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中情感能力的培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庆 发表于:2012-12-31 21:06  点击:
【关健词】能力,培养,情感,中,情境,教学,浅谈,
情感能力是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1]。随着教育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情感能力也伴随着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逐渐地被教育工作者明确地认识,成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能力,并引起广泛地关注。 情境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运用情

情感能力是完成情感活动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1]。随着教育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情感能力也伴随着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逐渐地被教育工作者明确地认识,成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能力,并引起广泛地关注。

情境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运用情感驱动原理促进教学。教师的“爱”与学生的“情”相互交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更促使实施情境教育的教师对事业充满了激情和热爱。于是,教师驾驭情感、学生管理情感的能力就成为一种智慧,从这个意义来说,情感能力是以情感为操纵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中,将情感的能力素质按照情感的功能维度划分,并以情绪智力理论为基础、操作情感为目标、教学实践为参照进行梳理,最终将情感能力划分为情感理解能力、情感沟通能力、情感创造能力、情感管理能力。

一、情感理解能力

情感理解是对情绪的察觉、感知、辨别、体验,是情感沟通的基础,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反映指标。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体验情感的能力、理解情感的能力、评价情感的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体验情感的能力

情感是情境教育的灵魂。为避免在教学中只是进行枯燥的语言替换,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中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观察他人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体验情感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一课时,为让学生准确地体验到“连蹦带跳”的情感,以一位学生“欢蹦地走进教室”来创设情境,让该学生进入角色,在表演中体验情感[2]。其他学生通过细心地观察其动作和神态,运用“兴致勃勃”、“欢天喜地”等不同的词汇准确地表述,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兴奋性和参与热情。通过情境创设中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模仿和表演,使学生感受其特殊的亲切感和新鲜感;通过扮演的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的真实角色,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情绪记忆。

2.带入情境,培养理解情感的能力

情境教育,通过设置丰富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及情感的理解能力。例如,《桂林山水》这篇优美的散文,围绕“祖国山河的壮丽”这一理念,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理解教材中情与理的因素。通过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想象的手段把学生带入桂林山水自然美的情境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知桂林的奇山异水之美,更要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祖国的山河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展现情境,培养评价情感的能力

情境教育,通过生活展现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逐步认识周围的世界,形成积极评价情感的能力。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故事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不仅要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现情境、体验人物的心情,更要要求学生通过判断、辨别等思维方式评价“美”与“丑”、“是”与“非”。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不以偏概全地进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情感沟通能力

情感沟通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情感信息传递、交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染情感的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沟通情感的能力。

1.再现情境,培养感染情感的能力

以画面再现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可通过课文插图、多媒体呈现、简笔画、剪贴画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引发其模仿行为等活动。例如,在教学《长征》中的诗句时,教师可通过简笔图将逶迤的五岭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对照地图给学生讲解五岭延绵不绝长达数千里,使学生感受红军翻山越岭的困难、长征的艰辛。再通过对“腾”“走”二字的解读,让学生体会红军的无畏精神和乐观心态,并以此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

2.描绘情境,培养表达情感的能力

以语言描绘情境,不仅渲染了课堂氛围,也使教材内容形象而鲜明,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的语言具有示范性,其绘声绘色的描述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有助于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并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具有引导作用。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通过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等的描绘,表达了小女孩渴望温暖、需要关爱的无助心境。美好的幻想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据此,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描绘小女孩所幻想的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凭借情境,培养沟通情感的能力

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教师可凭借情境抒发、延伸、拓宽、深化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例如,在教学《伸出友爱的手》一课时,李吉林老师凭借“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和热情地投入。于是,自然地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稳定而积极的亲社会情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冲突和矛盾,为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奠定了基础。

三、情感创造能力

艾夫里尔认为,情感创造的能力是体现复杂情感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拥有较高的情感创造的能力,将体验到更加新颖、有效和真实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情感创造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赋予情感的能力、升华情感的能力。

1.渲染情境,培养赋予情感的能力

渲染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通过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通过听觉直接地感知,从而产生情感的体验。因此,教师可把教材中无法用图片和影像等表现出来的内容,用音乐的频率、节奏、旋律与背景等进行渲染,赋予教材以丰富的情感,运用听觉辅助视觉,从多个感觉通道增强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课时,由于教材中的插图朦胧,感知表现力较弱,于是,教师采用了节奏感强烈的俄国歌曲进行渲染,从而赋予了作品深刻复杂的情感。那震撼人心的音乐反映出身处那个黑暗年代的纤夫的沉重步履和艰难人生,唤起学生对纤夫命运的关注,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赋予文学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中,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