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投融资体系创新研究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吴俊 杨花英 发表于:2011-11-15 11:20  点击:
【关健词】资本;投融资;创新
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的资本要素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本文从西部地区投融资体系角度,分析当前西部地区投融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创新建议。

一、引言
  资本,作为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如果一个地区的投融资能力相对落后,那么该区域内的资本稀缺会非常突出。区域资本稀缺的同时,则会导致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西部地区的发展长期滞后于中、东部,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对外合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表现的矛盾问题依然是资金问题,西部地区的投融资环境和能力与中、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客观上又加剧了经济发展的差距,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当前西部地区投融资现状入手,就创新投融资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二、西部地区投融资现状
  (一)国家投资引导力度不够。国家投资主要由政府预算内支出,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等。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国家对于西部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据统计,2000年国家预算内投资对于西部地区的投入只有413亿元,而到了2009年,这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了4,977亿元,增长幅度超过了中部和东部地区。可以说,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走的是一条投资开发道路,重点也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投资环境。但是西部地区工业规模庞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一系列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重要瓶颈。西部大开发需要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仅靠政府的财政难以维持。因此,国家对于外来资金投资引导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西部大开发十多年以来,至今没有形成一部比较成熟的促进西部区域开发的法律,也没有设立为西部地区专门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更没有形成类似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和金融中心。可以说,西部地区既缺乏外来资金渠道,又缺乏内部的制度保障。
  (二)金融市场发展比较缓慢。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中央和地方财政仅仅能够缓解专项资金配套的压力,而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才是扩大内需的主力。金融市场作为投融资的主要媒介,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本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目前,西部金融市场普遍存在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低效,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限制了金融对经济的促进功能。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许多省份的商业银行都是存多贷少。2007年末,西部地区中长期贷款占比达50%以上,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说明大多数贷款投向了规模大、期限长的政策扶持项目,其他中小型项目贷款发放困难。而近年来一些地区爆发的融资诈骗事件更是加剧了商业银行对贷款发放的谨慎态度。而对于政策性银行来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还是针对传统农业进行扶持,国家开发银行的主力军作用也未在西部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总量规模偏小,发展程度也较低。多年来,西部地区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募集的金额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与此同时,体现市场经济的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程度较低,落后于股票和债券市场。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严重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
  (三)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差。受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制约,西部地区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少,这也一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软肋。2009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309亿元,而东部地区则达到了3,215亿元,还不到东部的1/10。综合来看,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外资地区分布不均衡。在西部12个省区中,外资的集中地主要在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和陕西。这5个省(市)的外商投资总额占到了西部地区整体利用外资总额的80%以上。与此相比,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区)利用外资额只占到整个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总额的6%;二是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外资当前在西部地区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制造业等回报较高的行业,而对于交通、农业等基础性产业却涉及不多;三是外商投资形式单一。中国外商投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西部地区占主要的外商投资类型是中外合作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而投资效益和管理模式都比较好的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则比较少,很多大型的跨国公司很少将目光投向西部地区。
  (四)西部地区资金流失严重。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质,哪里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资金就会流向哪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资金收益率比西部高的情况下,西部的资金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东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造成了西部大量民间资金流入东部地区。目前西部资金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西部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额、横向投资和股票交易等形式流向东部,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据测算,近年来仅银行通过上存、净拆出、直接向东部企业贷款等渠道外流的资金就占到了西部信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二是西部地区在商品价格上存在着资金的隐形流失。由于西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进一步加工,而东部地区在接收了西部地区输入的初级产品之后,对其进行加工,然后再卖给西部地区。在这种分工格局下,西部地区的流失金额就会逐渐加大,使得资金本来短缺的西部地区发展更加困难。
  三、西部地区投融资结构分析
  扩大资金的投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地区要抓住国家大力开发西部的历史机遇,争取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重心的转移,但是国家投入也不能是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西部地区应该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结构,拓展更多吸引资金的渠道。
  (一)投融资主体单一。西部地区投融资主体过于单一,投入的资金主要还是流向了道路、桥梁一类的基础设施或是重化工等传统产业。投融资主体单一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相对于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对资金的强烈需求,各个地方财政较为薄弱,总体来说,财政资金仍然较为紧张,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单一的投资项目主体也导致了项目的风险过多集中于政府,依赖的都是政府的信誉。
  (二)投融资渠道太窄。由于直接融资渠道太窄,西部地区的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主要以工、农、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像股份制、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较少。而且作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资本市场发展也很缓慢。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整体规模偏小,资产证券化程度也较低,而且大多数企业很少发行企业债券。可以说,西部地区投融资主要还是依靠财政资金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完成,尚未形成建设资金的循环机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表1、表2)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