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董晓宏 郭爱英 发表于:2011-10-09 15:37  点击:
【关健词】河北省;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教育层次
本文实证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与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关联性,明确当前学历层次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提出在河北省当前“二、三、一”产业结构模式下,如何调整中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优化省内人力资源配置的政教联动机制。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04059)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省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一)变量介绍与数据来源。原始数据选自《河北经济年鉴1990-2009》,数据分析采用三大类变量,一类使用各年三次产业产值数代表三大产业发展情况;二类将人力资源层次结构分为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类别与层次,由于技术人员短缺是近10年的突出问题,因此将职业中等教育单独列为变量以体现职业教育对三大产业的贡献度。
  本文采用数据相关性,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探讨各次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的关系,数据处理采用Eviews5.1软件,使用变量及其含义见表1。(表1)
  (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三大产业产值与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类别与层次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产业与人力资源层次的关联程度。(表2)从表2可见,除初等教育程度和三次产业产值相关系数在0.30以下外,普通中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均和三次产业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高等教育程度毕业人数和三次产业相关系数分别是0.837536、0.854351和0.852789。各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果揭示了第一产业与除初等教育之外的三个教育层次均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第二产业与高等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第三产业与四个教育层次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变量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表3)从结果可见,仅有职业中等教育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职业中等教育的毕业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这一因果关系仅是单向的,第二产业18年间产值上升了34.4%,职业中等教育毕业生数量增加了99%。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说明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并没有推动职业中等教育的合理适度发展,而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均无因果关系,说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并未与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细分人才做好对接。此外也说明,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依然更多地依赖固定资本投入而非人力资本的投入。
  文章篇幅所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与各变量间的因果检验结果不再赘述。具体分析这些结果,第一产业与四个变量间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一方面说明河北省农业发展水平依然很落后,对产业技术的依赖程度较低,采用传统种植方式为主;另一方面说明各层次人力资源进入第一产业工作的比重很低,这与第一产业就业环境以及就业观念直接相关。第三产业分析结果与第二产业分析结果相同,即仅有职业中等教育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职业中等教育的毕业人数与第三产业产值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这一因果关系同样是单向的。这与河北省制定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带动就业和政策导向不相吻合,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从而发现深层次原因。
  
  二、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知,河北省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是教育结构变化的重要依据,但河北省明显存在教育投资学历层次倾向性与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人力资源供需联动机制。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体现的就是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发展计划部门、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省市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做好供需信息的对接。应建立定期的连席会议或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部门从宏观上根据省内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发展政策对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基础产业等所需的人才数量与质量进行统计预测,这一结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调整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的重要参考依据。省市人才交流中心应把有关就业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行业人才的短缺与过剩情况传递给教育主管部门,有助于教育部门根据当前的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及层次结构。教育部门则要根据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状况,根据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合理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二)中等教育阶段应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资与重视。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中等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均有明显因果关系,在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中等阶段,企业劳动力需求类型仍以中等学历教育为主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对职业高中和中等技术职业教育给以相应的重视,普通高等教育不宜盲目扩大规模,而应以现有高校的容量为基础。此外,中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还要做好产学对接。除此之外,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中职院校主动走出去,如旅游类院校组建的旅行社和星级酒店产业;农林类院校组建的农作物栽培机构、育种基地和合作式农业托管机构等。这种整合校内外资源的自主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产业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高等教育阶段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河北高等教育必须依据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优化高等教育的科类和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等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类型;培养宽口径涉农学科人才。加强人文、经管及贸易知识、环境科学、生态学和信息等与传统的农业类专业知识的糅合,服务农业变革。调整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可在具体院校试行学分改革,在既有学分制中增加实践学分比重,以增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这部分学分的获得一方面依托学校拓展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依托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推动学生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对接。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梁艳菊,梁平,黄娇梅.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1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