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张莺 发表于:2011-09-01 10:52  点击:
【关健词】李汉俊;中国共产党;创立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宣传阵地,大力进行建党的革命宣传,参加创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策划筹备召开了党的“一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理论、舆论、组织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在当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是出类拔萃的,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就称赞李汉俊是中共中“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理论、舆论、组织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理论准备——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李汉俊通过撰写文章、翻译著作等方式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建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传播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传播了辨证唯物主义
  李汉俊将唯物史观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理论加以传播,指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他在《唯物史观不是什么?》中指出,在对待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这基本问题上,哲学界自古以来就分成两个阵营,中间夹着折衷派。马克思主义是承认物质为第一性的,但它不是“物质唯一主义”,也不是折衷派。它与旧唯物论的区别在于:首先唯物史观主张物质支配精神,但并不否认精神的作用。其次,它没有将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机械运动,而是一种不停顿的物质运动。再次旧唯物论在对待“人类底进化及其制度的进化”时,认为是“思想发达固有的法则”发生作用的结果,而唯物史观认为是“社会底物质的条件发达的结果”,“经济的条件是历史进化底根本动力”,劳动者是创造历史和社会财富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索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观察法“巧妙的结合”来观察历史和社会,所以唯物史观也叫作“辩证法的唯物论”。
  (二)他最早、最有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反击假社会主义思潮
  以张东荪为首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建立工人阶级政党。李汉俊发表了《浑朴的社会主义者底特别的劳动运动意义》和《冤哉枉也——抨击张东荪先生的人们》等文章,揭开了真假社会主义论战的序幕,揭露了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投机嘴脸,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中国的社会
  他认为中国产生了第三阶级(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要求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还要求政治上的民主,于是要与封建贵族斗争,以期推翻封建制度。中国资产阶级虽然比世界落后了三四百年,但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体,而中国是世界的一个局部,可能“追随世界进化”而“发生资本主义”。然而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它完全不必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可以直接“进化”到社会主义。
  (四)他在中国最早介绍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李汉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体系,不能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分开来,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将马克思的《资本论》译成中文,并用《马格斯资本论入门》作新的书名,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二种,在1920年9月出版。他还大力宣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认为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这一伟大理论为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五)李汉俊还是第一个向中国人民介绍国际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撰写了长达数万字的《劳动者与<国际运动>》,详细地介绍了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情况;介绍了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从中了解了宣言的中心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同时也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斗争的情况。
  李汉俊的这些认识反映了当时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水平,为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规律,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二、舆论准备——建立宣传阵地,大力进行建党的革命宣传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刊物如《星期评论》、《新青年》、《觉悟》副刊等来进行传播,而李汉俊和这些刊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汉俊是《星期评论》的主要编辑。该刊创刊时,还是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旗子,但随着李汉俊的加入,它就逐渐变成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有力刊物。《星期评论》以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特别是世界和中国的劳动运动而获盛名,在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中起过很大的影响。《星期评论》社还组织翻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李汉俊不仅是《共产党宣言》中文本的翻译组织者,而且也是参加者之一,他和陈独秀进行了校对工作,并积极促使其出版。在李汉俊和陈望道等的共同努力下,《星期评论》成为上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该刊从创刊始,到1920年6月6日被迫停刊止,在一年的时间内,共出35号,其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含短评)就有50篇。李汉俊在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译文有38篇之多。
  《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是《星期评论》的有力支持者。它时常报道有关《星期评论》的消息,李汉俊等委托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消息,就首先是通过《觉悟》副刊,向广大读者加以介绍翻译和出版情况的。李汉俊是该副刊的重要撰稿人。1919年9月5日,他在《觉悟》副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翻译的日本社会主义者山川菊荣的《世界思潮之方向》,该文揭示了人类前进的方向就是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据统计,他在《觉悟》副刊上共发表(含翻译)文章42篇,其中《中国底乱源及其归宿》、《我们如何使中国底乱源赶快终止》、《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必要及我们现在入手的方法》等文章都是建党前后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文章。
  1920年8月15日,李汉俊与陈独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工人阶级周刊《劳动界》,宣布该周刊的宗旨就在于“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要使“本报成为一个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劳动界》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刊物,总发行处在新青年社。《劳动界》上发表的许多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浅显通俗,形式生动活泼,很便于工人群众接受。因此,很受工人阶级的欢迎,他们热情称赞它是“工人的喉舌”,“工人的明星”。李汉俊在《劳动界》第二期上写了一篇《金钱和劳动》,以伐木、运木、粗加工、精加工到制成木器家具为例,介绍了从原材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卖出换回金钱这一物换钱的过程,揭示出“钱的尊贵用处是工人和农夫的劳力生出来的,劳力比钱还要尊贵”的深刻道理,进而向工人指出:“如果我们工人、农夫,个个都晓得钱是代表劳力的东西,个个都晓得做了几多工就要几多钱,使做东家、有钱的人,不能够来把我们劳力做出来的钱拿去,来压制我们了,我们工人、农夫就不会没有钱用,被人轻视了。”文章以极为通俗的语言、贴切的实例,形象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从根本上唤起工农劳动者的阶级觉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