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新问题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薛莉 发表于:2011-11-11 10:39  点击:
【关健词】中国宏观调控;全球化;世界市场;马克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逐步成熟,世界经济整体运动规律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共性,各国共同面对宏观调控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对世界经济整体运动规律的阐述对中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握世界经济整体运行规律,才能在坚持中国特色社

作者简介:薛莉(1979- ),女,江苏高邮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副教授,南京大学世界经济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型经济与制度创新。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探讨,通过对资本的扩张本性分析,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全球化的历史特征和趋势,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各国经济发展随着世界市场的成熟会越来越具有共性特征。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发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同态震荡,世界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而且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已然不是国内的、孤立的、独有的问题,而是各国都普遍面临的共通的、世界性的问题。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首先就要以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为指导去认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一、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阐释
  在马克思建立的经济学体系中,无论是其“五篇计划”还是“六册计划”都把世界市场作为末篇,都把世界市场作为最大的总体,作为资产阶级社会整体的前提和承担者。作为前提,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承担者,世界市场由于范畴的演进已经达到超出原有的整体的程度。[1]马克思在论及世界市场时更多地是强调世界经济的整体性(世界性),而不是国际经济中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全球性)。通过抽象掉生产劳动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国与国的差异,马克思论证了世界市场交换的基础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基本矛盾在世界市场已经无法转移而最终自我消亡。世界市场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张是由资本推动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贪婪的本性,当国内狭小的市场限制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欲望时,资本就会跨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寻求增殖。他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2]。
  2.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交换的基础。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讨论的生产者个别价值与国民价值相比,国际价值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3]它不仅抽象掉了生产者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劳动差异,而且还进一步抽象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从而使价值真正地体现为人类社会的一般的、无差异的抽象劳动。“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4]。这里隐藏着一个深层的含义,即只有在“世界总体”或世界市场这一更高层次的商品社会中,商品才真正地表现为人类无差异的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的概念才得到最纯粹的表现并具有普遍意义。国际价值是价值实体运行的最高层次,[5]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交换的基础。
  3.世界市场的不断成熟会使各国发展越来越具有共性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不断拓展自身的活动范围基础上的发展,是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的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生动的描述:“由于需要不断扩大产品的销售,资产阶级就不得不奔走全球各地。他不得不到处钻营、到处落户、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既然榨取全世界的市场,这就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资本家受其阶级属性——对利润的无限贪婪的支配,受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本性的驱使,在科技革命提供的物质条件的帮助下,凭借机器大工业所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占领外国市场,日益把全球市场连接起来。资本扩张冲破了民族、国家疆界的限制,使得生产要素按照效率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世界性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各国经济高度融合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基本上按照同一规律运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性逐渐显现出来。
  4.世界经济危机是世界市场不断成熟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剧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异化,生产和消费相互背离,直至最后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6]在过去,当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局部的生产过剩时,资本主义国家可通过向第三世界市场的扩张乃至战争来缓解矛盾。而现在,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组织生产,所以全球范围都出现生产过剩,过剩的产品已经无路可去。所以,马克思说,世界市场一方面可以暂时地、局部地缓和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又具有扩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7]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市场的成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发展到了顶点,这是它自身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因此,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其破坏性越来越严重,因为它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这种矛盾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建立而缩小,而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尖锐。经济活动空间范围越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也就越强烈。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宏观调控的新挑战
  中国宏观调控的问题不只因为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和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且根源于中国经济中日益增加的世界性。世界性不仅仅意味着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且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运动规律成为各国经济运行中越来越显著的共性,世界经济整体内在的矛盾发展成为各国经济运行共同的、无法转嫁的障碍。中国宏观调控所面对的问题已经远不是国内经济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了,而是全球市场经济制度下世界经济的整体性问题。
  1.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收入悬殊或两极分化正是这一矛盾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虽然马克思的分析对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如果发展多种所有制、实行按要素分配是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那么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就肯定存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由这一矛盾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也就难以避免。目前深深困扰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问题是:东西分化、城乡分化、地区分化以及社会贫富阶层的分化及其形成的所谓“马太效应”,即,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8]而收入分配状况恶化不仅对微观经济结构的改革提出挑战,也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