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矛盾与互补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章洁 发表于:2010-10-29 11:40  点击:
【关健词】互联网;图书馆;服务;矛盾;互补
互联网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服务格局,引发了它和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服务领域、服务时间上的矛盾和竞争,也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互联网和图书馆在相互矛盾竞争的同时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面对与互联网的矛盾,图书馆服务应进行必要的调整,退出一些服务领域,

The Library and the Internet in the Study of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ComplementaryZhang Jie
  (Library,Hezhou University,Hezhou 542800,China)
  〔Abstract〕The sudden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pattern,It causes the conflicts and competition in the library of the service object,service and service time.The internet and the library influences each other.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igh and efficiency service,the library services should make the necessary adjustments,for example carrying out the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procurement mechanism,timely cleaning up stacks and databases and leading into competition mechanism.
  〔Keywords〕internet;library;service;contradiction;complementary
  
  上世纪90年代中叶起,互联网在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现在已基本普及,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交互与服务系统之一。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服务系统,与在传统信息服务中占主要地位的图书馆构成了我国信息服务领域的一对主要矛盾,二者既相互对立竞争,又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共同推动我国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
  1 对立与竞争
  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相比,互联网的服务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妨将二者作一个比较。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互联网与图书馆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属性、服务性质和服务手段的不同,这些区别使互联网在信息服务方面获得超越图书馆的显著优势:
  (1)通过市场提供有偿服务使它从市场竞争机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发展动力,促使它与信息技术和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发展,而处于市场之外的图书馆则因缺乏市场竞争这一强有力的推动力而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和和社会需求的发展。
  (2)互联网的市场营销服务比图书馆的公益服务更注重广告推介,更容易吸引服务对象的注意,它提供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免费服务很容易潜移默化为消费者对其有偿服务的惯性消费。
  (3)具有最新信息技术支持和市场经济法则约束的互联网可以实现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而获得较高的成本效益,而图书馆以人工为主的面对面直接服务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服务效率和成本效益水平上。
  (4)互联网的全方位高效率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的信息服务需求,占据尽可能广阔的信息服务市场,图书馆则由于服务内容、方式、时间的局限,难以拓宽自己的服务对象范围。
  互联网和图书馆分属不同经济体系,不同在市场内运行,它们之间不存在市场经济范畴内的矛盾冲突。但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和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与服务格局,不可避免地对图书馆的服务形成强烈冲击,改变了图书馆在传统信息服务领域的独家经营地位,引发了二者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冲突和竞争。受经济属性和营运目的的制约,互联网与图书馆的冲突竞争不是经济利益之争,而是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之争,矛盾作用力为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单向作用力:互联网挑战,图书馆防守;互联网扩张,图书馆收缩;互联网主动出击,图书馆被动应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服务对象竞争
  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互联网从一诞生就不断以惊人的速度拓宽市场,仅2000-2008年短短的9年时间 ,我国网民数量就增加了12倍多,达到2.98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1位,平均年增长率为41.9%,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不仅没有大发展,反而呈现萎缩态势。在互联网、以电视为首的媒体和市场经济的共同挤压下,图书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许多基层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经费严重短缺,藏书质量、数量和服务水平不断下降,有的甚至沦落到了消亡的边缘[2],与此相适应的,必然是读者的大量流失。据统计,200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仅为582万,仅点全国总人口的0.47%[3]。高校图书馆和城市公共图书馆虽然有所发展,但它们在教育、科研人员获取信息服务中的比重已显著降低。几乎100%的教育、科研人员进入了最积极的网民群体之列,通过网页和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互联网已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1]。
  1.2 服务领域的竞争
  互联网是一个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系统,为了占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它在不断扩充服务对象的同时,也在尽力拓展服务领域。到现在,互联网的服务已涵盖了信息服务的大部分领域,从信息传递、存储、到信息的检索、收集、阅览,凡有市场需求,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信息服务内容,都被互联网纳入了自己的服务范围,其中包括许多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图书馆虽然仍在原有的信息服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地位和作用已明显降低,尤其在文化教育普及、时政新闻传递、通用情报文献检索方面的服务,互联网已取代图书馆成为多数人的首选。
  1.3 服务时间的竞争
  以人工服务为主的图书馆受人力资源成本和营销效益的限制,一般只能实行常规工作时间内服务 。因藏书量有限导致的拒借,往返图书馆和人工检索、查找的时间耗费,决定了图书馆服务不可能达到高效率。有媒体披露,2006年我国图书馆平均每册图书年流通仅为0.4次[4]。而互联网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延伸到千家万户的传输网络,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服务的全天候和高效率。方便快捷、无时不在、有求必应的服务,为互联网赢得了大量用户时间。据统计,2008年我国网民平均周上网时间达到16.6小时,其中网络新闻、信息检索、网上教育的使用率分别达到78.5%、68%和16.5%[1],这样的服务对象时间占有量是图书馆无法企及的。
2 对立竞争中的互补
  虽然互联网和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对立,相互竞争,但受属性、自身局限性和社会需求的制约,二者在相互矛盾竞争的同时,也存在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一面。
  (1)它们的矛盾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联网追求经济效益,图书馆追求社会效益,二者的生存目标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虽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普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图书馆的生存危机,但这只是局部的、暂时的。互联网追求的经济效益和图书馆追求的社会效益并不是互相敌对排斥的,而是互相包容的。社会效益包含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体现社会效益,互联网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相应的社会效益,从根本上看,互联网和图书馆的生存目标是共同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信息服务需求。正是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弥补了图书馆服务的许多不足,使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科研事业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较全面、高效的信息服务,加快了信息向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转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