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期”理论的大学生学英语方法研究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胡蔺 毛韧 发表于:2011-06-14 14:31  点击:
【关健词】关键期;大学生;方法
本文结合对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因素的回顾,展示了支持和反对“关键期”假说的观点,并且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英语学习方法。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加入WTO,中国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上,政治上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英语作为通用语言,作为和各国人民交流的工具,它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学习英语从过去的初中一年级到现在的小学一年级,甚至到现在的3岁,学习英语低龄化现象严重。家长普遍认为学习英语越早越好。
  关于二语习得这个问题,学术界早就有过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争议。关于英语学习的这个年龄问题一直是个有诸多争议的话题。广为大众认为的是小孩学英语一定比成人学得好。
  现在有一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两种语言或者多种语言的掌握者。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除开他们的母语外,怎么样才能获取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语言?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很多学者已经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然而,有一些问题仍然引起争议。比如:小孩掌握一门外语比成年人要容易以及快得多,这是大家广而认之的。在如何学习语言方面方面,小孩和成年人的差异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小孩是真的比成年人在学习第二门语言上有优势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起很多争议。在这个方面,主要是年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篇文章主要搜集了一系列有关于二语习得的文章以及观点。
  一、“关键期”假说
  这是个颇具有争议的题目,“关键期”假说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期”(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s)的存在,也就是在某一特定的年龄期间,学语言特别容易,而过了关键期年龄之后再学新的语言,就会显得比较困难。事实上,小孩确实比成人学习得好。所以20世纪6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y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关键期假说。他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至青春期到来之前,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能自然而然地轻松进行。两岁之前,人不可能获取语言因为还未成熟,青春期之后,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困难。有很多专家学者支持这个假说。(Penfield&Roberts,1959; Lenneberg,1967),在另一方面,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没有“关键期”这一说法。(Ervin—Tripp,1974).从关键期假说的提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目前为止仍争论不休,“百家争鸣”。为此,作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关键期的作用,以求对我国英语学习低龄化现状的分析提出可依据的实证。
  (一)关键期
  以下的内容对“关键期”假说做了一个回顾。“关键期”主要涉及一个人在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方面,很多专家学者对此非常有兴趣,以下内容主要是从三个学派的观点来对“关键期”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根据Penfield&Roberts(1959), 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最佳时间为9到12岁之前。在这段时间之前小孩的大脑是有弹性的,过了九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对于人们来说就更难了。除了Penfield& Roberts(1959),还有其他学派的学说。很多学者都承认人们在青春期之后不能轻松地获取第二门语言(Lenneberg,1967),过了青春期再学习第二门语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以上这些都暗示无意识的获取语言可能只存在于关键期,过了这段时间,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很多努力而不是无意识就能学会的。除开结束的时间,Lenneberg(1967)还指出关键期开始的时间是两岁。不难看出, Lenneberg(1967)在Penfield(1959)的基础上更详细,之后还有其他的学派的观点。
  另一派的观点是Long (1990) 提出来的,被认为是“关键期”假说上的另一个进步。综合以上两派的观点,Long(1990) 提出来的是“多样的关键期”,首先,语音方面的能力在六岁之后是呈下降的趋势,在12岁之后对于所有人来说在语音方面是个转折点。在词法和句法方面,转折点是十五岁。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转折点,这个与之上的两派观点都不同。语音方面是最早的,其次是词法和句法。
  在语音方面,Oyama(1979)对60个意大利移民的语音能力方面做了调查。他们的年龄从6岁到20岁,居住时间从5年到18年。结果表明到达时候的年龄是语音能力方面一个重要的因素。到达时候年龄超过12岁的小孩不能获得本地人的发音。更多的支持“关键期”的材料来自于Patkowski(1980)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到达时候的年龄是15岁前和15岁之后有很大的区别。15岁之前来的小孩在语言方面相比15岁之后来的有着显著的优势。这些研究数据表明“多样的关键期”相对于“关键期”. Long 的研究与以上两派不同的地方是他的“多样的关键期”,被认为是“关键期”假说上的一个进步。
  下图是以上三派学者观点的一个比较与总结
  (二) 实证研究
  该实验结果是由Johnson & Newport (1989)所做的词法和句法实验得来的。实验的对象是46个来自中国和韩国的非本土的学生。他们到达本土的年龄分别 3岁到39岁。他们的居住时间分别为3年到26年。这46个学生被要求在录音磁带上听276个短的英语句子,并且判断它们是否正确。这些句子分别代表了12个语法,包括,冠词,过去时,复数,三单等等。实验结果表明越早到达本土的孩子比晚来的孩子表现好。15岁之前来的孩子跟10岁之前来的孩子没有显著的差距,然而,15岁之后来的孩子相比与15岁之前来的孩子就有着显著的区别。
  从结果可以看出来,“关键期”还是起着作用,然而有些地方还是存在问题。研究对象中太多的比例是中国人和韩国人是研究中一个不足的地方。研究对象的背景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研究结果来自于高比例的中韩国人,不足以说明大众的结果。综上所述,研究对象的背景多样化会更好一些。
  二、 反对“关键期”的学说
  有很多学者支持“关键期”学说,然而有些学者对此持着反对的态度。以下所列举的是一些反对“关键期”的学说以及一些研究事例。自从关键期假说提出以来,在语言学领域就有许多反对的观点相伴而生。Ellis(1985)明确提出“习得语言的年龄越小,语言习得越容易”的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充其量只是部分正确。事实上,习得语言年龄小的优势只在语音方面。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