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事实思维研究进展(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赵 晶 发表于:2010-02-20 10:21  点击:
【关健词】反事实思维;儿童;研究进展
三JL童反事实思维与其他心理状态 (一)儿童反事实思维与心理理论 . Wimmer和Pemer于1983年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理论这个问题,并首创了 著名的错误一信念(falsebelief)研究范式[14】。许多研究者认为完成

三JL童反事实思维与其他心理状态
(一)儿童反事实思维与心理理论                                                      .
Wimmer和Pemer于1983年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理论这个问题,并首创了 著名的“错误一信念(false—belief)”研究范式[14】。许多研究者认为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能力 是一种对预期事件的想象推理能力,进而提出心理理论的“反事实假说(counterfactual       hypothe— sis)”,儿童不能报告他人的信念或他们自己过去的信念,而是激发起目前存在的现实状况,出 现“现实错误(realist error)”o
关于儿童反事实思维发展与心理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同研究者们得出了两种截 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反事实思维发展与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关联。Riggs 等(1998)研究发现,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跟他们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得分十
分相近‘15】。学前儿童的反事实推理能力带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可以解释为何儿童在许多心 理理论任务中会出现困难表现。此外,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既要考虑现实状态,又要考虑要 怎么样,事件才会出现不同的情境Ll6|。Grant等(2004)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还发现,反事实条 件推理(counteffactual conditional  reasoning)和心理状态推理(memal  state reasoning)之间也存在关 系[17|。这些都说明在心理理论的任务中,运用了反事实思维的策略。
另一种观点认为,反事实思维的发展跟心理理论的发展不存在关联,反事实思维不是心理 理论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儿童在2—3岁时就出现了反事实思维的能力[5】755[7]239—240,4 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由此可见,严格地说,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和心理理论的 发展不处于同一个年龄阶段,这就为“反事实思维不是心理理论发展的基础”这一论断提供了 证据。
(二)儿童反事实思维与假装 婴儿在他们出生的18—24个月就开始出现假装的能力[墙】,他们能使用物体或把他人作
为道具来演绎想象的情境。假装是儿童发展理解他人心理状态能力的重要的心理过程。关于 儿童理解假装实质的年龄阶段,研究者们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直到6岁才 会把假装理解为一种心理活动u    9l。儿童早期的假装往往只注意其行动,而不注意其行为意 图,而假装涉及对假装动作和假装意图的了解。但Bruell和Woolley(1998)的研究发现,3岁和
4岁的儿童可以理解假装的多样化,并认为假装是一种心理活动啪J。此外,Seier(1996)认为, 实际上幼儿可以理解一些有关假装的心理本质L21I。Sobel和Lillard(2001)的实验进一步证明, 幻想(fantasy)能使儿童在假装游戏中表现得更好【22  J。
在反事实推理中也包括另一种类型的假装,也就是暂时假装事情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
样,从自己所知道的现实出发,完成接下来的任务∞]。从皮亚杰的理论看,反事实思维是一种 假想的而不是对事物的现实状态的思考,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操作。Lillard(1993b)认为,2—3岁 儿童假装的心理水平低于反事实思维水平,所有1岁以下儿童的假装不能说明他们对反事实 的理解,假装和反事实思维是存在差异的[川。Riggs和Peterson(2000)也认为,假装在反事实推 理和假装游戏中存在身份的差异汹】。在反事实推理中,假装输入与我们认为的现实相矛盾, 因此思维的中心是要演绎出随后的结果。在儿童的假装游戏中,假装输入承担着对物体或者 人的理解,并在游戏中担当道具。此外,Kahneman等人认为假装与反事实思维是不同的推理 形式,假装是对现实的混淆,而反事实思维是对现实的检验,这两种形式的推理表现不同[3】472。 比较儿童假装和儿童反事实思维的认知过程,就会发现其心理机制存在相似性,儿童掌握了假 装,便能更好地进行反事实思维。而且通过假装训练可以促进儿童反事实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儿童反事实思维与推理
1.因果推理
儿童的反事实思维和因果推理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过程。Mackie认为 反事实思维有助于弄清楚可能性的因果关系,也有可能首先得出因果关系,然后成为反事实思 维的基础。但Harris等认为当儿童对某一事件进行因果分析时,能自动地利用反事实思维,儿 童反事实思维常常作为因果推理的线索之一[7]248—256。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因 果推理和反事实思维之间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儿童的因果推理先于和指导他们的 反事实思维,因果推理成为反事实思维的基础;另一种可能性是反事实思维先于因果推理出 现,并成为因果推理的基础。Harris等(1996)的研究验证了儿童在做出因果判断时依赖于其反 事实推理的可能性。German(1999)的研究发现,儿童只有在事件的结果为消极的情况下,才能 运用反事实思维来做出因果推理,对积极结果的事件进行因果推理时并没有运用反事实思 维口6I。此外,German(2003)等研究表明,儿童在运用反事实思维对因果链(causal     chains)进行 推理时,反事实推理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因果链的长短:27     J。3岁的儿童只能完成 短因果链推理任务(short.chain inference tasks),而大部分4岁的儿童能够完成短、中、长三种因 果链的推理任务。(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