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法的计算错误论文(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余斌 发表于:2013-01-17 21:40  点击:
【关健词】斯拉法;马克思;价值转形;劳动价值论
这时,对于斯拉法来说,无论是交换比例,还是利润率都不会发生变化,两种商品的交换率仍然为15单位小麦对1单位铁,对应的利润率在每一生产部门仍然是25%。 这意味着,斯拉法的方法充其量也只适合各部门利润相同的情

  这时,对于斯拉法来说,无论是交换比例,还是利润率都不会发生变化,两种商品的交换率仍然为15单位小麦对1单位铁,对应的利润率在每一生产部门仍然是25%。
  这意味着,斯拉法的方法充其量也只适合各部门利润相同的情形,从而跟转形问题无关,也跟李嘉图学派无关。李嘉图学派要解决的问题是,按照劳动价值论,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应当具有不同的利润率,但在现实中它们却有大致相同的利润率,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因此,李嘉图学派的前提是在不考虑生产价格只考虑价值时,不同的部门要有不同的利润率。而斯拉法根本不可能从不同的利润率出发,因为按照他在数值举例中的算法,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各部门具有不同的利润率的情况。从而斯拉法方法的荒唐也就暴露无遗。
  而按照前面演示的马克思的算法,随着铁业的投入和产出同时提高10%,整个社会生产的资本有机构成发生了变化,利润率也会发生变化。计算过程如下:
  仍然从1单位劳动对应1单位价值量,1单位铁的初始价值量是1,1单位小麦的初始价值量是0.1的前提出发。由
  80单位小麦(种子)+12单位铁+20单位劳动→575单位小麦
  13.2单位劳动+8.8单位铁→22单位铁
  得,575单位小麦的价值量=80×0.1+12+20=40,于是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变成40/575=0.070。而1单位铁的价值量还是1,因此,1单位铁按价值量仍然交换14.3单位小麦。
  现在算利润和利润率。为了撇开工资是预付还是后付的问题,我们将本例中的生产过程再重复一遍,仍然是:
  80单位小麦(种子)+12单位铁+20单位劳动→575单位小麦
  13.2单位劳动+8.8单位铁→22单位铁
  此时,575单位小麦的价值量=80×0.070+12+20=37.6,每单位小麦的价值量是37.6/575=0.065。
  在这个农业过程中,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量c=80×0.070+12=17.6,工资v=20×10×0.070=14,剩余价值m=转形前的利润=20-14=6,于是,转形前的利润率=6/(17.6+14)=19%。并不受其他部门生产规模变动的影响。
  而在铁业部门,22单位铁的价值量=13.2+8.8=22,每单位铁的价值量仍然是1,这是因为铁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发生变化,其不变资本的价值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此时,1单位铁仍然交换1/0.065=15.3单位小麦,其相对交换比例,按照价值量来算是没有变化的。
  在这个铁业过程中,生产资料耗费的价值量c=8.8,工资v=13.2×10×0.070=9.24,剩余价值m=转形前的利润=13.2-9.24=3.96,于是,铁业在转形前的利润率=3.96/(8.8+9.24)=22%,与拓展前的例子相同。
  然而,此时,两个产业的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是6+3.96=9.96。农业投入的资本k还是31.6,铁业投入的资本k=8.8+9.24=18.04,总资本=31.6+18.04=49.64。因此,平均利润率=9.96/49.64=20.1%,既不是斯拉法算的25%,也不同于先前计算的20%。进而单位小麦和单位铁的生产价格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换比例也会与先前的有所不同,体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影响,而这种变化及其影响,在斯拉法那里是看不到的。
  四、小结
  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完全是错误的,虽然它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格理论,但它并没有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形成冲击,反而被用来歪曲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这就像一战时一些鼓吹保卫祖国的社会民主党人进入资产阶级内阁,并没有对资产阶级统治形成冲击,反而妨碍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一样。相比庸俗经济学及其现代版本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于这样的貌似古典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理论,我们更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如果盲目地吸收或借鉴,即使是有所批判的,也会使我们像德国社会民主党容忍屠杀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叛徒一样偏离马克思主义真理。面对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如果我们无法回应,首先要想到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不完善,而是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还不到位。而如何判断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是否到位呢?这就要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断检验我们能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所处的环境中得出与他们相同的结论。只有能够在过去多变的历史环境和理论环境中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保持一致,我们才能说在今天同样多变的环境下,我们的理解可以算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我们的研究可以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注释:
  ①本文只标注斯蒂德曼和斯拉法英文原版的页码,但文中参考了相应的中译本的翻译。
  ②有人认为,斯拉法是后付工资的,从而与马克思的预付工资形成差别,这是不懂得斯拉法的数值计算举例的结果。
  参考文献:
  [1]Piero Sraffa. 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by means of commodities:prelude to a critique of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1960.
  [2]Ian Steedman. MARX AFTER SRAFFA. London:Verso. 1981.
  [3]魏埙.当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价格理论体系——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介评[J].南开学报,2001,(6).
  [4]史晋川.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与斯拉法的“标准体系”[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5).
  [5]张忠任.马克思和斯拉法的“不变的价值尺度”理论——纪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埙先生[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1).
  [6]宋则行.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7]刘迎秋.斯拉法的价格决定模型及其借鉴意义[J].南开经济研究,1989,(5).
  [8]孟奎,刘永军.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J].商业时代,2012,(8).
  [9]鲁品越.斯拉法模型的分析与重建——兼论三类价格理论的层次关系[J].财经研究,2005,(4).
  [10]毛健.斯拉法的价格论评介[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1,(10).
  [11]郭熙保.斯拉法价格决定体系述评[J].世界经济研究,1985,(3).
  [12]白暴力,白瑞雪.斯拉法价格体系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1,(1).
  [13]张峻山.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比较[J].南开学报,1997,(1).
  [14]赵锦辉.斯拉法经济学评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