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可及\认知效果与双关话语解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林元龙 发表于:2010-11-27 20:38  点击:
【关健词】双关;语境可及;认知效果;最佳关联;认知语用解读
摘 要:在认知语用学框架内具体阐释以往双关认知语用解读研究中所忽视的语境可及和认知效果这两个关键因素及其双关解读作用。讨论指出,语境可及度是决定释话人语境假设调用的最主要因素。双关话语的认知效果既包含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也包含非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双关话

of context accessibility and cognitive effects i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puns’
   LIN Yuan-l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3511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cognitive-pragmat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ound context accessibility and features of cognitive effects, the two factors neglected in previous researches in puns’ cognitive-pragmatic interpretations, pointing out that context accessibility is a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selection of interpreters’ contextual assumptions. Cognitive effects for puns consist of propositional effects and non-propositional effects. Expectations for puns’ optimal relevance are sufficed not from a single interpretation, but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varying relevance in dual interpretations.
  Key words: puns; context accessibility; cognitive effects; optimal relevance; cognitive-pragmatic interpretations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有效、含蓄、幽默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人们常用一个语词同时关顾两种不同的思想、概念,事物、情感等。双关话语发话人正是随情应景地调动各种语言因素,利用语言文字的音、形、义条件,使一个话语表达式同时关涉“显”“隐”双重意义,有效传递其交际意图。李鑫华依据双关的构成形式将双关概括为两类:同(谐)音双关和同词双关[1]192。例如:
  (1) Diplomacy:The noble duty of lying for one’s country[2].
  这是一个谐音双关。人们利用“lying” “ dying”二词音的近似,表达了对外交家行为的戏谑。一针见血,让人回味。
   (2) 人到西非,气氛就有点不同,团中人自我解嘲地说:“渐入差境。”因为以往所到各国都是非洲的黄金地带,此后开始尝试非人生活了[3]。
  作者通过同词异义双关,新巧诙谐地利用“非人生活”同时关指 “痛苦难熬的生活” 和“非洲人的生活”。
  双关话语以经济的话语投入来实现最大的言语效果。其运作特点是“故暗之而明之,含蓄而不含糊。”[4]其优化的言语配置和巧妙的表现特征对于言语交际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因此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研究者主要从修辞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双关的类型、特征、功能以及生成、理解机制。
  近年来,研究者多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双关理解机制展开讨论。Tanaka运用关联理论对双关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5]。李连涛通过“图形-背景”理论及关联理论分别解释了双关的生成和理解[6]。林元龙结合层级突显假设和关联理论讨论了英语双关的认知语义加工模式[7]。这些讨论都指出了认知语境和关联原则对双关理解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但我们认为还有二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双关理解机理的研究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阐释:既然双关双重意义的获取依赖于不同语境假设,那么在理解过程中,什么因素直接影响了释话人的语境假设选择?话语充足认知效果是最佳关联的充要条件。那么在双关解读过程中,双关话语充足认知效果又是如何获取的?
  上述问题分别涉及双关话语认知语用解读中的二个关键因素:语境可及度和认知效果的特性。忽视了这二个因素就意味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讨论的模糊和不充分。因此本文将在认知语用学框架内,主要依据关联理论对这二个因素及其在双关认知语用解读中的具体作用展开论述,以期建构更为清晰和合理的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
  一、语境的可及度与双关解读的语境假设选择
  关联理论以两条原则和关联性定义为基础。这两条原则是:关联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关联的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其自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8]260。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交际就是明示推理交际。话语的理解过程是确立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关联是命题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9]。因此,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语用学理论构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描述释话人如何为特定的话语寻找一个可以使他对之作出恰当解释的语境[10]。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主要指认知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这些假设不仅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文、话语发生时的实时实地情景、释话人的知识因素、也包括释话人的认知能力以及释话人当时可及的任何信息[11]。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它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认知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熊学亮将之归结为语言使用所涉及的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结构以及社会心理表征[12]116。这种用来处理话语的语境不是预先给予的,而是在交际过程中选择产生的,因而是动态的。当然由于交际主体间认知语境资源和认知能力差异的影响,语境具有个体性特征。
  在语言交际中,实际上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是构成释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这是因为话语理解涉及两类信息的结合和认知运算,即话语所含的刺激信号建立的新信息和在此之前已经被处理的或存在于释话人认知语境中的旧信息。新信息是在旧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以理解。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获取的认知效果去改变、调整和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然而,释话人的认知语境很大,对同一话语的解读以不同的语境假设作为推理前提会得到不同的认知效果。而且在话语理解的某一点上,并不是所有从认知语境中可获取的假设都具有相同的可及性。释话人受认知经济原则驱使,在选择语境假设时总是以关联为指向,从耗费最小认知努力的最具可及性的语境假设开始的。因此受关联期待影响的语境可及度成了决定释话人语境假设的最重要因素。Wilson & Sperber提出的关联性话语解读程序就认为,话语理解是释话人沿最小努力路径推算认知效果,按可及性顺序检验解读假设(即检验解歧、指称确定及隐义推导等结果)。当关联期待得到满足时停止推理[13]。一)语境可及度
  可及度(accessibility)是认知心理学上的概念。通常与长期记忆或短期记忆中的信息激活程度有关。可及度决定了信息提取的难易[1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