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性化教育”引领中国教育改革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苏以全 发表于:2014-04-30 11:31  点击:
【关健词】教育改革,中国,引领,个性化教育,用,
中国教育仍然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我们至今没有办出世界一流的学校,也难以培育世界一流人才。中国教育不仅落后于世界一流二流水准,而且落后于国内改革进程。我们看到基础薄弱而又积弊重重的交通管理也能达到当前水准,我们看到卫生部门虽然改革也是步履艰难,但至少已经开始触及医院、医生、病人权责等实质性问题,而教育在重大实质性问题上一筹莫展。几乎所有行业在改革发展方面都走到教育前面去了。当我们为中国梦而激动、而奋发的时候,难免不为中国教育而担忧、而着急。

       中国教育改革口号喊得震天响,花样层出不穷,而其实很多在隔靴搔痒、反复折腾,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全国都在改革发展之时,教育也没闲着。纲要、规划之类不断推出,新概念、新模式、国家、地方教育改革举措甚至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论进步乏善可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应该被看作政府的成就),看问题涛声依旧。就说基础教育吧。大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个概念并视其为中小学教育的最大弊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对一破一立的新概念。围绕这些概念,从管理部门、学校到民间,写出了汗牛充栋的论文、报告、工作总结之类。但实际问题解决了吗?除了办学条件改善和技术进步的因素之外,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质量水准整体上提升了吗?结论不容乐观。记得当年一位省教育厅普教处长说:学生家长感兴趣的,学校就反对,学校感兴趣的,教育部门就批评。这就是基础教育的现状。现在还是这样!这意味着至关重要的三大教育主体缺乏教育共识。在这种状态下能把基础教育办出高质量,那才真是怪事。说到折腾,最典型的是以高考为中心的考试改革。我们以教育公平为由引进在发达国家基本过时的标准化考试,奉若至宝,同时对其暴露出来的扼杀创新人才的弊端又无法视而不见,在必须改革的内外压力下,只好在没有理顺外部关系和缺乏整体设计的情况下仓促改革,今天改科目,明天改评卷方式,后天又推出自主招生,改来改去,始终也没见把问题解决。
  涉及亿万家庭和民族未来的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教育部十分清楚这一点并作出了积极努力,所推出的素质教育概念已经得到教育界内外积极响应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非常遗憾,素质教育并未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其对教育实践的积极作用也象一场毛毛雨只能触及地表。其原因在于: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而应试教育虽然也涉及到了中国教育的一些特征和弊端,但并未抓住最大特征和最大弊端。中国教育改革之所以让人感觉如隔靴搔痒,原因就在于此。什么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呢?如果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这个视角看过去应当是“试”,但那样看显然是片面的。因为一则考试恰恰是中国教育对世界的较大贡献,而且中国教育几乎难以找到比这个更大的贡献了;二则在现在这个历史阶段,教育还离不开考试,无论我们怎么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可能办出一个没有考试的教育。从这个角度看,提倡素质教育固然不错,而批判应试教育则难免产生误导,特别是在强化考试制度的同时批判应试教育难免让人无所适从。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地方和学校在考试上胡乱动刀瞎折腾后果难以估量,教育工作者普遍陷入迷茫,社会上关心教育的人们则失望和困惑。
  中国教育的最大特征其实是“选”。为国家选育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代代相传的崇高使命;选好苗子被认为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对入选的学校不惜投入、对入选的学生青睐有加被认为天经地义,至今仍占据多数教育工作者头脑中的支配地位。尽管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也成为官方语言,但迄今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更没有根本改变教育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行为模式。于是重点学校得天独厚或名利双收或名无实存,薄弱学校惨淡经营虽天天加强仍难见起色;于是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口号动听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成为美丽的谎言。选的结果是:每个教育机构和每个教师任何情况下都有一大堆成绩,因为他们总是为最容易见到成效的所谓“好苗子”做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准却总是走不出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其实是“弃”。选不上的就放弃,堪称中国教育界一大潜规则。不仅放弃,过去还冠以“差生”之污名,以维护师道尊严。现在说法好听些了,而实质则改进不大。吊诡之处在于:在目前教育政策下,那些被“弃”之学生及其家长只有自认命苦、“不聪明,不是读书的料,不怪老师和学校”,没有像卫生系统闹个“医患纠纷”什么的。不过,这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教育改革落后于卫生改革。“弃”的结果当然非常严重:一是一大群带着浓厚失败情绪的年轻人进入社会;二是许多家庭因为教育失败而解体或大大降低幸福指数;三是教育公平难以真正实现。而最大问题在于:在中国,教育者似乎拥有“天赋选择权”可以任意放弃不入法眼的学生,因材施教变成了选材施教。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都源于此。如果不把这个最大弊端找出来,中国教育真是希望不大。
  从“选”与“弃”这个角度,可以看清楚中国教育观念层面和行为模式的状况和问题。相比之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只是二级概念,用素质教育作为旗帜不能引领中国教育改革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深度和高度。要搞好中国教育改革,换一面更好的旗帜已成当务之急。这面旗帜就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延续了孔子、苏格拉底等中西传统文化大师和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个性化教育”能够吸收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等一切有利于人发展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个性化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彻底改变中国教育观念和面貌,使教育民主、教育公平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个性化教育”将使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很容易很清晰地找到工作目标,并大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法逾越的教育制高点;“个性化教育”是整个世界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不少注重创新务实的教育机构的招牌和广告,它象即将跃上地平线的太阳,就要喷薄而出了。
  用“个性化教育”引领中国教育改革!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