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体用浑一”修养工夫的思想理路(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孟淑媛 发表于:2013-11-28 20:39  点击:
【关健词】体用混一;支离学弊;心合内外;随处体认天理;修养工夫
由此,心与事无前后上下之分。学问、事业、人伦、庶物,无非此心一以贯之。心是体,治事是用;心事合一即是体用一源。视、听、言、动都是道体之并进发用,无往非静,何论先后。所以,视听言动也就是心,心事只是体

     由此,心与事无前后上下之分。学问、事业、人伦、庶物,无非此心一以贯之。心是体,治事是用;心事合一即是体用一源。视、听、言、动都是道体之并进发用,无往非静,何论先后。所以,视听言动也就是心,心事只是体用浑一的兼举并进、合一无二。明德和亲民即是体用一源,德业、举业“二业合一”,然后和政事也要合一。甘泉的心事合一,是包括由体达用和体用兼修两个方面的,“内已治心,外以治事”,治心以讲学明德性,治事即在事上磨炼或处事应物。五官所触之物,都是心物合一体,是即心即物、即主即客的存在,是认识形态的心和境界形态的心二相归一的。
  甘泉进一步提出了“合一之学”的总纲:“合一有三要,曰心,曰事,曰理,所谓合一也。”[4]13“盖道、心、事合一也,随时随事何莫非心也。”[9]43万物一气、道器浑一、心合内外的思想,为“体用浑一”的修养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三、“随处体认天理”的修养工夫
  湛若水和其他宋儒一样,理论的核心在于探讨人之本然和应然,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什么样的修养工夫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甘泉“随处体认天理”的工夫论,在“体用浑一”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架、深入。
  (一)自然为宗——勿忘勿助
  “天理者,吾心本体之自然。”[12]天理是心固有的生生之仁性,这个天理, 是人生而自然具有的,原本就存在于人心。要保持这个天理,就必须保持自然而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既要涵养保持心中天理,使其不失,又不加任何人为的手段,不刻求急功近利。在甘泉看来,急于求成也是一种私欲,会蒙蔽天理。这种心理状态或者说工夫,就是“勿忘勿助”,也体现了不偏不倚的中正状态。
  勿忘勿助,心中正处,这时节,天理自见,天地万物一体自见。夫动静皆定,忘助皆无,则本体自然合道成圣,而天德王道备焉。天理在心,求则得之……但求有方,勿忘勿助是也。[13]906-910
  本体是自然的,工夫也应是自然的,勿忘勿助是使天理呈现的工夫。不是主一物或者一理,而是保持“心中无一物”的状态,这个状态包括三个方面:纯净不被外物蒙蔽,不滞于事物,不被事物所累;能思——贯通于物;感知全体浑然。这种状态,心理澄清又与万物浑然一体,天理自现。
  勿忘勿助的工夫是合内外的,也体现在日常事物之中。“道也者,中正之理也,其情发于人伦日用,不失其中正焉,则道矣。勿忘勿助,其间则中正处也。”[8]29把体道和应事内外合一起来。内外合一的工夫是敬:“勿忘勿助只是说一个敬字。”“敬者,一也。一者,无欲也。”[14]“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两句只是一段功夫。在心为敬,在事为义,合内外之道也。”[2]31在内戒惧慎独,涵养、体认心中天理,使本体澄明不失;“中立而和发焉”,天理发于万事万物,也要体认天理。“故始终一心,始终一敬,终日终身,一心一敬,所以收拾乎此而已焉,尽之矣。”[15]敬合内外的思想其实是体用混一思想的表现,坚持内外一体,不可偏废,终极目的是以内为重心,以体认内在的天理为目的。可见,勿忘勿助和敬都是合内外、动静浑一、知行浑一的,是体道求中和守道持中的工夫。
  (二)煎销习心——复明本体
  天理是人心中正之本体,但知觉虚灵之心一旦发起,接于物,由于受后天见闻习染,天理有可能被蒙蔽而不显。恶的根源在于现实的心,而不在本心,“人心惟危”是后天形成的。
  甘泉提出了初心和习心的分别。当心未萌动时, 天理浑然不可见,犹如谷种。“心体不污,光明自生”,本心最初的自然生发,就是初心,是中正纯善的,具有四端之情。“人心一念萌动, 即是初心, 无有不善。”[13]895初心是未完成的,而且由于见闻习染造成气拘物蔽,心中之理就会受到蒙蔽,所发之情就会走偏,就会产生恶。不去除习心,心体隐而不现,犹如“珠埋土中”;如果一任本心而不读书穷理致于行,只能老死于愚。煎销习心实际是一个复明本心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复明本心也包括达于事物的工夫,既要涵养寡欲,又要读书讲学以警发唤醒性中之天理,又要发于人伦日用,致于事业,使心事理合一。
  (三)格物造道——随处体认天理
  甘泉多次强调“达”和“致”,意为显露、实现,认为天理是心、理、事合一的,必须显于心、致于行、发于事,才是理之全体,否则是不圆满的。甘泉的修养工夫是合心身、内外、动静、知行的过程。了解了甘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理解“格物造道”、“随处体认天理”的内涵。
  甘泉也强调格物,他认为格物就是“造道”,工夫即道体,道体即工夫,不可分解为二。
  “格物,至也,即‘格于文祖’,‘有苗格’之格;物者,天理也,即‘言有物’、‘舜明于庶物’之物,即道也。格即造诣之义。格物者即造道也。知行并进,学问思辨行,皆所以造道也。读书,亲师友,酬应,随时随处,皆求体认天理而涵养之,无非造道之功。诚正修功夫,皆于格物上用。家国、天下皆即此扩充,无两段工夫。此即所谓至善。尝谓止至善则明德、亲民皆了者,此也。”[7]19湛若水训格为至,训物为理。至的主体不仅是心,也是意,也是身。这个理不只是心身之理,家国天下及天地之理,也都是至的目标对象。格物就是随时随处、知行并进地实现天理的过程。强调“学问思辨笃行”,认为格物是造道,身心具造,是知行、内外合一的过程,所谓格物兼知行,既包括认知活动,又包括涵养和力行等道德实践活动。“人心与天地万物为体,心体物而不遗,认得心体广大,则物不能外矣,故格物非在外,革之致之,心又非在外也。”[13]890心无内外,理无内外,格物也无内外,合一的基础在心——“心事合一”、“体用同原”。
  从以上分析,我们便能全面把握“随处体认天理”的内涵,甘泉的体用浑一思想,使随处体认成为一个合内外、知行、动静的过程。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