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审美文化与审美产业(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李文明 吕福玉 发表于:2012-07-27 11:49  点击:
【关健词】审美文化;审美产业;审美经济学;网络文化;网络媒介;审美泛化
审美泛化也称泛审美,指的是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的活动范围而进入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商品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后现代的美学特质,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
  审美泛化也称泛审美,指的是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的活动范围而进入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商品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后现代的美学特质,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含双重逆向运动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经存在了(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可略如表1〔4〕)。
  作为审美泛化突出表征的大众文化审美化,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关照,凸现了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因此,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是促成这种局面的根源”〔5〕。
  2.仿真式“拟象”
  在大众文化层面,作为非物质审美化的“深度审美化”,与“拟象”(simulacrum)文化的兴起息息相关。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创建了一套“拟象理论”,也称“拟象三序列”(The Three Orders of Simulacra)学说。他认为,拟象的三个序列与价值规律的突变相匹配,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依次 递进:
  (1)仿造(counterfeit),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之主导模式;
  (2)生产(production),工业时代的主导模式;
  (3)仿真(simulation),被代码所主宰的目前时代的主导模式。
  其中,第一序列的拟象遵循“自然价值规律”,第二阶段的拟象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第三阶段的拟象则遵循“结构价值规律”。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突出呈现就是仿真式“拟象”在当代文化内部的“爆炸”。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文化事实,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摹仿对象疏离,成为了一种失去摹本的“拟象”。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并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真实发生关联。这种诉诸视觉的文化由“眼”而入,直接塑造着人“心”。于是,“拟象”创造出“第二自然”、“第二社会”甚至“第二人生”。大众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脱离现实的“拟象”文化。如此一来,“拟象”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的区分被抹平,带来一种“超现实”(hyper reality)的镜像。
  在鲍德里亚眼里,仿真式“拟象”主要用以描述后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图像转向”(the pictorial turn)或“视觉文化转向”(the turn of visual culture),可归入后现代艺术之新媒体艺术范畴。行至当下,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即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任何艺术形象都可以被转化成影像在网上传播。这些被无限复制的“拟象”,已成为可以被简约为1和2两个数字的符码。仿真式拟象开始在历史中脱胎而出并逐渐占据主宰地位。网络文艺、电子游戏等借助3D画面、人物建模、视觉仿真、听觉仿真等,综合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知管道,营造出逼真的现场感,网民借此进入“虚拟现实”的体验与乐趣之中。这映像出网络时代的审美变迁。
  这种由审美泛化而来的文化状态,被鲍德里亚形容为“超美学”(transaesthetics)。也就是说,艺术的形式已经渗透到一切对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审美符号。质言之,在鲍德里亚的视野内,后现代审美文化最核心的特质在于:“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得以“内爆”,一切都笼罩在“审美的灵光圈”之下,后现代的文化现实从而成为“超现实”的,不仅真实本身在“超现实”中得以陷落,而且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矛盾亦被消解〔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