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3沙二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袁振华 发表于:2014-04-15 13:44  点击:
【关健词】文33 剩余油 分布规律 研究
 摘 要:文南油田文33沙二下油藏自1985年进入全面注水开发以来,到2011年,综合含水达86.4%,如今已进入开发后期综合调整治理阶段,剩余油分布广、采收率低、挖潜潜力较大。2009年利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在主力油层相变区域挖潜边部剩余油,取得一定效果。但该区域储量基数较少,主力层大部分储量分布在水下分支河道,如何进一步确定这部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挖潜措施,成为提高油田接下来采收率的关键。

      一、研究区概况
  1.研究区地质概况
  文33断块东西两侧分别由文70断层和文东断层所夹持,内部被北东向西倾的文140断层分成西部和东部两大块。整个区块由于主要受文东断层的影响,形成一系列走向与文东断层近似平行的断层,使得文33块更加复杂化。同时,文33北部受盐拱影响,地层倾向变化较快。因此,文33块整体上来看,可分为西部复杂带、北部复杂带和文33主块三个部分,各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构造特征。
  文33块沙二下油藏是受构造和岩性双重作用控制的复合油藏,沉积微相研究表明,该区沙二下的砂体为三角洲前缘砂体,砂体以水下分支河道砂体为主,砂岩沉积厚度较大,物性较好,但成组性差,沉积稳定性差。
  2. 勘探开发状况
  文南油田文33沙二下油藏1982年编制初步开发方案,1983年4月正式投入开发,1984年试注,1985年全面注水,1991年后油藏进入综合治理阶段,油藏先后经历了产能建设阶段(1983年4月至1985年5 月),高产、稳产阶段(1985年6月至1989年7月),产量递减阶段(1989年8月至1995年12月),综合调整治理阶段(1996年1月至今)四个开发阶段,各阶段的产量均在变化。
  产能建设阶段,投产的油井初期生产方式多为自喷生产,区块靠弹性能量开采,投产油井33口,阶段弹性产油7.67×104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0.60%;由于天然能量不足,单井产量递减快,到该阶段末有油井50口,注水井14口,日产油982t,日注水1243m3,采油速度2.19%,累产油42.172×104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3.3%。
  初步开发方案的实施使得区块注采系统趋于完善,油藏于1985年6月进入高产稳产阶段,但是由于沙二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及层间矛盾等因素影响,致使油井见水快,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大幅度下降。
  产量递减阶段,油田分别于1990年进行西部复杂带调整,1991-1992年进行综合治理,1993年实施稳油控水,1994年进行差层先导实验。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但由于油层分层调控工艺未取得突破,措施完成率低,形不成生产能力,故远未达到治理目的,开发水平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此后,1996-2001年在总结文33沙二下油藏历次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应用新增资料,开始以深化油藏地质研究、搞清油水关系为基础的综合治理;2001年针对S3上1-3层系在文33块中部油井已水淹,无法注采调整,利用沙三上层系上返井,结合原井网恢复了沙二下6-8层系部分区域注采井网;2004年底根据沙二下1-5油藏油技术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开始对沙二下1-5层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钻、更新关键井,并采取细分开发层段、逐层上返的注水开发方式,以及老井归位、多段分注、封堵、单采单注等手段恢复目前遭破坏注采系统。
  3.剩余油类型及分布规律
  剩余油一般是指油藏开发中后期任何时刻未采出的石油。即二次采油末期油田处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的原油。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受多种影响因素的控制,据此,可将其分成多种类型。
  4.剩余油类型划分
  由于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故其具有不同类型的划分标准,对于剩余油的分类形式也不尽相同。
  根据剩余油在当前注水开发技术条件下是否可以被采出,可将剩余油分为可动剩余油及不可动剩余油。其中,可动剩余油指的是目前注水开发技术条件下储集层内未被采出的可动原油。可动剩余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目前水驱已经波及到的、再经过一定时间便能够采出的那部分可动原油(即水驱标定采收率与目前采出程度之差);二是目前注水条件下尚不能够被水波及到的、水驱标定采收率之外的那部分可动原油。不可动剩余油是指在当前的油层条件下被储层所束缚住的,相当于油层的相对渗透率为零的剩余油,不可动剩余油亦可称为束缚油。由此分类可知,剩余油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为尚未被压裂、驱动波及的石油,以及被岩石吸附而形成的剩余油。
  二、挖潜措施提出
  剩余油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作出分析依据,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下一步挖潜措施,实现对剩余油的科学、合理开采。挖潜措施的提出应从影响剩余油控制因素的角度出发,从地质因素、开发因素两个角度着手,依据不同的剩余油分布类型采取不同的挖潜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井网不完善、控制程度较低的区域,如研究区的东部、北部等井网密度较小且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的区域,可采用井网加密措施对剩余油进行下一步挖潜;
  2.对于储层的垂向韵律性导致的剩余油,如W33-431的S3、W33-226的S24处,由于储层内部正韵律或反韵律特征,导致剩余油在单砂体内局部富集的现象,可通过打水平井的方式,实现对储层内某韵律段剩余油的挖潜;
  3.对于层间干扰而导致的剩余油类型,如研究区中部,W157附近,由于沉积微相发育较为复杂,纵向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导致相对物性较差的储层内分布的剩余油,主要采用卡封补孔措施,即对高渗带实施封堵,消除其对其他层砂体的屏蔽作用,并对邻近砂体进行必要的补孔措施;
  4.针对井网钻遇却未射孔导致砂体未动用而产生的剩余油,如W33-159、W33-431附近未动用砂体中的剩余油富集区域,需在进一步加强静态分析,确认砂体发育的基础上,对各井实施细分注水,对未动用砂体射孔并进行油气开采;
  5.对由于储层物性差而导致的剩余油连片分布,如河道侧翼沉积部位,由于此类区域储层物性较差,原投产井中大量井已停产,因而应恢复停产老井生产,采取提液措施。
  三、结论
  本文以文南油田文33沙二下厚油层为例,开展了剩余油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内剩余油的主要类型及控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1.依据研究区内各井砂体解释数据、有效厚度数据及前人对沉积相的解释成果,进行了工区原始油水分布的研究,并绘制了相应的原始油水分布图。
  2.分析了研究区内典型的剩余油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并对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作出简单的定性预测。得出5类主要的剩余油类型,即沉积微相分布导致的剩余油,隔夹层附近剩余油,层内非均质性导致的剩余油,井网不完善导致的剩余油,垂向韵律性导致的剩余油,并找出相应的实例,结合生产监测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且对各类剩余油相应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