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兰秀文 苏日娜 发表于:2011-05-26 11:10  点击:
【关健词】独立董事制度 代理理论 行为理论 社会关系理论 激励理论
本文在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代理理论、乘员理论、行为理论、社会关系理论和激励理论。总结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诸多变量,从各种视角就每个变量较全面地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观点和结论。

 一、引言
  1940年美国颁布《投资公司法》规定:投资公司董事会40%的成员必须由与投资基金顾问等无关联的人组成——包括辅助董事和独立董事两类人员。至此,独立董事制度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我国为规范中国证券市场,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相关证券监督与管理机构也相继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文件,其中特别提出在上市公司内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要求我国境内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应当包括1/3的独立董事。那么,独立董事的引进究竟是否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营业绩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该问题从理论和实证检验方面展开了探索性的研究,但对独立董事是否影响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对统一和明朗的结论。目前得出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划分为代理理论、乘员理论、行为理论、社会关系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理论基础,各种理论之间有差异甚至相对立。如在引入独立董事初期,基于代理理论认为能给公司业绩带来正面效应;但基于乘员理论就认为引入独立董事不利于公司决策。随着独立董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基于行为理论的视角去关注独立董事自身的特质,看其是否影响公司业绩;基于激励理论,研究薪酬对业绩的影响;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研究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独立董事是否更能为企业带来业绩。正是这样,研究的变量越来越多,概括起来,主要涉及到独立董事占比、独立董事专长、学历、年龄、职业背景、政治背景、履职情况、声誉及薪酬激励等变量。
  二、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相关性研究综述
  ( 一 )代理理论和乘员理论视角的相关性研究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分散的小股东远离公司实际经营,由职业经理或董事会控制,委托人控制假设不复存在,而委托人未能察觉或缺乏有效的管制机制,结果委托人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所以需要监督。而独立董事具有监督代理角色的客观优势, 独立董事的设立能使企业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绩效。Fama早在1980年提出独立董的引进是为了降低管理层和董事会合谋的可能性,通过其监职能的发挥,管理层将减少对剩余索取权的侵害,使之和股东的目标保持一致。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早期对独立董事的实证研究主要是检验其设立的有效性,通过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该理论得出的结论是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Baysinger and Butler(1985)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Millstein and Macavoy(1997)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拥有独立董事的企业比那些没有独立董事的企业运行得更好,拥有独立董事企业的投资人得到了比其他企业更为显著的正回报。然而 ,与委托代理理论不同,乘员理论基本假设是经理人的行为动机与委托人利益一致。乘员理论强调,如果公司管理人员本身处于全员合作的状态之下,董事会则退居于辅助决策的角色,并致力于保证公司行权的连续性和战略的顺利实施(Donaldson and Davis,1994)。因此,新的独立监督方的进入会产生额外的董事行为差异,从而在需要迅速决策时,使协调的时间更长。当董事会行权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独立董事的绩效后果就可能是负面的。支持这一论断的分析框架有Ford(1988,他认为,混合了独立董事的董事会在战略、预算和危机管理等方面都比全部由执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差,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呈现负相关。Yermack(1999)以托宾Q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发现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当期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Agrawl和Knoeber(1999)同样发现,那些不“懂事”的独立董事常常延误公司把握最佳投资机会的时机,外部董事与反映公司绩效的托宾Q具有负相关的关系。当然,很多研究者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不相关。Laura(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整体业绩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因而不能说明独立董事能提升公司业绩,改善治理水平。Lawrence and Stapledon(1999)研究了澳大利亚上市公司、Peng,Buck and Filatotchev(2003)对俄罗斯314家私人公司的研究得出同样结论。应该看到,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确立,研究独董是否需要已经不再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于是,近几年都更倾向于代理理论的假设,而在研究独立董事与绩效相关性方面,把独立董事占比作为一个重要的因子,即更多的文献转向研究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基于乘员理论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负相关的结论相对较少,他们认为后者则认为董事会效率会因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下降,独立董事常常延误公司把握最佳投资机会的时机;而较多的研究者得出了不相关的结论,他们得出这样结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质疑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而更多的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制度制定方面,怎样使独立董事不再是“花瓶董事”,而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
  ( 二 )行为理论视角的相关性研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具有很大局限性。于是,国外有些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对独立董事的行为进行研究。行为理论认为,可观察的独立董事的个人特质,比如说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独立董事的行为会有差异,这会对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学历高低可能对独立董事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年龄的差异使得独立董事对待风险的偏好不同,进而影响其行为;任职家数越多的独立董事,可能越没有时间与精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即就是说,独立董事的各种个人特质都可能影响其行为,进而影响董事会的运作功能最终影响公司业绩。关于专业特长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者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也开始深入地研究。唐清泉等(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哪一种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更好的表现;只有在公司既聘请来自企业界,又聘请来自非企业界的独立董事,且比例均衡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才有更好的表现。陈旭东、迟丹凤(2007)通过对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考察,认为具有经济管理知识的独立董事更熟悉上市公司的运作,因此相对来说可能做出的决策更符合企业实际。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专业特长对提升企业业绩起到积极作用,这为聘用独立董事时对其专业特长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关于独立董事学历相关性的研究。这方面研究较少,而且缺乏理论方面的分析。魏刚等(2007)以291家1999—2002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独立董事背景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发现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对公司的业绩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张爱平、凌定胜(2010)认为独立董事的学历变量对公司绩效几乎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而关于独董年龄的研究,一种认为呈正相关,独立董事的阅历和经验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张爱平、凌定胜(2010)独立董事的平均年龄和50岁以上的独立董事的比例这两个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比较显著,且都为正面的影响。另一种认为年龄更大的独立董事在决策前会收集更多的信息,而在决策时所花费的时间也更多。因此,在关于董事会战略变化方面,董事平均年龄更大的董事会更倾向于采取风险规避的态度,即不太愿意去实行战略转变策略。也有人得出不具有相关性的结论。独立董事已日益被股东和公众看作是公司绩效与道德的捍卫者,而独立董事在履职期间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公司的一系列决策活动,这样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公司绩效。因此有人从独立董事履职情况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关于参加会议次数的研究,高雷等(2007)、陈旭东等(2007)将独立董事亲自出席会议的比例与其对公司所花的时间精力联系起来,得出与公司业绩正相关的结论。肖曙光(2006)选取了2004年沪深两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以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等3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独立董事出席会议的次数与其不相关,而当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时,独立董事出席会议的次数与其呈弱的负相关性。而林佶颖、金铭(2009)独立董事出席会议的情况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在他们看来独立董事是上市公司的外部人士,过多地干涉公司的业务,反而对绩效不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但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待商榷的;另一方面是看其任职家数,Ferris等(2003)发现有多重董事身份的独立董事并没有因为太忙而逃避自己的责任。魏刚等(2007)得出结论:当独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越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是基于董事的身份越多,越没有时间与精力履行自己的职责。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也有人认为独立董事自己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具有相关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