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现实:电影形式美学新格式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周吉士 发表于:2011-01-31 20:49  点击:
【关健词】形式美学;丹麦电影;陌生化;非现实; 虚拟性
[摘 要] 后现代主义风潮下电影的创作,将“形式”拆分成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形式已经开始决定内容的走向和受欢迎程度,因此对形式美学的探索显然成为电影理论需要探讨的新话题。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提供了“隔绝现实”的形式美学新思路,它通过与戏剧、文学、游

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曾将文学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这一划分改变了文艺创作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传统思维,将“形式”拆分成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这种提法在当下电影创作中的意义非常明显,后现代主义制造了好莱坞大热门的机械复制神话,现代主义的精雕细琢被拼贴、戏仿、移植和恶搞代替,从这个层面来看,形式已经开始决定内容的走向和受欢迎程度。而日渐被当做文化消费品的理论也需要不断出新,电影工作者被迫变得更有创意,因此对形式美学的探索显然成为一条捷径。
  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是形式美学新格式的实践先锋:一方面,技术成本的降低、草根英雄的加入促使电影回归到影像记录的本体;另一方面,丹麦电影在艺术创作中是以民族志书写作为内容产品核心的。这两点共同导入的是“真实”美学,它要求电影可以站在更加客观的立场表达思想,打破幻觉主义,回归更为理性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丹麦电影在形式上的新奇表现是为了凸显其电影的“理性”态度。它“通过各种手段来有意使观众知道舞台不是生活,因而破除了‘唯恐不真’的传统戏剧,走向‘唯恐不假’的状态”①。
  一、陌生化的生活:与戏剧穿越
  同为时空综合艺术的电影与戏剧是一对亲姊妹,它们以银幕和舞台为载体搬演生活化的文本,彼此提供内容素材,也交流艺术创造力上的经验。丹麦电影的创作显然受到布莱希特戏剧观的影响,以间离打破共鸣的独断地位。布莱希特所提倡的间离效果落点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演员的表演提出要求,演员需要扮演角色、自己和其他角色等多重人格;二是将写实主义下的舞台场景写意化,诸如歌唱、字幕、幻灯等一些与剧情并不相关的手法也被适当加入剧中,使观众与剧情间离开来。长期以来,布氏的理论在“真与假”上的关系被盲目地误读,戏剧形式上的假定性被认为是与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原本是为了提醒观众所看到的是戏剧而非真实生活本身的间离美学,却成了极端割裂现实和艺术的借口。丹麦电影在创作形式上没有简单地落于窠臼,它正确理解了布莱希特的用心,用“不真实”的打断引领观众展开对“真实”的思考。
  这种思考的冲动来源于陌生化与生活化的交错。洛特曼曾在文学领域提出两种不同的读者认知模式:“一是普通本文的读者模式……其次,在阅读该小说本文的同时,我们不仅沉浸于小说的世界中,同时也处于本文的世界之外,是现实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②在电影欣赏中同样存在这两种模式,一方面我们在封闭严密的情节中架构现实的幻象,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将其等同于现实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在产生移情反应后将其与所处的现实世界进行参照对比,从而提出对角色和剧情的评价。而丹麦电影提供的认知体验是夹杂于以上两者的中间层。在以《狗镇》《曼德勒》为代表的电影中,情节线提供了格蕾丝的生活幻象,观众沉浸在她悲悯的救助行为中和奴隶们愚昧的劳苦生活中,进而联想到真实生活的种种不公,达到鞭笞美国假民主的立意。大多数电影到此为止,以情节剧包裹创作主旨,而事实并未结束。影片中的戏剧装置提醒观众“假定性”的存在:粉笔画的狗突然吠叫,所有的家具都只是图纸,演员在黑漆漆的舞台上表演,一切环境都是不真实的,甚至还带有中国京剧的虚拟性动作。称为戏剧装置,是因为它是传统电影剧情模式的附加体,可以随意拆装,根据安装位置和数量多少的不同,带来的认知体验亦不相同。好比“陌生化与生活化”两种溶液的调和,装置越多、对流畅剧情的阻断越明显、破除幻想引发思考的余地越大、影片的陌生化程度也就越高。
  一些国外学者曾指出:“布莱希特成熟的叙事剧理论,并不是要消除共鸣,而是要降低共鸣在戏剧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降低共鸣”成为通向理性的桥梁,丹麦电影不仅向观众传达情节发展方向,而且鼓励观众自己挖掘该情节发展的其他方向,激发观众参与到用其他方法构建本文的讨论中。与其说在《情悲丽人》《真假老板》《反基督者》等作品中看到的是导演安排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一堆生活流的真实素材。因此,我们无法沉溺于电影所提供的幻景中,而是在本文的复杂化结构中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实现共鸣。
  二、非现实的现实:与小说套嵌
  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呈现出幽暗、离奇、斑驳的外在情调,自1991年的《欧罗巴》开始,鬼魅的影子便开始闪烁于丹麦电影中。之所以认为其并非恐怖元素的机械加入,是因为它不属于泛恐怖文化的范式,它在本质上应当被划入同样不是开放系统的哥特式小说美学范畴。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标志着哥特式小说创作模式的诞生,“哥特式”随即成为18世纪英国小说的重要形式。作为文学形式存在的“哥特式古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代表18世纪英国社会的哥特式建筑的复兴潮流,又体现了当时作为‘理性主义’对立面的政治观念、思想潮流和文化价值。”④丹麦电影中的哥特式古堡不仅是建筑上的奇诡幽闭,也同样代表“非理性”的多重价值观。《欧罗巴》中的列车、《伯德街小岛》中仅靠软梯支撑的阁楼、《曼德勒》中的独立庄园等虽然形式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情境,但其仍背负着“古堡”的多重封闭象征意义——它们只反映相应历史阶段的特殊含义。在《曼德勒》庄园里上演的奴隶制、种族歧视、阶级对立、强奸、乱伦等行为是罪恶在相对封闭的时空内的集体呈现,并且最终指涉美国奴隶制罪孽的深远影响。
  有学者认为哥特式小说是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恐怖片给人带来的恐惧、绝望、震惊、惊悚的感受……无不来自哥特式小说。”⑤但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向哥特式小说的本质更近一步,它不再迷恋于对恐怖元素的叠加,而是从异化的现实主义中获得对真实世界的理性批判。它用幻想式的本文结构疏远剧情中的世界和观众的世界,高度透视地观察人物和情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丹麦电影实际上是将“现实”和“非现实”在同一部作品中直接疏离开来,成为极端对立的两部分:剧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欧罗巴》)、愚昧幼稚的奴隶们(《曼德勒》)、欢庆节日的人群(《白痴》)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观众对他们有着较高的认同感;而停尸间里冷冰冰的解剖仪器(《王国》)、沾满鲜血和脑浆的铁锤(《每人一部电影》)、在腿上凿洞牵引磨盘(《反基督者》)这些惊悚的场面与观众的日常经验很远,甚至只出现在梦魇中,“现实”与“非现实”被隔绝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