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死" :一个神话诗学措辞(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胡书庆 发表于:2010-06-02 08:49  点击:
【关健词】“人之死”;“末人”;现代认识型;神话
或确切地说,在这个死亡之后并依据 一种与该死亡的深刻相关性,尼采的思想 所预告的,就是上帝的谋杀者之死。嘲 不消说,福柯出此论证的逻辑基础是 尼采关于超人的思想建构。尼采在敏 感到上帝死了这一恐怖事实之后

——或确切地说,在这个死亡之后并依据
一种与该死亡的深刻相关性,尼采的思想
所预告的,就是上帝的谋杀者之死。”⋯‘嘲’
不消说,福柯出此论证的逻辑基础是
尼采关于“超人”的思想建构。尼采在敏 感到“上帝死了”这一恐怖事实之后,于一 场疯狂的思想试验和精神赌博中指望一种
新的人类生存类型的来临,即“超人”。
“超人”既取代了上帝,但也将超越人自 身。于是,“上帝死了,人不可能不同时消 亡”。尼采在其最著名的文本《查拉斯图 拉如是说》中从多个方面对他心目中的
“超人”进行了描述,但由于其叙述过于形 象化,并充满着象征和隐喻,所以“超人” 在尼采那里绝非一个清晰的概念。福柯并
未对尼采的“超人”诉求本身进行考量,而
是直接把尼采的“超人”期许直接作为了
某种前提来统领了他的有关叙述。 福柯对于那个命题的第二重论述是围
绕着语言问题展开的。福柯的这个思考当
然是语境中的产物。20世纪庞杂的思想 实践和话语实践明示我们,自尼采的批判 之后,哲学(传统哲学,尤指统治了西方思想两千多年之久的传统形而上学)终结了, 语言问题成了现代思想的中枢地带。现代 思想对语言的空前关注和思考意味着什 么?或许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像海德格 尔的思想实践所告诉我们的:“探讨语言意 味着:恰恰不是把语言,而是把我们,带到 语言之本质的位置那里。”[5】(眦’这个“本质 的位置”无疑也是人的生命存在之本质的 位置。福柯的确也不是从对语言问题的宽 泛意义的注意来对他的命题展开论述的。 他敏感到“语言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于有
关人的认识都使得谜一般坚持的语言的存 在问题重新出现了”,并进而认为,语言问 题重新变得沉重的事实可能也证明了人正 在消失。不过,他这方面思考的真正突破 点是从天才的诗人和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话 语实践所昭示的“语言的内部”出发的(他 举了鲁塞尔、阿尔托、巴塔耶、布朗肖等
人),并且这一出发所抵达的终点就是他所 谓的“人之死”。他说:“从被体验和经历 为语言的语言的内部,在其趋向于极点的 可能性的游戏中,所显现出来的,就是人
‘已终结’了,并且在能够达到任何可能的 言语的顶峰时,人所达到的并不是他自身
的心脏,而是那能限制人的界线的边缘:在 这个区域,死亡在游荡着,思想灭绝了,起 源的允诺无限地退隐。”【l】(踟’福柯这里想 表述的是文学自身所呈现的某些“先于语 言的”体验(如死亡的体验、“不可思的思 的体验”等),但他据此就得出了人正在消 失的结论。
福柯对有着癫狂倾向的诗人和艺术家 非常青睐(他曾说他之写《古典时代疯狂 史》还有一个很私人的动机,那就是为寻找 “另一个自我”)。精神天才现象向我们昭 示了什么呢?基于福柯的分析以及我自己
的感验我认为,作为具有特殊心性能力的
诗人能透过事物的外观抵达其内部存在, 抵达“原始原素”。他能把那作为真正的 存在和太一的质地化为诗歌的静观。在这
个过程中,他“被原始原素所持有”,生命
本身的内在体验与存在和太一的内在本质 通过诗歌的想象力打成一片,幻化为一体。 在这里,诗人自己的精神存在仿佛一团越 来越弥散开去的灵魂单子,漫过实体,与元 素互相穿透和融人。对诗人来说,“诗歌是
•34•
某种陌生的力量”(海子语),诗人宿命般 地被这种力量抓住,诗意的道说由此自诗 人的灵魂深处滔滔喷涌。当诗人切肤地感 到自己被那“某种陌生的力量”裹走,他犹 如被一种强烈的自发般的语言涡流同时裹 走,好像已不再是主体在说,而是语言借主 体自己在说。在这样一种精神的场域,人 本身仿佛是不在场的。不过我们说,这种 情形所表征的是一种诗歌现象。在这种情 形下,诗歌主体仿佛丧失了自我意识,或者
诗歌主体仿佛融入了一种神秘的无我之 境,但这种主体的丧失似乎与福柯所谓的 人的消失很难形成互证互释。不过,由文 学所表征的终极体验和死亡体验就得出人 将消失或人正在消失的结语,这的确是福 柯所认定的梦幻般的逻辑理路。另外,伟 大的文学语言都能躲过语言的流俗散布,
在其辽阔的话语场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形上 聚焦处。福柯-0,为,这“愈来愈坚决要求一 种虽我们应该加以思考的但我们尚不能加 以思考的同一性”;同时,这也表明整个现 代认识型正摇摇欲坠,“并且人正随着语言 的存在在我们境域上较强烈地闪耀而正在
死亡”。他怪异的逻辑理路此时又转换为:
人是两种统一性——上帝本人把语言赋予 人类时它所具有的那种透明的同一性和语 言将要复归的未来的统一性——之间的裂 缝,人之被构建是随语言的破碎而来,他在 这破碎语言的间隙组装了自己的形象,所 以,当语言重新聚合时(这种聚合的迹象就
显示在某些文学语言中),人将会重新被驱 散。

 

第三个关键点:“人”将消失于怎样的 情形里?关于这一点,福柯似乎并未言明 (大概也无法言明)。我感觉,在福柯那段
著名的表述中,“人将消失”的结语前一个 暗含的条件旬向我们透出了有关这方面的 某种重要信息:“新的、相同的诸神早已使 未来的海洋I-涨了”。这句话在今天这-t" “逃遁的诸神之不再和到来的上帝之尚 未”的似乎特属于“人”的时代告诉我们,
“人”将消失于一种诸神返回并重新主宰
世界的时代。
这句话中首先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福柯说的是“诸神”而不是上帝。我们大概 只能说,福柯这里端出的是一种神话诗学 意义上的期许而非一种宗教诉求。从根本 上说这是一种审美诉求而非一种单纯的救 赎诉求。神话的实质是什Ix,?也许我们能
从福柯的精神导师尼采对希腊神话的人性 实质的非凡解读中谙得个中三昧。尼采认 为,奥林匹斯的众神世界实际上就是希腊
人自己的一种创造,是人为了使自身的苦 难变得可以忍受所,x-j画的一种想象世界。 他说,“希腊人知道并且感觉到生存的恐怖 和可怕,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必须置身于 奥林匹斯众神的光辉梦境之前。”在这个众(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