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生态审(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汪 潮 发表于:2010-02-20 10:17  点击:
【关健词】课堂;生态学;原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三)场理论 场理论是一种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解释心理活动的理论。场理论把人的心理和行为 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B=f(PE),其中B是行为,P是个人, E是环境。这里的环境指的是心理

(三)“场理论” 场理论是一种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解释心理活动的理论。场理论把人的心理和行为
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B=f(PE),其中B是行为,P是个人, E是环境。这里的环境指的是心理环境,包括准物理的、准社会的、准概念的事实。环境是一 个整体,其中每一部分都依存于其他各部分。这里的“人”主要是说人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的动 力作用。“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变化。这种变化所产生的 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随着动力场结构的千变万化,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而 场的动力结构遵循“现时原则”,即由当前的心理和行为事件决定,不受过去或未来事件的影响。场理论常用平面、表面、矢量、效价符号、平衡场、不平衡场等构成图解形式分析各种心理 现象,其中关于对种种冲突情境的分析较为著名。
场理论把重点放在研究个人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动力场看成是一个通体相关的 整体,对动力的错综复杂关系进行细致分析,并对场的力量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冲突情境进行深 入探索。场理论既不主张过分强调环境影响(如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也不主张过分强调内 部因素决定一切(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观点),因而使它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新流派,特别是 它对动力场的说明已成为西方动力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 1916—1979)等人根据对认知方式30年的实验研究,提 出了场依存性人格维度构想理论“人格连续体”。属于连续体一端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 参照标志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这是一种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的人;而属于另一端 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参照标志,对外来信息加工不主动,这是一种场依存性(field        de. pendence)的人。每个人在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连续体上都处于一定的位置。
一般来说,在个体发展上是从场依存性向场独立性发展的;在性别差异上,儿童不显著,从
青春期起,男性比女性更独立于场。 笔者认为,场依存性、独立性维度本身是两极性的,无优劣之分,只有与特定的环境适应性
联系在一起思考,才是正确的。所以说,两种认知方式各有其比较适应的环境和条件。这使我 们对加强课堂环境、因素、条件关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二、课堂的生态剖析
课堂的生态具有多元意义,它是自然的、环保的、和谐的、审美的、可持续发展的,因而它是 丰满而又变化的。我们目前尚无法给“生态课堂”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是清 楚的。所谓“生态课堂”指的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建立的一种多样性 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型。这种模型具有多重表征,下面对其基本的要素进行分析。
(一)生态素 就是生态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的性状和分布环境条件,可分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
条件、地理条件、人为条件等。据此,生态课堂的基本“生态素”是:(1)课堂的地理位置。(2)课 堂的气候条件。(3)课堂的环境氛围。(4)课堂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知识、能力为 线索展开的,但依赖于生成的“锚”或“场”。生态素并非课堂教学本身之要素,但对知识的生 成、能力的提升起重要的滋养作用。
(二)生态量 指的是生态素的数量、程度及其水平。创设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要有一个适合的生态
量。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各种生态素的量必须适量,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甚至破坏自然生态。 根据研究,课堂生态量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规定:(1)课堂的温度、湿度。(2)课堂的 朝向、采光。(3)课堂的装饰、绿化。(4)课堂的面积、人数。(5)课堂的人际、气氛。(6)课堂的 设备条件等等。
这里以课桌椅的卫生学要求为例加以说明:椅子座面的高度要略低于小腿腓骨头约1厘 米;椅深相当于臀部至大腿全长的四分之三;椅靠背应向后倾斜约7度;桌面宽一般要40厘 米,长要两拳相对时两肘相加的距离;屉箱底高于膝盖,使两腿可以自由活动;桌椅高差应等于 坐高的三分之一。这些量的要求能使学生坐姿正确,视觉清楚,呼吸自由,血流通畅,为学生的 学习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三)生态链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生物的生长是依据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和互生支撑的。人类的姓氏、 动物的种系、食物的品种等,它们以特定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发展的链条。自然环境 的各种生态素之间以生态链的形式存在,并以其自身的结构状态和运动方式变化、发展。生态 链上的各种生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例如,天气持续干旱,会造成植物涸死,动物逃亡,生 态被破坏。这就是由于生态链上的一个因素“天气”的异常引起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这构起
了我lrJx,-J-课堂“生态链”各个过程、各个环节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最为典型的是“生物共同体”(biotic community)现象。在一定生态环境中猎食动物和被猎 食动物的生存是互相依赖的,成为一个食物链系统,构成一个“生物共同体”。例如,深山老林 的“蛇与石蛙”既相互为食,又平静相处。在自然条件下,如果没有人的过多干涉和巨大的自然 灾害,猎食动物和被猎食者之间的互相消长能维持生物共同体的相对稳定性。当然,课堂不能 等同于自然界,两者不能简单比较和类推,但是“生物共同体”的现象及其效应是值得我们思考(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