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筑论文:岭南建筑文化初探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杨雪军 发表于:2013-04-23 00:23  点击:
【关健词】广州建筑论文,伴月湖畔,岭南传统民居 , 中国古代街道
城市延续着整个人类的文明,而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表现结构牢固等片面的内容,如果建筑没有精神,没有生命,没有内涵,没有遵循文脉,建筑就不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就不可能有生命。历史和文化是抽象的,是精神范畴,建筑和城市,既能够表达人类活动的积淀,又能够反映人类改变客观世界的一些成就,它最终是一段历史。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重大变革的问题。中国城市化道路正抓住历史提供的后发之优势,走自己的道路。然而建筑对于城市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也是日见突出,我们需要探寻未来建筑与城

      城市延续着整个人类的文明,而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表现结构牢固等片面的内容,如果建筑没有精神,没有生命,没有内涵,没有遵循文脉,建筑就不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就不可能有生命。历史和文化是抽象的,是精神范畴,建筑和城市,既能够表达人类活动的积淀,又能够反映人类改变客观世界的一些成就,它最终是一段历史。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重大变革的问题。中国城市化道路正抓住历史提供的后发之优势,走自己的道路。然而建筑对于城市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也是日见突出,我们需要探寻未来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出路,我们要认识城市,评价城市,汲取经验教训,完善城市体系,使自然、人、建筑、城市有机的融为一体。
  背景
  项目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伴月湖畔,现为早期建设的小型开放式公园,三面与城市道路相接,东侧紧邻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北侧为高档住宅区,用地面积不大,主要为水面,陆地主要位于东部,另西南角湖中有一直径约40米的小岛,距离岸边不远。
  建设方经过和政府沟通,希望对该公园进行改造 ,包括环境提升和适当增加一部分建筑,并赋予建筑恰当的功能,努力提升旅游城市的形象。
  定位
  著名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把中国建筑新风格定为北京的“京派”、上海的“海派”和广州的“广派”(“岭南派”),并归纳出“岭南派”建筑风格的特色:自由、自然和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平面安排;明筑、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和体形;与园林绿化和城市或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
  
  
 中国古代街道 岭南传统民居
  1989年建筑评论家艾定增在论文《神似之路——岭南建筑学派四十年》中从八个方面概括了岭南派建筑的主流和成就:(1)宁变勿仿,宁今勿古。
  (2)追求意境,力臻神似。广东人在每一种艺术创作中都刻意追求岭南特色,建筑创作也一样,追求意境,立意在先,处处体现出中国的岭南情调和神韵。
  (3)因借环境,融为一体。岭南建筑重视选址,与环境融为一体,继承了传统建筑的精华。
  (4)群体布局,组合空间。岭南建筑结合气候特点,使建筑物具备现代景园特色,而在门厅、中庭、休息廊、餐厅、走道、卧室之中布置园林花木,赋予环境以大自然的情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将中国园林的精神与现代建筑的格调浑然一体的东方宾馆庭园。
  (5)清新明快,千姿百态。岭南建筑善于利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特点,创造通透空间及虚灵形体,形成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来,同时借鉴古代亭台楼阁原型,使新建筑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6)室内设计,丰富多彩。岭南建筑在室内设计上利用传统手法,如灰塑、陶塑、砖雕、木雕、洞门景窗、贴地铺地、彩色玻璃、镶拼壁画、盆景几架、特色家具、匾名对联等等,使室内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7)景园文脉,推陈出新。岭南建筑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鉴中国古园林空间手法,移植到建筑与城市设计中,从而产生出鲜明的特色。
  (8)神似之路,殊途同归。岭南建筑学派主张新建筑与传统形式风格要神似,不要形似。要神似,反映了一种文脉意识,对传统精神及集体无意识的关注,对环境整体性及人性空间的尊重,对与世界潮流同步的强烈愿望。
  肇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项目又紧邻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定位非常关键,将决定项目最终是否成功。定位为具有特色的,集文化交流和展示及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型公园,营造富有文化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以提升肇庆旅游城市的地位。
  我们试图通过这个项目,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岭南建筑文化的理解。
  设计原则与目标
  (一)设计原则
  保护旧有历史痕迹,突出特色,打造新亮点。
  充分展示与弘扬文化内涵,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弘扬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优化公园服务设施,营造舒适方便的游园环境。
  协调周边环境,更新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公园景观环境。
  
  
 中国古代窗棂图4 中国印
  (二)设计目标
  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化底蕴。
  展示历史风貌。
  集文化交流、展示、休闲与娱乐于一体,具有公益性、艺术创造性、岭南特色和旅游观赏性的文化型公园。
  运用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创造出良好的沿街与沿湖景观与环境风貌。
  规划设计
  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与建筑的含蓄,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
  首先将用地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根据用地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建筑功能和环境主题。在用地的东南角,对原有公园的主入口进行改造,南侧临街规划了两层的文化坊,北侧广场规划了聚会广场、休闲草坡、趣味木栈道和停车场,保留了原水面中的亭,并对曲桥进行改造。用地的东北角主要规划了花卉主题公园,设置了北侧广场规划了休闲小广场、亲水木平台、木栈道和售卖亭。在用地的西南角,城市道路边规划了休闲广场和生态停车场,并利用原西南角湖中的小岛,规划了园区的核心建筑艺术坊,用曲桥与休闲广场相连。用地南侧紧邻城市道路设置了亲水木栈道和亲水木平台,加强用地东西两部分的联系,将整个用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总平面图
  规划设计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对原有绿化和水面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进行局部地貌改造,力求创造出健康、绿色、亲水、环保的景观效果,精心营造具有“山水”特质的总体空间格局。
  建筑设计
  建筑上传承岭南文化“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精神特质,结合岭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试图追求地域特质,反映岭南建筑的基本审美风格。
  (一)艺术坊:中国“印”
  园区的核心建筑为艺术坊,是对文化的综合展示,设计时利用原西南角湖中的小岛,采用“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将直径适当扩大至60米,作为建筑底座,并在用地四角采用莲花座的中国传统造型,并用曲桥与西南角的休闲广场相连。而建筑为两层,采用正方形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印”,平面增加了庭院,天井,平台等建筑元素,立面的玻璃幕墙分隔来自于抽象的中式窗格和书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