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社会效益的思考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李志慧 发表于:2011-07-18 10:29  点击:
【关健词】地方文献;社会效益;共建共享;服务推介
分析了目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应重视地方文献服务的推介工作并强化科学管理,倡议图书馆界加大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力度,呼吁政府协调建立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以提升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的社会效益。

 地方文献是记载和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状况的信息载体,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地区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集中反映。[1]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文化服务工作中最具特色的环节之一,地方文献工作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人士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已初步形成标准化的业务体系,地方文献服务也逐步引起读者的关注,但是,其社会影响力仍然相当有限。[LL]1 地方文献服务的社会效益不佳
  地方文献服务理应发挥为学术研究提供翔实资料、为地方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的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地方文献服务并没有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可。笔者所在的合肥市图书馆(以下简称合图)地方文献室于2010年进行了一次地方文献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满意度平均为40.7%,对地方文献服务模式的满意度平均为37%,选择前往地方文献室查找资料的读者平均为48%。由此可见,地方文献服务的内在优势和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地方文献服务的社会效益不佳。
  2 影响开展地方文献服务的因素分析
  2.1 地方文献资源残缺
  地方文献资源是指记述本地区有关情况的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的著述。地方文献资源从编纂方式上看分为图书、报刊、谱录等,从载体形式上看包括纸本、音像、网络,从出版方式上看包括公开出版物、非公开出版物和非书资料。[2]可见,地方文献具有涉及范围广泛、载体形式丰富、采访渠道多样、征集方式复杂的特征,这些特征让地方文献的采集工作很容易出现疏漏,地方文献门类不全的现象时有出现。早期的公共图书馆在规划藏书体系时,并没有将地方文献作为单独的收藏重点,地方文献分散在海量的馆藏书刊里。筹建地方文献室时,图书馆先从现有馆藏文献中提取地方文献,再根据馆藏特色和地方特点逐步加以补充,很多地方文献不连续、不稳定,造成地方文献覆盖面窄,资源残缺。
  2.2 服务手段落后
  同一地域、专题的地方文献常常分散在各处,馆员只能根据本馆地方文献室的具体情况和文献所属的地域或学科,靠自身的地方文献业务知识和排架的工作经验尽量将同一内容属性的文献进行集中整理。[3]当有读者需要打破现有排架方式查找资料时,馆员只能凭借自身对地方文献的熟悉程度向读者提供导读服务,这种人工服务模式无法保证资源的查准与查全。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文献服务效率,各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如: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地方文献图片数据库、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等。但是,其“全而不精,特而不深”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却违背了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初衷。目前,相当部分地方的文献数据库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内容相差无几,多是关于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建设历程等方面的图文介绍,缺乏为学术研究、行政决策、综合宣传提供科学支持的价值。也就是说,地方文献数据库只是提高了检索速度,并没有具有足够的信息价值和运作规模来提供真正意义的特色服务。
  2.3 读者需求不大
  地方文献服务是随着地方文献室的建设逐步发展起来的非传统服务,这决定了目前地方文献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包括科研人员、决策机关和宣传部门等)。由于目前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不完整,资料查找难度较大,读者往往还需要到档案馆、报社、研究室等场所才能获得完备资料。当读者在图书馆希望全面、精准、快捷地获得地方文献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就会渐渐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服务感到失望,转而选择其他途径去获取文献。这样,读者对地方文献的显性需求减少了,但隐性需求仍然存在。
  2.4 馆员推介地方文献服务的动力不足
  在图书馆、读者、地方文献资源三者完备的前提下,且信息对称、服务流通渠道畅通时地方文献服务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实际工作中,图书馆花费大量心思采集到的地方文献很少有人问津,很多读者甚至还不知道图书馆也开展地方文献服务。要彻底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图书馆只有以读者的研究方向为导向,充分揭示、挖掘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并进行一系列的主动宣传、推广、介绍。这要求馆员与需求方建立起沟通联络渠道,加大走访频率,及时掌握他们对专业研究性的地方文献的需求方向和内容,以便及时补充文献,同时传递馆藏地方文献信息。但是,在目前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馆员们更愿意选择坐等读者上门、读者问什么答什么、本馆有什么提供什么的工作方式。
  上述4种影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开展的问题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地方文献室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实际上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体系缺乏保障、业务工作缺乏理论指导的直接体现。与上述问题相比,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图书馆法的缺位、理论研究的滞后都是深藏在这些问题之后并严重影响地方文献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它们直接关系到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是读者看不见的、图书馆一家无力解决却是决定能否提高地方文献服务社会效益的最终原因。因此,从深层次上看,影响地方文献服务开展的原因有以下2个方面。
  2.5 缺乏法制保障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由于出版年代久远,很多地方文献现在已经无法从市场上进行补充了,这些资料被档案馆、地方编纂委员会、报社、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甚至是个人作为历史资料而保有存本;有一类形式复杂多样、内容新颖、传播范围小而速度快、具有过渡性质的非公开出版、非正常渠道获得的非密级限制的文献即非正式出版物[4]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当地的历史沿革、风俗特色和发展面貌,但由于社会阅读需求少、受众面窄、来源广泛、产生渠道复杂等因素,使图书馆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到;还有一些是多家单位都需要搜集但数量较少的地方文献,如反映清末名臣李鸿章七十大寿场面的《合肥相国七十赐寿图•附寿言》是研究李鸿章当年权倾满朝的重要文献,合图和李鸿章故居都有研究需求,由于两家单位之间既没有隶属关系,也没有达成共享协议,而这套书目前在市面上又无法购得,虽然由最先采集的合图收藏,但是,两家单位围绕这套书发生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可见,单独依靠图书馆采集地方文献的力量十分有限,如果能够由政府出面协调,各单位大力配合和支持,成立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才有可能尽快形成门类齐全、层面齐备的资源体系。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缺位是影响地方文献服务的最大障碍。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