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改新契机,从“教法”研究转向“学法”研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马赞 发表于:2012-12-18 23:00  点击:
【关健词】研究,转向,学法,教法,课改,新契机,抓住,
 李方,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担任多家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浙江省农远工程、国家网络培训和国培专家,完成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个,论文在全国、省获奖十余篇。

 《中国教师》: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了美术课程所要具备的四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对于课标的理念教师们应该如何把握与应用?
  李方:美术课程的四大性质明确了美术学科的属性,是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四大基本理念则是赋予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也就是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美术学科的固有属性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是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美术教师应心怀爱孩子的热情,真正喜欢自己任教的每个孩子。教学中,设计多层面的提问,有意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有平等表现的机会。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和作业,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赏识和多元评价孩子们的学习表现,减少现实中一些功利教育的影响。让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获得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并使每一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掌握人生中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增强学习自信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这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生活需求来确定学习内容,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游戏、PK活动、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等教学策略来改进学习方式,创设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充足丰富的美术资源物理学习环境和安全自由的心理学习环境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持续兴奋点,凸显美术课程的愉悦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不只是一种美的表现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反映文化和生活,表达人的情感等。人类表达情感和反映社会的智性工具有两个,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图像。其中,图像往往是历史的有力证据,它和人类发展密不可分。古今中外,美术与传统的、民族的、民俗的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交融在一起,所以,美术必定是关注文化和生活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贴近不同年段的学生生活来选择教学内容,创设让学生能利用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和感悟的情景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关注文化与生活的课程理念,体现了美术课程的发展趋势,反映了美术课程的追求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而美术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提倡使用个性、独特的表现语言和艺术密码来表达自己和反映世界。“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美术教师本身就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中都应有创新思维的呈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有借鉴地学习名作进行创作,关注学生的不同表现,改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最大潜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创新精神”理念。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相比,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美术课程所应具有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课程总目标的基本陈述之中。可以说,“三个维度”的提出,涉及教学观念的深层次转型,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把握这个原则呢?
  李方:本次修订把三维目标纳入到课程总目标中,可见教学目标达成三个维度的重要性。美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往往选用三维目标的形式来落实。而教学目标是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制定适合并可落实操作的教学目标成了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教学能力之一。
  在具体制定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双基”,即要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美术教师要注意每一节课须有非常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落脚点,这是美术学习的最基本点,也是美术课程的本体,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是课改的核心问题。我们的研究重点应从“教法”研究转向“学法”研究,即如何改变被动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提倡师生互动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好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是一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个相互交叉又有联系且涉及范围很广的概念。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容易产生太大太空的问题。美术活动都有情感性,那教学就有一定的价值,但教学目标必须是具有可操作性、有针对性并可以测评的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具有哪方面的人文价值来制定。
  《中国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开发与利用是拓展美术课程内容、丰富美术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必备环节与要素,针对如何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您能否为广大教师提些良策?
  李方: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单独表述为第四条,提出了7个方面的建议。其中第4—7条分别从校外、网络、自然和社会文化、地方美术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的开发作了具体引导。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教师要把握学生认知特点,关注美术学科和文化的融合,做个有心人,积累一些原始材料,进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和注重视觉形式的记录等,提倡鼓励性的评价,重在培养学生能力。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实物触摸、现场体验、自主探究和录像展示等方法,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感官感受、体验和感想,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堂教学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
  《中国教师》: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三类艺术类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学校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实施。但从2001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依旧只有大城市极少学校开设了艺术综合课程,对于课程改革推出的综合艺术课程,期待您为大家谈一谈对艺术教育改革走综合还是分科之路的看法。
  李方:美术和音乐统属于艺术,我个人理解,每个课程的最高哲学层面都是相通的。在中小学科教学中,不同学科可以具有同一个主题的课程建设,如,关于春天的主题,绘画可以表现,音乐可以表现,舞蹈也能表现,语文也能表现,等等,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科应该有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美术是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它包括美术元素、美术形式等,而音乐是由音符、节奏、旋律等组成。如果是综合成艺术学科,我们的孩子应该按照哪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来进行最基本的学习呢?是否最终还是侧重于某一个学科的基本语言来进行学习?当然,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也会用音乐来渲染氛围,用舞蹈来展示评价,进行一些综合性的学习方式的选择。另外,师资的问题,大专院校培养的都是分科专业素养的教师,而在现实中,音乐和美术两项皆通的教师寥寥无几。这可能就是10多年来,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艺术综合课程的原因吧。(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