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作者:张建华 发表于:2011-08-04 18:44  点击:
【关健词】政治,马克思主义,政党,教育,政党观,学生,思想政治,课程,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必须明确马克思政党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注意课程分工合作,注重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政党政治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政党政治是对君主专制政治的否定,也是对近代代议民主制实现形式的补充。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国家的政治运作都是通过政党来实施的。由于政党政治在现今国家政治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政党观教育日益成为政治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人们对政党政治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构成了政党观的基本内容,加强政党观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让受教育者认同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和政党观。
  当前资产阶级的政治观和政党观加大了在大学校园里的渗透力度,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受到很大冲击。在国内,由于扩大对外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观念模糊、政治信念动摇现象,对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学说和政党政治存在迷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质疑。为了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念的侵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政党观,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政党观教育。
  政治认知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基础。政党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知、情、意再到政治行为的层次分明的过程。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知识教育,才能使他们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政治认同,进而转化为政治意志并自觉地转化为政治行动。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政党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形成所需要的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基本来自课堂的教育和灌输,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体系完整、内容科学、方法规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
  一、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马克思政党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保证理论教育重点突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基本论述,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建党学说,奠定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基本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构成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因而它是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开放性。[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政党,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俄共(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执政的党,并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政党学说。
  笔者以为对于政党和政党政治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基本的只有两种,一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一种是唯心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也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结合我国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必须着重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现代世界上的各种政党,不管它们如何标榜自己代表全民利益超乎各阶级之上,事实上都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并为一定阶级和阶层的根本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科学意义上的政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伴随着各阶级和它们之间的政治斗争的发展而产生的。这种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发展,是科学意义上的现代“政党形成的基础,党派斗争的基础”;[2]第二,政党总是以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为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特定的政党和政党制度,都依存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并为一定的社会基础服务。什么样的社会基础决定什么样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各国不同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形成各国不同的政党、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政党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阶级和阶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是发展变化的;有的政党政治上代表哪个阶级也是变化的。必须动态地对待这些政党和阶级,否则不能正确解决政党和政党关系问题;第三,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目标,都有自己的领袖集团和组织纪律约束。但这并不排斥政党和政党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政纲的可能,也不排斥政党和政党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政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第四,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并不要求只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党制的政党制度。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经设想同社会革命党合作,同少数派孟什维克合作。列宁在苏联实行各党派合作的设想,只是因为苏联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的限制才最终没有实现,而形成了后来苏联的一党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共产党掌握政权的东欧国家,没有采取一党制的政治体制,也说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以后,并不要求只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党制。
  二、明确各门课程在渗透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的过程中的侧重点,帮助学生从整体立场、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05方案”规定的现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整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我们在渗透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各门课程的特殊性有所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突出讲授的是引导学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去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的过程中,“原理课”主要侧重于讲述政党的一般理论,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理论,比如政党的起源、政党的本质、政党政治等等,使大学生从学理上理解政党和政党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突出讲授的是今日中国“现在何处,并将要走向何方”。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的过程中,“概论课”应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重点解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深刻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突出讲授的是今日中国“从何而来”。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的过程中,“纲要课”应侧重讲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从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角度去深刻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解读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