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已建住区停车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刘建 发表于:2011-02-23 14:48  点击:
【关健词】已建住区 停车问题 交通组织 停车环境
通过对郑州市已建住区停车问题的调研,分析已建城市住区停车存在的问题,从城市、社区、居民不同角度,探讨改善城市已建住区停车环境现状的途径和策略。

 1. 住区停车问题现状
  1.1机动车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郑州城区私家车拥有量持续迅速增长,新增机动车中85%以上为私家车,根据郑州市车辆管理所统计资料:2009年底郑州市(含各郊县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36万台,其中城区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为58.69万台,2000~2009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机动车年平均增长10万辆,按郑州常住城区人口为330万(暂住人口250万)计算,人均机动车拥有率为10%,按照国际通行统计标准,郑州已迅速进入到汽车普及时代。根据郑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预测:2020年郑州城区人口规模为450万人,城区私家车总量将达到100万辆以上。
  1.2停车位供求总体失衡
  一般来说,机动车合理的泊位(包括住宅自备车位、单位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与机动车比例应当为1.2-1.5:1,其中公共停车场泊位应该是机动车总数的18%(建设部、公安部“畅通工程”的要求),若据此计算,目前郑州市共需总停车泊位不少于70万个,其中公共停车场泊位10.6万个。但郑州市区住宅自备车位约20万个,公共停车场500多个,公共收费停车位仅3万个,缺口47万个以上,缺少率为67.1%,机动车无车位可停,因此出现大量机动车占路停放的现象。
  1.3不同住区停车状况差异明显
  ①1998年以前建成的居住区:大体包括两种类型——单位自建生活区和早期经济适用房小区。该类居住区的机动车停车泊位基本未设置或配建极低,目前居住于该类小区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私家车的拥有率也较低,实际停车系数为0.18辆/户,仅为总体调查样本平均停车系数的一半左右。该类居住区的停车泊位状况是:配建标准和建设指标极低,停车需求比例不高,但泊位供给不足。
  ②1998~2002年间建成投入使用的居住区:这是郑州市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该类居住区基本按0.2辆/户的标准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普遍为地面停车类型,该类住宅居民的收入水平较高,购买力强,私家车的拥有率也较高。该类小区的实际停车系数为0.45辆/户,高于总体调查样本的平均停车系数。该类居住区的机动车停车泊位状况是配建标准和建设指标有所提高,但远低于现有的郑州市配建标准,停车需求较大,泊位供给严重不足。
  ③2002年以后建成投入使用的居住区:该类居住区基本按0.5辆/户的标准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停车方式多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该类居住区的停车泊位状况是:规划配建标准基本控制在0.5辆/户的水平,但建设指标仅为规划配建标准的3/4,现状停车需求与泊位供给基本平衡,部分住区由于入住率不高,造成地下停车库利用率不高,地面有乱停现象。
  1.4乱停乱放等违法停车现象严重
  由于供求关系失衡,多数已建住区均普遍存在乱停乱放、占路停车的现象,在很多住区停车问题达到完全失控状态,经常因占道停车造成交通通行困难甚至于形成交通瓶颈,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和城市形象。
  2. 解决住区停车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2.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前提
  为了适应城市机动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者必须提高前瞻意识,确立“调控平衡、以静制动”的基本理念,实施区域性、差别化的供应策略,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建设与城市布局相衔接、与路网容量相匹配、与动态交通相协调的静态交通系统。并以信息为纽带,建设智能化停车系统和现代化管理系统,实现静态交通与城市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2.2保证停车位的有效供给是解决住区停车问题的关键
  郑州市2009年已对新建建筑停车配建指标进行了修订,提高了住宅停车位配建标准,新建住宅区的停车问题有望得以解决,但对于已建住区的停车问题目前仍是空白,缺少有效措施和依据,已建住区停车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政府、社区和每个居民等多方面,涉及到规划、土地、资金和物业管理等多部门,同时由于是历史遗留问题且涉及多项法律,更具复杂性和矛盾性,需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兼顾无车户居民的利益综合处理,切忌盲目武断,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3 结合实际的停车指标标准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基础
  首先,从政府层面应做好调研普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做好政策的制定,不能够把已建住区和新建住区混为一谈,应对于已建住区停车规划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既不能盲目提高标准,又要有长远眼光,满足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2.4 停车方式应结合已建小区的特点,方便组织实施
  不同的停车方式各有利弊,已建住区停车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景观要求及投资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停车形式,方便组织实施,目前对于以多层建筑为主的小区,由于容积率和人口密度较低,应优先采用地面停车和机械停车为主的方式。
  2.5 采用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方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
  近期各已建住区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在保证住区环境绿化、儿童游戏、居民休闲、消防通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尽量提高停车位数量;政府停车管理部门结合市区总体规划,在部分城市支路划定一部分区域分时段停车,满足夜间停车高峰的需求,如果加强规范管理,可作为弥补已建住区停车位不足的有效措施之一,此做法在香港、澳门等地有广泛的应用;远期要依靠政府市政统筹建设公共停车位,满足住区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
  2.6采用横向联合建设的方法,与周边单位做到分时段共享停车位
  随着城市的发展,已建住区多处于城市用地紧张的地段,而且居住小区内可能已经没有空余的土地来修建停车设施,这种状态条件下,增加停车位解决停车问题的做法比较困难,再加上独立停车库造价较高的因素,目前,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大阻力。
  当小区附近有单位(学校、展览馆、商场、写字楼等)停车场时,可以通过协商取得夜间停车高峰时段对停车场的使用权,综合利用社会停车场闲置的资源。由于采取分散停车的策略,也可以有效解决住区的早晚出入难的问题。
  2.7建立健全停车场建设及管理制度,是解决已建住区停车问题的有力保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