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证道歌》中禅化的华严思想探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许潇 发表于:2013-02-06 18:02  点击:
【关健词】永嘉证道歌;华严;圆融思想;朱熹
摘要:《永嘉证道歌》作为华严学禅化初期的重要代表作,显著地体现出华严宗之“四法界”说。其中“本”“末”观念也与华严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末”的关系在华严学里也即“理”“事”的关系。透过“本”“末”相接、以本接末,把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联系起来

  《永嘉证道歌》是一部流传甚广,教内外都广为传诵的禅宗名作。该文内容丰富,以“摩诃般若力”作为其中心,以“悟无生”作为其主要论证内容。全文由六十五首偈颂组成,行文优美,旁征博引,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 《永嘉证道歌》的研究却不够充分①,对于《永嘉证 道歌》中的华严思想则尚无专门论述。本文旨在对 《永嘉证道歌》中的华严思想作专门论述,并对其在宗教实践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请方家指正。 
一、《永嘉证道歌》中的华严圆融思想 
《永嘉证道歌》被认为是玄觉禅师开悟后的重要作品。永嘉玄觉禅师,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为唐代高僧。据《佛祖统记》记载:“禅师玄觉,永嘉戴氏。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四威仪中常冥禅观。”[1](488)证道歌采用歌行体古诗的形式,文辞优美。它深入浅出地表达了禅的智慧以及玄觉禅师的见解。苏州灵岩妙空佛海和尚在《证道歌注序》中称赞道:“余尝览吾家渔猎文字语言极多,而腾耀古今脍炙人口者亦少。至于永嘉著歌以证道,悭于二千言,往往乳儿灶妇亦能钻仰此道,争诵遗章断藁,况在士夫衲子。蚁慕云骈不待云后谕。由是观之,莫非宿植德本,行解相应,虽借舌端三昧游戏人间世,而 
脱身向佛祖外行履。学者穷讨其源,大似持螺酌海,执管窥天。信夫西土谓之《证道经》,名不诬矣。”[2](445)《永嘉证道歌》提到:“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3](621)这些说法是中晚唐以后才广泛流传的,不太可能在玄觉的时代被人们所讨论。所以至少现在所看到的《永嘉证道歌》应该是玄觉以后的人增删修饰后的产物②。从《嘉兴藏》一并收录了杨亿《无相大师行状》这个情况可以初步断定:至少今天所看到的《永嘉证道歌》应该定型于北宋真宗(998?1022)前后。 
《永嘉证道歌》产生和定型的时代,按照魏道儒先生《中国华严宗通史》的说法,也正是华严学禅化的时代。在安史之乱以及唐武宗灭佛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影响下,以澄观、宗密为代表的一部分高僧逐步开始旨在把禅宗引入华严教法,禅教融合、会通一致的华严学禅化运动[4](166)。在这一时期,由澄观首次提出,宗密最后完善和定型的“四法界”说清晰而系统地阐明了华严学的法界观。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云:“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5](409)作为禅宗名著的《永嘉证道歌》,具有显著的华严学圆融无碍的思想,并且把这种圆融无碍的思想用浅显易 
收稿日期:2012?09?28;修回日期:2012?12?05 
作者简介:许潇(1988?),男,陕西安康人,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佛教哲学. 
懂的比喻表达出来,更好地服务于佛教的宗教实践。《永嘉证道歌》有言:“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3](621)这种圆融无碍、遍含一切的思想就与法藏的“华严无尽藏”说以及宗密的“一心”说和“四法界”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性圆通一切性”总说理法界圆融无碍的道理。“一性”指的是“一真之性”,即绝对的真理,亦是法性。“一”是说明其绝对性,也是说明“真”的不二,“真”就是“真如”,不虚妄。“一真之性”是华严学“一真法界”的基本属性,“一真法界”乃是华严学中至高至极之理,它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自然无为。与华严学关系密切的重要经典《楞严经》③对“一真”的性质也有论述:“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6](543)以清静无漏,自然无为为宗旨,《永嘉证道歌》特别强调“去伪”:“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3](620)“伪”与“性”相对,乃是指“人为”的意思。《永嘉证道歌》认为:舍去虚妄之心,而努力接近真理,这也是人为,也是不自然。这样不仅不能真正接近真理,反而白白增加了忘虑,离真理越来越远。华严学讲究圆融无碍,《永嘉证道歌》开篇就讲“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3](620)正是消除差别,圆融无碍的表现。 
“一法遍含一切法”是华严学“事事无碍”说的进一步阐述。“一法”指的是“一心之法”,“一心”就是不被私心妄念所遮蔽的、天赋纯真的清净心。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用一种比喻的手法更形象地说明“理事无碍”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把“华严无尽藏”这一理论运用于宗教修行的实践当中。此外,“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一比喻较之“华严无尽藏”更加突出了华严学所阐释的理与事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的特点。“一月普现一切水”意思是说凡是有水的地方都会有月影,天上的月亮会在地上所有的水中映现。但是“一切水月一月摄”又旨在强调地上众多水中之月也仅仅是月影而已,其原型皆为天上那一个月亮。这也是华严学和朱子学的最大差异之所在。对此下文将更具体加以阐述。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说的是其宗教实践意义。众生都是具有法身的,如果把握住了“一真之性”,那么就可以具足十地功德。这样一来,则窒碍之色、取舍之心、造作之行以及所作之业便都不再成为修行的障碍了。 二、对《永嘉证道歌》中“本”“末” 
观念的两种解读 
《永嘉证道歌》有言:“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3](620)“但得本,莫愁末”是典型的华严学“理事无碍”学说,“本”即是“一心”,是万有的真如法性,而“末”则指万有。因此,“本”“末”的关系在华严学里也即“理”“事”的关系,理遍于事,事含有理。所以得出“但得本,莫愁末”也是逻辑的必然。“莫愁末”并不意味着“末”可以被忽视,而是强调“以本接末”。所谓“以本接末”,指的是人与法差,佛意浩博难寻,但是如果把握了“一心”,则此岸即彼岸,即佛国。“以本接末”的理论基础还是华严学“理事无碍”思想,但它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它把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联系起来,也把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联系起来。如此一来,则“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实践色彩。正如法藏所言:“众生迷信,谓妄可舍,谓真可入。乃至悟已,妄既是真,更无别真二可入也。”[7](454)彼岸世界并不是独立于此岸世界的。正如佛教俗语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由世俗世界到达彼岸世界的方法只能“以本接末”,“如净琉璃含宝月”便是以佛教徒宗教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来说明这个道理。《永嘉证道歌》以琉璃喻法身妙境,以宝月代真如法性。琉璃独存,无灿烂之说;法身孤立,无妙境可言。琉璃含宝月,则辉煌灿烂;法身含真如,故其境玄妙。琉璃灿烂并非另有琉璃,只因“含宝月”;法身玄妙并非别有法身,只因摄真如。因为宝月的介入,琉璃立刻灿烂;真如的介入,法身旋尔玄妙。这便是“以本接末”的表现,得了“本”,就是抓住了“一心”,便是觉悟,便是到达了佛国。而这个佛国不是别的,正是与“本”相接以后的“末”。所以此岸和彼岸之分自然便成了“妄”。这样一来《永嘉证道歌》的宗教实践意义就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了。华严学的“理事无碍”说,其目的就在于论证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问题。《永嘉证道歌》的“本”“末”观念正是具体地运用华严学的“理事无碍”说来说明其宗教实践的含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