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的后现代变迁(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陈宇宙 发表于:2012-12-27 13:35  点击:
【关健词】马克思;鲍德里亚;生产与消费;后现代
对此,鲍德里亚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应该把生产作为代码来分析,进而发现游戏规则。与使用劳动力所产生的意义和力量相比,使用代码所产生出来的意义和力量更大,也更为根本,因为劳动力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力,而

对此,鲍德里亚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应该把生产作为代码来分析,进而发现游戏规则。与使用劳动力所产生的意义和力量相比,使用代码所产生出来的意义和力量更大,也更为根本,因为劳动力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力”,而是一个定义、公理,是各种“符号中的符号”,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理所当然地不是历史幻觉下的生产关系,而是服从代码的逻辑联系。鲍德里亚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仍然被商品逻辑所决定的观点是落伍的。当马克思开始分析资本时,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还是未成年现象。”[9]107在他看来,马克思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处于以生产为核心的时代,商品生产无疑是社会存在和运转的基础,是重中之重;而当代社会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切都是符号,而且仅仅是符号,人们的一切活动以符号的创造和交换为基础。原有的事物本身与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已不复存在,整个社会完全处于符号控制之中。社会的基本价值交换不再是在事物本身与符号之间进行,而是完全发生在符号与符号之间。于是,符号成了当代社会根本性的决定因素。

按照鲍德里亚的观点,符号成了当代社会根本性的决定因素,物质生产的领域正在分散,城市和商品生产之间的历史关系正在走向结束。符号的形式化作用使得人们之间及其与产品发生同质化,内容上的真实差别完全被消解。那么,生产与阶级的历史关联性就自然消失了。结果,在鲍氏那里,在这一纯粹可变几何的个体时代,现实的个人变成了无任何关联的只有符号消费的偶然个体,社会的物质性被取消,人们之间的社会物质性联系消失了,各种阶级和阶级关系也就被抹平或中和,阶级对抗和斗争自然而然地不复存在了。

至此,人们不难发现,晚期鲍德里亚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批判和攻击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其目的无非在于企图论证当代社会的复杂关系网络中阶级性的象征摧毁乃至悄然退场。在鲍氏看来,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问题已经不再是 “‘获得最大的利润’与‘生产理性化’之间的矛盾(在企业的主层次上)”,而是“在潜在的无限生产力(在技术结构的层次上)与销售产品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6]60-61。在当代社会,由于符号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至于“所有阶级都可以没有区别地玩弄符号”[8]61-62。鲍氏的真实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企图掩盖现代资本主义阶级压迫仍然存在的事实,因为人人都在符号的压迫之下,而符号的压迫是不可抗拒的。

总之,鲍德里亚的社会批判只是表达了主观的批判愿望,实质上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与此相联系,他也抛弃了他称之为幻象的任何现实的革命。这样看来,鲍德里亚的符号解码只是为消费社会所有受资本压迫和剥削的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因为它实际上替换了马克思具有坚实物质内容以及现实革命要求的社会批判功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02.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5.

[8] 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9] 鲍德里亚.生产之镜[M].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0] 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07.

[11] 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2] 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导论[M].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9.

[13] 余乃忠,陈志良.拟像乌托邦: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后现代复活[J].社会科学研究,2008(6):129.

[14]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9.

[15]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

(责任编辑 文 格)

From Marx to Baudrillard:Post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eories on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HEN Yu-zhou(Section of Intellectual Politics Theory Teaching,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415000,Hunan,China)

Abstract:In the theoretic frame of Marx on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the latter was give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pite of this,it had been blocked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historical condition.The category consumption in Marx's view was just an inside factor of the production,because at that time Marx did not and could not foresee that the capital should directly control the consumption by the way of culture. It was of magnificence when Baudrillard interpreted the theory on the rel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Marx by sign codes in the view of the postmodern context,and gave a predominant position of consumption in the modern social activities.But it was just an infinite exaggeration of metaphysics that Baudrillard used this kind of sign codes. He took no cognizance the recessive operation which the production beared to the consumption so that he negated the core position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horoughly.Thus,Baudrillard did not value what should have been the real ground of the reality life and lost his function which should have existed in the social criticism.

Key words:Marx;Baudrillard;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postmodern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