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经》譬喻故事源流初探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卓迎燕 发表于:2012-04-05 10:28  点击:
【关健词】生经;譬喻;流变
佛本生故事大都是寓言故事(也称譬喻经)。《生经》辑集了55个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其中的许多故事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佛教文学的瑰宝。许多《生经》寓言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如“鳖与猕猴”、“野猫和野鸡”、“海大龟”。这些寓言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印度文学在中国》一文中所提到的:“印度故事转化为中国故事的过程:印度人民首先创造,然后宗教家,其中包括佛教和尚,就来借用,借到佛经里去,随着佛经的传人而传人中国,中国的文人学士感到有趣,就来加以剽窃,写到自己的书中,有的也用来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劝人信佛;个别的故事甚至流行中国的民间。”①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来源于佛经中的寓言故事,值得我们进行比较和交叉研究。
  一、《生经》所含古印度民间故事探源
  佛经文学源自于古印度民间文学的观点,已为现代学术界广为接受鲁迅先生在1926年《〈痴华鬘〉题记》一文中有精辟的论述:“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异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鲁迅先生的论述甚为精辟有力古印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寓言和童话最多、影响最广的国度。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许多民间故事,印度的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把这些民间故事加以改造,吸收到佛经中,《生经》中的某些故事源自印度民间故事中如“佛说鳖猕猴经”条:
  乃往过去无数劫时。有一猕猴王。处在林树。食果饮水。愍念一切蚑行喘息。人物之类。皆欲令度使至无为。时与一鳖以为知友。……吾病甚重。当得卿所亲亲猕猴之肝。吾乃活耳。……负到中道。谓猕猴言。仁欲知不。所以相请。吾妇病困。欲得仁肝服食除病。猕猴报曰。卿何以故。不早相语。吾肝挂树不赍持来。促还取肝。乃相从耳。便还树上。跳踉欢喜。……猕猴答曰。天下至愚。无过于卿。何所有肝而挂在树。共为亲友。寄身托命。而还相图。欲危我命。从今已往。各自别行。②
  故事说一只鳖与猕猴交好甚欢,鳖的老婆心生嫉妒,装病逼迫丈夫骗取猴肝,鳖无奈之下将猕猴骗至海中,并对其讲出实情,猕猴急中生智,说自己的肝挂在树上,出门时忘记带出来了,鳖信以为真,便将猕猴送回岸边。早在公元前三世纪,这则“鳖与猕猴”故事就流行于民间,后来该故事编入印度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与第四卷“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③内容情节基本相同,只是把故事中的鳖换成了海怪。并且该故事与《佛本生故事选》“鳄鱼本生”④条、“猴王本生”⑤条相似。毋庸置疑,“鳖与猕猴”故事源自古印度民间。另外,《生经》“佛说水牛经第三十”条与《印度神话故事》“水牛与猕猴”亦极为相似。
  这些故事在流传中出现变异,或改换细节,或对叙述人的身份和风格加以变化,融人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色彩,并经传承人的改造,流传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其间渗透着中国及其周边各族人民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统览《生经》中的譬喻故事,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印度民间故事。印度的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对这些民间故事加以改造,吸收到佛经中,并附会佛陀的前世行为,创作出此类本生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管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人、是神、还是鸟兽,他们的思想、感情都是当时人的思想感情,因为大部分原来都是民间的创作,所以思想、感情都比较健康。有的故事可以提高人们的斗争勇气、改善斗争方法。有的故事可以给人一些适应当时社会状况的处世做人的道理。有的故事讽刺当时的统治者,嘲笑神仙和婆罗门。”⑥
  二、《生经》譬喻故事在中国的流传
  印度的各个宗教利用印度的民间故事来宣传自己的教义,佛教也不例外,因此,佛典中就有大量人民创造的寓言和童话,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⑦
  季羡林先生《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中指出:“中印文化交流肇始于先秦,两国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的相似便是证据之一,如月兔神话、狐假虎威,《天问》和《列子•汤问》中的巨鳌负山传说,《淮南子》、《连山易》所记不死之药,《吕氏春秋》刻舟求剑故事,《战国策》郑褒陷害美人故事,《山海经》记巴蛇吞象,《庄子中》的大鹏鸟,邹衍的大九洲之说,中西许多学者都认为,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晚近的研究以钱钟书先生的成果最为瞩目,钱先生《管锥编》论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所记不识镜故事与支谶译《杂譬喻经》“瓮中影”譬喻之关系,以及《西京杂记》海中大鱼与《生经》大龟故事之关系等,均见新得。”
  《生经》亦如此,于此略而举之,如“佛说鳖喻经第三十五”条:
  昔者有一鳖王。游行大海。周旋往来。以为娱乐。时出海边水际而卧。其身广长。边各六十里。而在其上。积时历日。寐息陆地。而不转移。时有贾客。从远方来。遥视见之。谓是可依水边好处高陆之地。五百贾客。车马六畜。有数千头。皆止顿上。炊作饮食。破薪燃火。饲诸牛马骡驴骆驼。行来卧起。于时鳖王。身遭火烧。欻作扰动。因即移身。驰入大海。游走东西火害不息。贾人见之。谓地为移。海水流溢。悲哀呼嗟。今定死矣。当柰之何。鳖身苦痛。不能复忍。因没其身。入大水中。溺杀众人。牛马六畜。皆共并命。
  这则故事说的是五百名商人误把海中巨龟的背当成小岛,在龟背上燃薪煮饭,结果龟沉海底,商人及其牛马丧生大海。此故事在中土广为流传,于此一一胪列之:
  1.中国东晋葛洪逸事小说集《西京杂记》金石感偏条曰:
  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
  2.梁元帝《金楼子》“志怪”曰:
  巨龟在沙屿间,背上生树木如渊岛。尝有商人依其采薪,及作食,龟被灼热便还海,于是死者数 十人。
  3.冯梦龙《古今谭概》荒唐部:
  相传海上有驾舟人入鱼腹。舟中人曰:“天色何陡暗也!”取炬燃之。火热而鱼惊,遂吞而入水。
  4.《古今谭概》非族部援引《崇明志》曰:
  海上有大鱼,过崇明县,八日八夜,其身始尽。
  上述四则故事皆言“海鱼”或“海龟”之巨大,所用夸张手法与《生经》相似,皆用“大山”、“岛屿”、“身长数丈”来形容其体型庞大。《生经》“佛说鳖喻经”条同中国后世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故事,从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前两个故事同是大龟(鱼)停在海上休息,被人类误当作小岛,在其背上燃火煮饭,将大龟(鱼)烧痛,游入深海灭火,人畜皆被溺死。后两则,则是局部借鉴了佛经故事对于海中动物的夸张写法。很难想象它们之间没有联系,这并刻意非强调故事同源论。我们不能否认故事确能传播的事实。统观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整个情况,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些故事传入中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