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的选择(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孙克竞 发表于:2011-03-09 11:28  点击:
【关健词】政府部门预算;环境管制;交易成本
=(m dP-n dD)+(v dD-q dP) =(m-q)dP+(v-n)dD 因此,当(m-q)0,(v-n)0时,为使交易成本最小,进行最低限度的投入控制和绩效管理,即P=0,D=0;当(m-q)0,(v-n)0时,则进行最大程度的投入控制和绩效

  =(m dP-n dD)+(v dD-q dP)
  =(m-q)dP+(v-n)dD
  因此,当(m-q)>0,(v-n)>0时,为使交易成本最小,进行最低限度的投入控制和绩效管理,即P=0,D=0;当(m-q)<0,(v-n)<0时,则进行最大程度的投入控制和绩效管理,P=1,D=1。然而,根据假设3可知,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选择是P=1且D=1。
于是,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选择的最佳方式是投入控制与绩效管理两种制度同时发挥各自最大功效。
  这一结论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并不像人们事先预想的那样,以某一制度的明显胜出指明改革的制度选择取向,没有表现出一种“革命”式的制度变革,而是得出了一个类似制度组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结果可能看似矛盾,但进一步分析,这实际上是指出了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选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预算支出的投入控制与绩效管理两种制度是相互兼容,而非排斥的。回顾国外预算支出管理改革的历史,从欧美国家廉价政府的有限预算,到后来的分项排列预算,再到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直至今天的新绩效预算,投入控制与绩效管理两种预算制度偏废任何一方的改革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只有两种制度的科学组合才能实现理想的预算支出管理目标。
  应当说投入控制与绩效管理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种制度的有效组合充分体现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间的理性调和。在部门预算支出管理中,越是深入的绩效管理和激励因素的注入,就越需要科学的控制、完善的流程和健全的规则。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控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控制,而是适应绩效管理的科学控制,它代表了一种预算控制理念的转型,即传统预算支出控制概念的消退与绩效控制概念的建立。
  基于交易成本的这一理论模型的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具有典型意义。就投入控制与绩效管理两种预算支出管理制度而言,在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的历史上,传统的投入控制型预算支出管理模式占据绝对地位,而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则严重缺失,这就明显违背了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因此,我国当前预算支出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弥补绩效管理制度的空白。同时,改革者还应清醒地意识到,以一种长远的、全面的改革心态面对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以及投入控制的转型,避免某一方的偏废、教条或是过度激励影响到改革的最终成败。总之,有控制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创新,既是适合我国国情,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框架的合理选择。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阐述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论据。
  第一,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是政府预算管理的拟合市场制度改革。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市场经济制度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能够节约交易成本,是人们解决利益矛盾最好的一种制度安排。市场交换产生的各种规则和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契约制度的存在。市场经济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经济,缔约双方在既定的契约内容基础上,确立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约束机制,并在自我约束和必要的外部监督下履行契约。同时,缔约双方还可以根据契约执行的情况,对契约内容进行调整,甚至重新缔约。虽然,传统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模式也存在着预算参与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但主要是原则概念和分配投入层面上的,预算利益主体之间并没有形成以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为基础的具体、明细的契约内容,真正有约束力的契约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传统预算管理关注的不是契约内容,而是契约的签订。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它以部门预算产出与结果为现实的预算管理契约内容,以预算绩效目标约束公共部门的预算支出行为,实现社会公众的预算契约需求。同时,以产出与结果为预算绩效衡量依据,也有助于预算契约的科学调整与重缔合约。加之,绩效管理本身就源于私营部门,因此,关注契约核心内容与执行结果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与市场经济制度拟合程度更高的政府预算管理模式,这种更为务实、具体、明确的预算契约,将十分有利于预算制度交易成本的降低。
  第二,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将极大地降低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预算制度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要求预算管理改革起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与效益的作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也正是以此为目标。虽然作为一种预算管理制度,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同样避免不了交易成本的存在,但它通过转变预算管理模式和控制目标,追求预算支出的最终绩效成果,在交易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力求提高预算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减少预算制度交易费用,反向节约成本。同时,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将赋予公共部门适当的预算支出自由裁量权,以激发公共部门实现预算绩效目标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对预算参与者的行为特征[2]进行有效疏导,可以较好地降低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所造成的交易成本。{2}将管理重点集中在预算成果上,相对忽略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部门预算活动,也必将降低以往投入控制模式下预算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监督控制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引发的交易成本。
  三、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选择
  观察并分析制度变迁的规律和原因,回答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它是如何变化的?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有何关系?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改善经济绩效。制度变迁有两重含义: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新旧制度转轨。[3]制度变迁也可以被看成是制度的替代、转化与交易过程,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率较低制度的替代过程。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林毅夫则认为,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变迁(诱发性变迁)与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强制性变迁的过程③。
  制度变迁要受到来自制度变迁主体方面和客体方面的各种变量和因素的影响。从主体方面来看,参与制度创新的行为主体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这三个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单位,它们参与制度创新的根本动机是获取外部潜在利润。如果不存在改革制度安排会带来更多收益的可能性,或者制度创新的预期收益低于预期成本,制度创新便不可能发生。从客体方面讲,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制度非均衡,客观上促使了新旧制度转轨。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这类制度不仅决定着基本经济行为规则,而且决定着其他具体制度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决定着制度变迁的形式和范围。制度环境决定了具体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和进程,制度安排也反作用于制度环境并推动制度环境的局部调整。因此,制度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变化必将导致具体制度安排的适应性变革,产生新的制度需求,进而打破以往的制度均衡,形成制度供给不足。为了实现新的制度均衡,制度变迁与创新也就在所难免了。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