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博弈模式分析:决策层级\动机及过程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陆钢 发表于:2010-10-29 10:33  点击:
【关健词】中美俄; 博弈模式; 决策层级; 国家利益
以中美俄博弈的决策模式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列举中美和中俄两个具有合作性质的博弈案例,进而深入分析中美俄博弈的决策角色、决策动机和决策过程,指出决策角色可分为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和辅助层级,而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决策动机。为了追求决策效率,三国决策者紧密控制决策

中美俄博弈决策的辅助层级,是辅助第一、第二层级进行博弈决策的一个群体。他们包括涉及中美俄博弈决策的外事部门司局级官员、相关处官员、情报机关、重要智库、商务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这个层级的成员主要为中美俄博弈决策提供相关的辅助工作,包括高级翻译、文件起草、信息咨询、情况汇报、情报收集与甄别、政策建议提供、战略报告撰写、对外信息交换、与党政立法机关沟通以及负责公众说服等工作。尽管这些人员属于辅助层级,而且其大部分时间在后台工作,外界不易了解其工作性质,但其能量不可低估。只要机遇来临,这个层级有时可以在中美俄博弈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熊向晖、冀朝铸和王海容、唐闻生等人的表现,证明了辅助层级可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参阅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孔东梅《 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二、中美俄博弈的决策动机
  
  很久以来,关于中美俄博弈决策的背后动机众说纷纭,但基本上可以归为三个动机:一是意识形态驱动;二是国家利益驱动;三是价值观驱动。意识形态之所以成为中美俄博弈决策的动机之一,首先,中苏两国与美国存在着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差别,前者对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对外坚持国际共运总路线,并通过“和平”或“革命”的方式终结美国的世界霸权。其次,中苏公开决裂也是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严重分歧,特别在对美战略方面立场大相径庭赫鲁晓夫参加了戴维营会谈后转道访问中国,却在中南海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在对美战略上发生激烈争吵。参见吴冷西《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1956-196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28页。。 因此整个冷战时期的中美俄博弈,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分量很重。这当然是观察中美俄博弈的一个重要视角。然而,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的通用语言是国家利益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对此作了清晰的界定,参见[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45页。阎学通认为,国家利益是现代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参见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9页。,中美俄也不例外。所以国家利益应是中美俄博弈决策的主要动机,而国家利益的计算是中美俄博弈决策首要考虑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国的政客或学者喜欢使用价值观一词,声称驱使美国外交决策的重要动力便是捍卫美国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看来,美国外交政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某种历史使命,这种使命要求美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通过武力与和平两种手段的交替使用,改造那些价值观与美国传统相悖的大国,尤其是中俄两国,这是经常支配美国决策者的一个重要动机[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李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119-120页;[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本书翻译组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然而60年后再来纵观中美俄博弈的整个历史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三个动机实质上可以归为一个动机,即利益。所谓的利益不仅包括国家利益,也包括政党利益;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利益和公众利益,也包括地方政府利益和利益集团的利益;不仅有政治安全利益,也有经济文化利益;不仅有长远利益,也有近期利益。再者,利益可以转换为权力、势力和影响力,而整个中美俄博弈的过程就是争夺全球与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个动机贯穿于中美俄博弈决策的始终。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苏联签订了《中苏互助友好合作条约》。中苏两国通过结盟的形式抗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后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中苏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卷入了与美国的局部战争,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政治安全利益,成为这一时期中苏制订对美政策的主要动机伍修权:《伍修权回忆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但斯大林逝世后,中苏关系恶化,意识形态的纷争影响到了国家间关系,最终导致毛泽东公开发表声明,认为中苏存在领土问题,不承认沙俄对华不平等条约。这样领土问题作为国家利益的基本单位,成为二十多年来中苏博弈的一个主要筹码2008年11月,中国外交部公布第三批解密档案,题为《毛主席关于苏联划别国领土太多的谈话》,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904/0417_2664_1112323.shtml。另参见[苏]A普罗霍罗夫《关于苏中边界问题》, 北京印刷三厂工人理论组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11页;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4页。。
  其实,中美博弈的焦点也是国家利益的核心——领土问题。从表面看来,中美博弈似乎在很多问题上展开,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贸易问题、金融问题和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台湾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也是美国对付中国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博弈筹码。中美双方围绕台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如何在台湾问题上做好应对,一直是左右中美高层决策思维的最重要的一个动机。从尼克松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到卡特时期中美建交,都是因为妥善处理了台湾问题。而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任期前期,中美关系摇摆不定,也是在台湾问题上出现了冲撞。
  美苏及美俄博弈主要在战略武器和欧亚地区这两个领域展开。围绕这两大国家战略利益,双方展开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博弈。两国决策者时刻考虑着如何让本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绝对优势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拖垮对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采取凯南的建议,实行长达40年的对苏“遏制战略”。这个战略的要点是限制苏联的战略空间,牢牢控制世界其他地区的战略要冲,保持核武器的绝对优势,并以“和平演变”的软实力战略作为辅助工具,最后通过经济科技的强大竞争优势实现对苏博弈的不战而胜遏制战略的创立者凯南讲得很清楚:“美国有力量极大地加大压力,限制苏联政策的推行,迫使克里姆林宫采取比近年来它所遵循的做法要克制和谨慎得多的态度,以此来促进那种最终必将导致苏联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软化的趋势发展”。参见 [美]乔治•凯南《美国外交》(增订本),葵阳、南木、李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美]理查德•尼克松《不战而胜》,朱佳穗、华棣、刘亚伟译,长征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36页。。 后冷战时代,美俄的博弈也是围绕着地缘战略利益。美俄决策者无时无刻不在设想如何保持本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控制,如何保持对石油输出管道的控制[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198页。。 总之,国家利益是美俄博弈决策的主要动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