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与多重解读:中国近代城市公共空间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戴一峰 发表于:2011-07-18 11:13  点击:
【关健词】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研究路径
公园作为近代中国城市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近年来引起一批学者的浓厚兴趣,问世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者揭示了中国近代城市公园萌生与演化的历史进程、时代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解读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多重功能及其象征意义。这

作者简介:
  戴一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福建 厦门 361005)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城市公园是城市社会变迁的产物,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作为近代中国城市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近年来,近代公园引起一批学者的浓厚兴趣,问世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者挖掘、爬梳各种文献资料,揭示中国近代城市公园萌生与演化的历史进程、时代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解读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多重功能及其象征意义。这些学术成果既显示至今为止围绕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解读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也显示了这一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故此,本文拟在检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进一步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可能性及其空间所在。
  
  一、空间观的引入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
  
  勿庸置疑,人类的一切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因此,也便深深留下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印记。尽管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领军人物在城市研究中,就把研究视角投向城市空间,并创立了著名的同心圆理论①,然而,或许由于受线性发展史观和“以史为鉴”史学传统的影响,以往我国的历史学更多关注人类活动时序性的变迁,而鲜于探究它的空间特征,以及两者间的联系。拜现代学科交叉、渗透发展之赐,历史学在不断引入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得以不断加强对人类活动空间维度的认知和重视。我国学术界城市史研究的学术历程,似乎也不例外。
  我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是在现代化理论的影响下,在中国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注重于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探究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直到90年代中叶,城市史的研究才把目光投向城市空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空间也顺势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公共空间是一个与私人空间相对应的概念。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社会科学的概念,它一般指产权归属公众,向社会各阶层的人——不论其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等——开放的物理空间(注:人们有时也在抽象、借喻的意义上使用“空间”这个词,如赢利空间、谈判空间、舆论空间等等。公共空间亦作如是观。本文讨论的城市公共空间,仅在物理空间意义上使用。),如城市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等,即为城市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则指产权归属私人,仅为私人享用的物理空间,如私人住宅、私人园林等等。另有一类产权归属私人,却向公众开放的物理空间,称半公共空间(semi-public space),如城市的戏院、茶馆、商场等等(注:参见“The Free Encyclopedia”, form Wikipedia,词条:“Public Space”;另可参见王笛在《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中所引P.杜理斯(Perry Duis)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李德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以及李德英在《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一文中所引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的分类。)。其中,城市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注:按照上述分类,本文讨论的近代上海私园开放应属半公共空间,开放后的私园具有公园的一般功能,似可称为“类公园”。故本文将其视为公园讨论。),作为来自西方的跨文化移植,具有特殊的外形和内涵,因而格外引人瞩目。是故,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有一批研究成果问世。研究者来自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学以及建筑学等多种学科背景,其兴趣点和考量点各异,观察的视角、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由此产生多种多样的解读。
  最先引入公共空间概念解读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是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1993年,留学美国的史明正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北京转型:20世纪早期的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两年后,修订后的博士论文被译成中文出版(注:
  参见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迁》中文版前言,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这是一本探讨20世纪前30年,北京各项市政建设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城市史研究新作。题为“公共空间”的该书第四章,即以20世纪早期北京的公园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公园兴建的经历及其对北京市民生活,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饶有兴趣的是,作者在本章的结论中表明,他对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源自于美国汉学界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解读和运用(注:⑤ ⑦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迁》,第156、156-158页。)。
  与玛丽•兰金和罗威廉通过研究浙江、汉口的地方社会精英及其社会组织的活动,解读晚清至民初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拓展不同,史明正力图通过对20世纪早期北京的公园这一城市新兴公共空间——史明正称其为公共领域的地域方面(注: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中,史明正改称公共空间为公共领域的空间与物理形态。参见史明正《从皇家花园到大众公园:20世纪初期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 (From Imperial Gardens to Public Parks: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Beijing),《现代中国》(Modern China)1988年第3期(Vol.24 No.3, Jul 1998, pp.219-254)。)——的研究,解读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拓展及其特点。作者得出如下结论:从北京私人和皇家园林、庙宇转变为公园的进程,可以看到帝王领域的收缩和公共领域的发展;但不能把公共领域的扩展归因于正式国家权威之作用的削弱,政府和当地绅商在北京的公园运动中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⑦。
  众所周知,关于公共领域、市民社会以及相关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否适用于观察和分析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问题,近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
  有关讨论可参见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对此,本文由于主题和篇幅所限,无意展开讨论。然而,就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而言,我们有如下思考。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