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日语分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贾军芹 发表于:2010-08-26 13:13  点击:
【关健词】二外日语;分类教学;因材施教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学时少、任务重、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分类教学的改革方案。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一、目前影响二外日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教学学时和教学时间
  国内高校中,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课程一般在大学第三至第四学年开设,共三个学期,每周4学时,减去学生实习等时间,共170个左右的学时。这种教学安排造成了二外日语开设时间过于靠后、教学学时严重不足的局面,加之很多学生到了四年级,忙于实习、找工作、写毕业论文等诸多原因,不能专心地学习日语,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降低,从而造成日语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对象、教学起点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二外之前,从未学习过日语。日语教学必须从最基本的五十音图教起。由于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初学者,加之教学课时严重不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自然要加快教学速度,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设施
  根据大学日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要求研订组制定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育目标,结合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年龄、心理、行为、思维等,以及教材、教法和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确立总体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日语阅读能力、一定的翻译和听解能力、初步的写作和会话能力,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日语交流,并为以后学习和使用日语打下较好的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达到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及国际交流基金主办的日语能力三级考试。这说明二外日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必须把精读、翻译、听力、口语等融为一体来进行,但是每周4个学时,要将上述教学任务都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教学设施的建立方面,很多高等院校对二外日语教学投入一直不足。没有供二外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室;没有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二外日语教学几乎都是课本和黑板之间,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四)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二外日语的目的各不相同。
  一部分学生有志于参加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由于第二外语是考研的必考科目,所以,这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强,积极性很高;一部分学生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希望能多掌握一门外语,学习自觉性较强,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学习日语的难度增大,学习自觉性会逐渐下降;一部分学生因为喜欢日本歌曲、动漫等,所以对日语产生了兴趣,这类学生一旦学习受到挫折,很容易就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一部分学生只为修满学分,这类学生学习目标很低,一般只要求考试及格就行,学习自觉性很差,积极性也不高,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差别很大,就会增大教师授课的难度和压力。讲课速度快了,内容难了,接受能力稍差、学习热情不高和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接受不了。
  二、分类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意义
  (一)分类教学的理论基础
   从教育学角度来讲,分类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将他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分类教学是新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体现。新的课程教学要求除了制定了总体目标外,还提出了二外日语的分类目标。分类目标是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对日语的不同要求,制定分类、分层、有序的教学目标,照顾差异进行教学。如有学生以考研为学习二外日语的目的,那就必须在本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加强学习宽度和力度;有同学以兴趣或以找工作为出发点,就应该多学习一些口语,多练习听力,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去听、读相关的课外辅助材料。
  (二)类别的划分
  根据学习目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英语专业的学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计划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参加日语能力考试的学生;第二类是对日本动漫等感兴趣和修学分的学生。这两类学生对二外日语教学的要求显然有很大差异。第一类学生偏重于语法、读写能力的培养,第二类学生则偏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按照现有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只能达到相当于日语国际能力考试4级的水平,这对于第一类学生而言,显然是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的。因为各大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考试,要求考生的二外日语水平至少在国际能力三级和二级之间,有的学校明确要求达到能力考试的二级水平。对于第二类学生来说,由于教师要照顾课程的进度,无法增加口语和听力的练习,他们也无法达到满足就业要求的口语水平。鉴于这种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个班:第一类学生为提高班,第二类学生为普通班。
  (三)各个类别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设置
  普通班:以学习日语基础知识为主,提高日语表达技能为目的,最后达到日语能力考试的四级水平。
  提高班: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语法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最终通过各大院校的研究生二外日语考试和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三级或者二级。
  (四)分类教学的实践效果和意义
  本方案经过两次具体实践,证明其完全可行,且效果显著。A: 05级英语专业的考研学生中,日语二外的通过率为80%,除了两名刚通过本校的合格线之外,有一名考分达到90分以上,其余都是80分以上。B:06级本科生中,有一名通过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二级。考研的学生通过率为100%,其中四名同学在90分以上。
  分类教学除了体现了《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之外,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实行分类教学后,同班学生基础相当,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等都建立在班上所有同学都能接受的原则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了日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分类教学推动了教师的自主发展。承担日语二外教学的教师长期面临同一个问题: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重复教学工作量多,几乎每年都在重复讲过的内容。长此下去,尽管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课堂互动能力、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能力等在不断上升,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却停止不前,有的甚至还在倒退。实施分类教学后,由于课程备课量较大,提高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好,他们对这些课程的期望值很高,促使开设这些课程的教师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究和创新,从而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三、对分类教学的建议
  (一)提前开课、增加学时
  到目前为止,学生都是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学习二外的,建议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二外课,普通班的学习可以截止到三年级第二学期结束,每学期70学时,比现有的学时多出40个左右。普通班的学生在大四就结束二外日语学习,这样他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毕业前途的设计,将不会再出现学生没心思没兴趣学习日语的现象。提高班的学生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继续上课,直到研究生考试结束,大约会有300个左右的学时。拥有足够的学时,才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达到自己的要求,同时教师也拥有充足的课时来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实践。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