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向 发表于:2012-02-01 10:57  点击:
【关健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 研究 现状与评述
:“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办法模式与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等方面。但由于研究历史短,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成功模式开展研究。

 1999年10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在此前后,我国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法规,高职院校由最初的18所发展到2006年末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有1145所(包括民办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的68%,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工作重心。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指出:“你可以跨越式发展,但是你不能跨越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路径,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入地审视和探究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功能,这已不仅是学术问题,也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国家发展和时代变革的战略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当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办法模式与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等方面。
  
  一、研究现状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定位研究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刘启娴研究员在《高职发展模式初探》一文中,通过探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短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提出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地方尤其是经济、教育相对较发达的省份应担负起预测和规划的责任。
  社会的主流思想是注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人们的概念中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的补充角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层次论的缺点已经开始被暴露出来。潘懋元教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等文章中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指出:在传统观念中,过分强调教育层次给当今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有必要改变当前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定位不明、分工不清的现象;有必要改变当前以学术型高等教育质量为唯一标准,从思想上轻视职业技术型高等教育,从实践上互相攀比的现象;有必要从根本上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定位。
  廖晓中、崔毅等学者认为中国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适应国情与市场,我国加入WTO后,就业机会必然增多,社会人员更换职业的趋势会不断增强。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和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会预测,GDP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能增加400万就业人口。这就为社会成员更换职业提供了选择空间。胡延华博士认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质就是高职院校的虚拟经营、虚拟扩张、弹性扩张化经营,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筹集办学资金,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石伟平、徐国庆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鼓励办职业教育是要求从市场需求出发,归根到底是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在学习化社会里,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为人们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较多地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位,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够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在他的职业教育目的观上把“谋个性之发展”放在职业教育目的的第一位,这是值得现代高职教育继承和学习的。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杜作润教授提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如果我们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不满足于事实上的某些专业向职业方面倾斜的事态,而从观念上重视技术、重视应用、重视知行统一,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强大的学术和理性的后盾,取得独创性成就的希望就会更大些。但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向丽认为:鉴于“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就业问题贯穿着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是为了更快的完成从纯粹人口向人力资源转变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解决就业,所以职业教育开展的课程要以适用性为导向,而规模则要以师资力量为限值,以就业为院校的发展和生存基础,因此在发展速度上应该更加理性,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调整高职教育的规模。
  李国栋(2001年)认为作为区别与学科学历教育的高职教育,更倾向于就业教育,职业性是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它的基本办学方向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区域性是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他的《超越象牙塔》一书中提倡到:“以地方为中心”,这种办学方针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所追求的重要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使之与社会和市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双方相互依托,相得益彰。职业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集群性,尤其职业院校推广的“校企合作”更加突显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地方性。有调查表明,在全国知名的20所职业院校几乎都是以校企合作为招生就业的亮点,企业提供技术、知识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而学校也在该过程中实现了良性循环发展,提升了学校品牌。比如长三角地区和珠江地区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都得益于当地工业化的发展速度,由于企业实习基地的建立,虚拟工厂的培训方式都渗透进这些地区的高职院校。
  2004年,按照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江苏38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陈至立在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抓紧抓好,尤其是苏南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是值得同行借鉴学习的,要根据地方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兴办有地区优势的院校。
  邬大光教授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活力》一文中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要树立动态的职业观,在现时代,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引入和转化,许多职业岗位的要求也有很大变化。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已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岗位集群,它们的外延和内涵变化更大。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一个人的职业变换和工作调动在一生中可能要变化多次,这既是客观环境变化的必然,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