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中式英语”现象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满志慧 发表于:2011-04-28 10:43  点击:
【关健词】中式英语;外语教学;语用学;启发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有很多学习者之所以使用Yinglish,并非是出去炫耀的目的,而是出于对学习的热情。他们在初学阶段词汇还很预先,又很需要表达自己,因而选用部分英文部分汉语的方式。这种做法是很值得鼓励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有很多学习者之所以使用“Yinglish”,并非是出去炫耀的目的,而是出于对学习的热情。他们在初学阶段词汇还很预先,又很需要表达自己,因而选用部分英文部分汉语的方式。这种做法是很值得鼓励的,因为语言不是孤立的体系,需要通过日常的应用来掌握。在一定得引导下,初学者的这种“Yinglish”用法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前进,达到更高的英语水平。但这种鼓励也是暂时的,一旦学习者进入到了更高的学习阶段,还是应该尽量多的使用英文来交流。
分析“Yinglish”构成特征的同时,作者也研究了这种现象一些语用方面的特征。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可能有它独特的意义,正如Mey所说的:“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特别是言语行为,和当时的语境和情景是分不开的...都不仅仅是一种言语行为,而是语用行为”(Mey95)。为了更好的分析“Yinglish”的言语行为,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下它的语用功效。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一下“Yinglish”。
  1、为了避免第三方知道自己的一些信息而可以违反合作原则
  例如:
  父亲:给孩子买点吃的吧。
  母亲:买吧,但不能买icecream。
  母亲将“icecream”夹杂在中文中,不符合语用表达中的合作原则,但是很显然是出于自己的某些目的:也许她不想孩子听到冰激凌这个词而吵着要吃,所以特意换成了英文表达。同样的例子还有:
  电话中的另一方:你下午有啥计划?
  女孩:下午我要去见我的PrinceCharming。
  女孩可能在家中接电话,而母亲就在一旁,为了防止母亲的询问,女孩刻意用了英文。
  2、传达言外之意
  “同样的一句话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言外之意”(Searle70)。对于“Yinglish”的使用来说也同样如此。如一学生对自己的朋友说:“我现在觉得非常的frustrated(郁闷)。”他表面上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情绪,但是特定选用“frustrated”可能是因为朋友了解这个词使用的一些场合和语境。也许是在极其烦恼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因而在另外一个层面,他暗示了朋友自己需要安慰和帮助。
  3、因为语言的文化差异
  不仅仅是初学者会在英语表达上遇到困难,很多英语水平高的人有时候也会不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自己。这是因为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文化差异甚至缺失的问题。“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困难和困惑”(Arnold21)。两种文化的差异会使我们有时候找不到等同的词来替换,这种情况在翻译中常常出现。有些时候为了保留原来的意义,说话人选择了英汉交替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比如诗歌,为了保留原有的文学味道,我们没有翻译,而是保留了原来的英文或者中文表达方式。
  4、为了营造一种幽默的效果
  作者发现在学生中有些“Yinglish”的使用是为了营造一种幽默的效果,来显示彼此之间的亲近。下面是一些例子:
  (1)你不知道我?我是bigname(大名)顶顶的riverlake(江湖)小混混!
  (2)我是walknochangename,sitnochangexing!(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3)如果你nothreenofour(不三不四),我就要给你点color(颜色)seesee(瞧瞧)。
  这种英文表达显然不合文理,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从语用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表达与英语学习无关,只是为了营造气氛或增进感情。
  四、“Yinglish”的语用意义对外语学习的启发
  作为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一种现象,“Yinglish”既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对于英语教师而言,“Yinglish”的使用有的时候会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是需要引导和避免的。但另一方面,这种表达也显示了学习者正努力的把还不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应用出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发现,这种在汉语中夹杂英语的表达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能完全否定。教师应客观对待,并尽量发挥其积极的一面,甚至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有趣的含有“Yinglish”的语句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另外,“Yinglish”是两种语言交汇下的产物,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教师在接触到此类表达的时候,可以深入分析一下其背后的文化因素,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以及之后的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文化因素。“Yinglish”在学习者中的广泛存在值得引起教师的注意,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信息必须要排斥,善加利用,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活化,实用化,是学生在实际中了解学习好一门语言需要掌握的不仅仅的词汇、语法,更多的还有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Arnold,Jane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He,Zi ran Pragmatics and English learn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5.
  [3]Mey,Jacob 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