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转型时期的“全民健身路径”设计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论文发表)NYLW.NET 发表于:2013-05-16 10:22  点击:
【关健词】社会转型时期 全民健身路径 路径设计
摘要: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资源配置有暂时的部分不合理的现状。全民健身路径的安装由于受到了空间资源的制约,无法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空间对路径的限制影响了健身路径的设计初衷的实现,笔者通过设计“路线图”式系统健身路径模型,优化现有的全民健身路径系统。

 (一)概述
  “健身路径”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生活社区附近的绿地或公园里,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种户外健身器械,器械旁边还专门设有标牌,说明该器械的名称及功能、使用动作图解及安全事项等。这些器械之间有小径相连,用户通过使用由小径相连的健身器械来健身,“健身路径”由此得名。
  由于人口数量大、人民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绝大多数的生活社区附近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修建宽阔的体育场。到目前为止,健身路径的设计最大限度地缓解了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来健身的需求与生活空间狭小、缺乏健身设施之间的矛盾。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对加强健身路径的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但由于受空间资源的限制,健身路径的设计初衷还是没有很好地实现。如何从设计的角度进行其功能的完善,以便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成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健身路径的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的健身路径从1996年诞生以来,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不断涌现,时至今日有些制约健身路径发展问题仍然存在。笔者在此只针对涉及“路径设计”方面的现存问题提出拙见。
  一、用户对健身路径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
  我国的健身路径工程只有短短十六年的发展历程,对于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新生事物,国家在推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发展边探索边总结,对健身路径工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广大用户由于缺乏科学健身的知识,对健身路径的认识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指导。致使许多用户在锻炼过程中盲目地跟从,随意性比较大。
  二、健身器械及由器械组成的健身路径的设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每一种户外健身器械在设计时都有其主要的功能定位,针对实现每一种功能的运动轨迹对一些特定的人群来讲,可能会是运动损伤高危区。尤其是老年用户和身体有某些症状的用户,在使用户外健身器械之前,先了解自身,再了解器械,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再进行锻炼。切不可望文生义,凭自我感觉来进行使用。例如老年用户的机体组织由于衰老而水分减少,柔韧性也大大减弱,在使用一些运动幅度过大,运动频率容易过高的器械时,要注意控制运动幅度和运动频率。所以健身器械设计的功能定位要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差异性。
  表1是以年龄段将用户进行分类,根据调查问卷总结出不同年龄段用户对健身路径的功能需求。从表中可以明确看出,不同用户群的需求差异性比较明显,而现存的健身路径则不能明确的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健身路径的功能定位还需进一步细化、优化。
  三、健身路径的器械布局和选址缺乏科学论证。
  笔者调查发现现存的健身路径器械排列大多数都过于密集或2~3排长短并行,很多安装布局无法使各锻炼项目之间隔开适当的距离,用以衔接诸如慢跑、走等形式的放松性、过渡性运动。器械与器械之间也是随意安放或物以类聚,根本就没有考虑此器械与彼器械放置在一起是否符合用户科学健身的使用顺序需求。另外,健身路径工程的选址、规定时间等方面也不完善,有关健身路径的锻炼就近问题、扰民问题、损绿问题等都存在着很多不妥之处,急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科学论证。
  (三)“路线图”式系统健身路径模型设计。
  一、模型的设计理念及实施介绍。
  宫浩钦先生在《从设计产品到设计规则》一文中指出:“设计在可见的产品物质形态之外,还预设了如何使用的方法,产品设计与制度规则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产品处于纷繁复杂的关系之中,在某种意义上关系比实体更加本质。”健身路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健身,二是路径。健身即为户外健身器械的使用,路径即为连接两个户外健身器械之间的路程。设计的初衷为使用器械锻炼完之后,通过路径进行放松、调整呼吸,一段时间后正好达到下一个户外健身器械,在进行下一个锻炼。这样点——线——点——线——点——线的方式,一趟下来,从有氧到无氧,从局部到整体,从紧张到放松,从力量到柔韧性,对身体就进行了一个系统的锻炼。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问题造成的社区居住拥挤现象,大多数城市和社区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提供足够距离的路径,户外健身器械只能紧紧地抱团聚在了一起。健身路径只剩了健身,没有了路径。看上去器械一个都没少,器械还是那些器械,但用户体验却截然不同了。用户在使用完一个器械转向下一个器械时,省去了应有的路径锻炼,只能在器械旁边站一会,伸伸筋儿,喘两口气,锻炼的乐趣一下就降低了很多,效果也不如有路径进行调整得好。对于初级用户或缺乏健身知识的用户来讲,路径的设计为其设计好了使用完这个器械,下一个使用什么器械,在两个器械的使用间隔中需要花多少时间,做多少运动进行调整等一系列的科学的、成系统的健身步骤。路径的缺失无疑把这种设计直接泯灭了。如何解决没有足够的物理空间而又让路径不缺失呢?笔者设计了一种“路线图”式系统健身路径模型,在狭小的空间内尽量能达到器械和路径共同作用的效果。
  正如上文所述,健身路径是点和线结合的关系,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点与点的排列组合关系,即第一个户外健身器械是什么,相应的下一个户外健身器械是什么,再下一个又是什么器械等等排列下去,这些器械不是随意组合就行的,而是有针对性、有关联的进行组合的。比如腿部力量组健身路径的器械排列方案,先是漫步机,对腿部进行热身,然后是坐蹬器,通过负重锻炼腿部肌群,接着是压腿器,肌肉训练后对腿部进行拉伸放松。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线”的作用,即路径所起的作用,路径主要起调节呼吸、恢复心率、调整好整个身体系统的状态,以便开始使用下一个器械。了解了这两个因素后再来看“路线图”式系统健身路径的模型图(如下图1:“路线图”式系统健身路径模型图)。

“路线图”式系统健身路径模型所体现的设计理念为:设计不止于物,设计可超于物外;设计不仅设计了物的使用方法,设计还设计了物的使用逻辑关系;设计不仅仅是设计物,设计还可通过物设计人的行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