组织(高利贷、地下钱庄)融资借贷方式转变。由于民间金融组织不受国家信贷政策法规的明文保护,以致中小企业老板“跑路”现象较突出,这样以来,不仅给予民间金融组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规范国内金融市场,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中央政府采取多种有效方法要求民间借贷机构形成合法化组织,而政府部门拟定出台一系列关于民间借贷机构发展的安全保障与监管体制,这样以确保营造国家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机构及中小企业“三赢”的良好局面。另外,中央政府还应以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实体经济参与金融的发展,通过债券发行等途径既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又能够规避中小企业对银行机构过分依赖等现象,对推动中小企业及银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