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庸》中“诚”的文化内涵的历史阐释(6)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WWW.NYLW.NET) 作者:孟琢 发表于:2011-02-26 15:43  点击:
【关健词】诚;壹;词源意象;引申;比较互证。
语言与人类共存,特别是它的词,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通向古代文化彼岸的一叶小舟,在没有桥的地方,唯它可以通过[19]。 具体来说,对中华民族这样古老而悠久的民族而言,先民共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民族特有的文

  
  语言与人类共存,特别是它的词,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通向古代文化彼岸的一叶小舟,在没有桥的地方,唯它可以通过[19]。
  
  具体来说,对中华民族这样古老而悠久的民族而言,先民共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思维,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固化在早期的语言中,蕴积在词的意义里。而训诂学正是以意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传统训诂学积累了丰富的语义材料和大量正确、有效的方法,是解读文献意义的钥匙。到了20世纪,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传统训诂学实现了自己的凤凰涅槃——在西方语言学的碰撞下,训诂学清理了自己的术语体系,总结了方法论和相关原理,经历了向词汇语义学的艰难跨越。可以说,训诂学和汉语词义之间先天的血缘关系,决定了训诂学具有通过汉语词义来研究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学科壁垒的存在,训诂学的这一价值并没有被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领域所充分关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看到,训诂学关于汉语词源、汉语词义引申的理论、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语言内部的、细微的、不被典籍所记载的文化信息,从而展现中华民族早期特有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观念。这一工作对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不无裨益。因此,充分发掘训诂学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将其运用到历史文化研究中去,具有双重的创新意义:对训诂学而言,站在语言学的高度上深入发掘自身的传统,以此为基础来建设属于汉语自身的、科学的文化语言学,是对“训诂明然后义理明”的传统理念的新开拓;对历史文化研究而言,通过训诂学来探求中华民族的文化思维,更能开辟出全新的研究空间——黄季刚先生云:“所贵乎学者,在乎发明,不在乎发见。”从本质上来说,学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不是新材料的出现,而是方法论的创新!
  
  注释: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33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3][8]王宁:《训诂学原理》第54、105、57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第14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第13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章太炎:《文始》第16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第30页,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Lakoff and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1.
  [10]根据统计,在《左传》中“壹”出现20次,“不贰”出现14次;在《国语》中,“壹”出现5次,“不贰”出现4次。
  [11]杨树达:《释壹》,载《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第9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2]在中国哲学中,宇宙论和本体论的界限从来是模糊的,因此,以成中英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将其称之为“宇宙本体论”。
  [13]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字典》第10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4]郝士宏:《释壶壹》,载《古文字研究》(第25辑)第29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16]王念孙:《读书杂志》第8、387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7]俞樾:《周书平议》,载《续经解尚书类汇编》第673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86年版。
  [18]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序言” 第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第280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王宁:《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载《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