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质(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姜建成 发表于:2010-09-20 09:59  点击:
【关健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质
逻辑一致性的整体认识,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整体作用。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旨趣,就是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原理,而不是某个具体结论;就是要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

逻辑一致性的整体认识,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整体作用。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旨趣,就是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原理,而不是某个具体结论;就是要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不是某个具体论断;就是要着重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而不是某个具体观点。
  
  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知与行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知”即认识,是指知晓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真正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弄懂弄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要尽可能详尽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尽可能深入细致地进行文本研究,而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无中生有。如果不系统地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不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就不可能深人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也就不可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尤其要学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发生与发展的特定语境中来把握其本真意义,因为“每一篇原著的内容、角度以至于对于问题的提法虽都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却都在于表现了作者的基本理论取向,亦即立场、观点、方法,这就使得我们在判别是否忠实于原著时有据可依”。应该看到,前一时期我国学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提出“回到马克思”,既不是要回到马克思的一切既成结论上,也不是要简单地回到马克思所处的特定环境与条件中,而是要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文本,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回到在历史演进中被“遮蔽”的马克思科学精神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返本开新,使马克思与时代同行,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如果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谛的深刻把握,如果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厚重感和时代创新性。就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思想脉搏,就会因理论的贫乏而丧失对变革现实的话语权,就会因缺少理论根基和思想指导而导致学术研究的左右摇摆以及实际生活表面繁荣的假象。在现实生活中,不懂马列而否定马列是幼稚可笑的;而学习马列不懂装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是十分可悲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行”即行动,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和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践陛,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列宁指出:“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的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马克思主义不是包治百病的万应灵药,不能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到处搬运,也不能把它当做现成的模式到处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工人运动具体实践时反复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应用到各国的“具体环境中去,应用到具体条件中去”,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就是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从已经变化了的实际出发研究问题。毛泽东一再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要不断地吸收同时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成果,总是从发展着的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阐发新的理论,开辟自觉实践的前进道路。
  强调“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属性和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东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我们强调实践性,就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搞的玄而又玄、神乎其神,成为人民大众敬而远之的奢侈品。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独在小楼成一统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背离和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伤害。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在于她只是给人类社会发展奠定了一种科学基础,是应当在各方面不断发展和推向前进的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去找现成答案,而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本国的国情和人民的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知与行的统一,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是源与流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她的创始人和继承者在吸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把人类思想认识提升到时代发展的新水平。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源”,是指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真谛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到顶的理论,也不是到此为止的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的一切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是终极真理,她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座人类思想高峰,同时又是人类向新的高峰攀登的阶梯。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是真正能够代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形态,它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为可靠的理论基础。当然,坚持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能静止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孤立不变的东西,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