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法制社会中公民意识培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胡永丽 发表于:2014-04-10 14:06  点击:
【关健词】法治社会;公民意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而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能够更为方便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生活。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未来国人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然而,由此引发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公民意识薄弱就是其中的一个严重后果。本文结合当前国人的公民意识表现,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公民意识。

      应对措施法治社会的公民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应该遵守的生活、社会规则以及应该享有的权利的一种意识,做到自觉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其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六个方面。目前,国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表现出很多薄弱之处,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一、国人公民意识现状(一)缺乏权利义务意识
  对权利的漠视是国人的普遍心理。其中包括部分国家公务人员或者执法人员对普通公民合法权利的无理干涉。还包括公民本身对拥有的权利认识不清,无法拿起手中的权力,维护自身的权利。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人民代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村民心中只有书记的“命令”,没有法律允许还是不允许。这样的公民意识更加让一些“村官”对法律产生漠视,对自身的责任无视。其心中只有“利益”。(二)独立的主体意识缺失
  尽管我国处于法制社会,但是,封建主义的“臣民”意识仍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国人的主体意识被严重束缚。市场经济环境中,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价值观念的主流意识,尽管人们已经对自身利益的价值实现表现的更为积极和主动,但是,在很多时候,还是更加倾向于“等”、“靠”、“要”,例如:住房、薪酬以及职称等等。这些说明,人们缺乏主人翁意识,其对社会义务具有逃避心理。(三)法律观念淡漠
  目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的很多公民并不认为法律是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法,他们认为法律仅仅是国家权力的附庸。所以,相对于法律,我国公民对权力更加崇尚。这种想法使得很多情况下都出现了“权大于法”问题。甚至很多司法者在执行工作过程中,亦是常常出现不尊重事实,不注重证据等问题,以至于各类“关系案”频频出现。在网络媒体频频曝光此类事件之后,非但没有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反而给普通百姓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表现出“想告又不敢告”的“惧诉”心理,甚至很多人学起了“阿Q”。如此,更加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这些问题的产生,一个重要的诱导原因就是我国公民依然对法律、法规缺乏足够的信念,对其权威性报怀疑态度,以至于“执法不严”得到了“有效落实”。二、提升国人的公民意识(一)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主要是指:国家机器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政治权利的有效实施,设置的政权组织机构以及这些机构间的关系和具体运行机制。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主要表现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充分体现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为了更好地实现该目标,需要国家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不断紧缩,真正从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变。借助各类民主制度的有效推行以及基层民主制度的全面落实,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优越性展现出来。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行的主要场所,基层的民主制度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是否能够真正地行使民主制度赋予的权利,因此,国家要对基层的民主制度执行予以高度重视,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公民意识形成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当物质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需求则成为了自身关注的关键。因此,我国公民会更加关注自身作为公民应该享有的政治参与性。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完善性,很多方面都限制了公民的参与性,进而使其对公共事务管理逐渐失去了积极态度。不仅如此,很多情况下,我国公民都不能充分行使宪法以及法律赋予其的权利。这更加使其的公民意识不断下降。所以,我国政府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完善,并努力提高公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公民意识的提高与完善。(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当今的社会中得到了深刻的印证。而要想真正地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地将公民的文化素养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对社会、对自己产生能动的认识。当其接触到社会各方面的公共事务时,才能够有足够的热情和能力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并且,做到合理、合法,不会出现蛮干或“帮倒忙”现象。在他们的权利被剥夺被侵害时,能否懂得用法律的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样,他们能否自觉地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以法律己。列宁曾经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只有具备一定文化素质,人们才能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去学习国家有关政治政策、法律、法规,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该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并把自身的利益真正地同国家利益联系起来,真正地体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然而,相对于建国初期,人们的公民意识却是越发的薄弱了。很多人的价值观念更加趋向于“利己主义”和“功利性”。这些价值观念的形成,使得人们的法律意识更加的淡薄,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满足自身的“一己私欲”。由此可见,提升公民意识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峰,耿亚杰.以社区为载体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浅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