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师德素养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高建忠 任中云 发表于:2011-12-17 13:37  点击:
【关健词】高校教师; 师德; 大学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初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自身素质都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文章对新时期高校师德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建设一支具有师道高尚、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和完善人格魅力的高校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经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既是所有教师共同的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本质要求,也是对教师的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表示,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千方百计提升教师素养。高校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个人素质的问题,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问题,更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1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重在持续
  高校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是影响整个教育行业能否良好发展和学生能否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师德内涵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业务和完善的人格魅力。首先德是基,是根,是本,是基石,是基础。高校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汉代的著名思想家杨雄在他的《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提出了教师在做人、做学问和做事上的模范作用,强调了对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在现实中孙阳吉、王生英、殷雪梅等先进人物就是广大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为教育行业树立起伟大光荣的教师形象,在他们身上凝聚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境界。高校教师的师德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量是长久的,内在的,将影响大学生的一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所以师德是为师之魂。其次学高为师。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术精深,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争当学科先锋,在教学中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能科学的施教知识,能够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选择恰当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传授知识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所以师能是从师之本。最后是完善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教师的人格魅力以他的整个人和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真实而深刻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知行统一,自尊自律,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识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发挥一个教师、一面旗帜的先进模范作用,时刻保持教师的先进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整体上是良好发展的,应该保持优良的师德素养,所以高校教师师德素养重在持续。
  2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重在提升
  提升师德素养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信誉和办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自身素质的高低,都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少数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爱与责任缺失,比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语文老师范美忠丢下全班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并第一个跑到了学校的足球场。他因此被网友称为大地震中“最无耻教师”,取名“范跑跑”。少数教师甚至教授学者学术不端,剽窃他人文章,对此要“零容忍”,严肃查处,以正视听;有的在工作上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等不良作风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高校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大神圣使命,其培养的大学生能否和谐发展,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学生能否和谐发展,也与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在职业素养上要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和职业素养;在道德素养上引导同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树立坚定的远大理想信念,以自身渊博的学识魅力和完善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随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环境变化,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必须重在提升。
  3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重在实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教育过程中就是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高校教师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时刻牢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重,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其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发展,为了学生和谐发展的一切,不仅仅是口号,在现实中更重在落实和实效。具有高尚师德素养的教师会有着极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倾囊所受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在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工作中,一切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是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教师一定要在道德修养、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和完善人格等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要立足于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立足于实,从学生自身发展的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效,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总之,高校教师师德素养在对学生和谐发展上重在实效。
  4高校教师德素养体系重在建设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教师师德体系的建设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量化专业素质考察和教师师德修养评定;如何兼顾中青年教师的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如何制定外在规范要求和道德内省作用等制度。师德体系建设亟待要求围绕如何建设一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渊博学识、业务精湛和完善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这需要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优良师德体系,只有建设好自己的师德体系,才能在教育行业中形成更好的师德行风。在高校考核制度上可以通过发明合理的管理软件对师德考核进行量化,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把激励和约束结合起来,用无情的制度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实施有情的教育,会促使教师素质不断优化,使追求高尚师德素养蔚然成风。
  总之,高尚的师德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要求,是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四个重在的原则,始终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三平精神”统领高校师德建设,牢固树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师德考核体系,加强和创新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