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影视视觉形象文化的探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代写代发论文专家 发表于:2011-01-31 21:08  点击:
【关健词】视觉形象;影视文化;东北文化
[摘 要] 伴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多元化和高品位的影视作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影视视觉形象将理念、文化、内容、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式,并塑造出独特的影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这种视听艺术的影视文化所表现出来的

影视艺术语言传达过程中对视觉文化的思考,是综合评判一部影视作品的关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延展,不同的传递。影视文化正是在与科技同步,以人文社科为平台调剂生活的艺术,并由此升腾,不断地完善其自身的魅力。
  东北是一片蓬勃的土地,这方水土哺育着一代代具有浓厚人情特色和朴实人格的东北人,也孕育着独具特色的东北文化艺术风格。东北的影视艺术是我国建国后开发较早的一块产业基地,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了,当时起名叫东北电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那时的设备和条件都很差,但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难住他们的。冒着枪林弹雨,他们摄制了大量的战争新闻片,这在今天都成了宝贵的史料。为拍这些影片,一些优秀的摄影师牺牲了生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5月这个厂完成了故事影片《桥》的拍摄, 它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
  一、东北新影视形象文化的现状
  寒冷的气候和广袤的地域,进入冬天就是农闲,“猫冬”是人们必经的一段漫长生活。弄个火盆土炕上围坐一堆,唱着地方的“二人转”,各种情绪、情感就都得到了宣泄。可以说,东北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属于北方特有的文化,东北语言充满了生动、鲜活的因子,生命力非常旺盛,特别是地方戏“二人转”,一串串即兴的说口非常生活化,加之东北人性格开朗、率直,说话一步到位,形成东北文化土层里特有的幽默感。
  随着赵本山对东北文化的推广,影视创作人先后推出一大批反应东北人生活、奋斗、进取的影视作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把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影视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东北这片曾经辉煌的老工业基地,开始走进东北人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层面,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奋斗经历,开始认识了一个个可亲可敬的东北人。这股来势凶猛的“东北风”让人感到亲切、和谐、温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乃至职场竞争间隙的一道可口小菜。这些新的影视形象没有人工雕琢的刀工斧痕,没有刻意追求的服饰装点,没有时尚高科技的场景效果,没有华丽特殊的语言处理,朴实纯正的东北人、东北故事让人可信、可亲、可敬。“笑的制作者是可敬的,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拨动了时代的笑神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的笑的时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对赵本山的小品艺术非常欣赏,艺术家经过高超的艺术,善良的挑逗,使人们开怀大笑,放松身心,愉悦情感,从农民到教授谁不需要会心地一笑呢。
  二、东北新影视形象文化的特征
  作为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影视视觉形象将理念、文化、内容、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式,并塑造出独特的影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这种视听艺术的影视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在视觉传达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表现方式上由语言、色调、人物性格、场景特征、民族服饰等来解读作品的故事背景,并达到艺术传达的有效目的。它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也最容易被公众接受。
  近年来,东北影视作品几乎占据了影视舞台的整个时空。它究竟以怎样的特色魅力征服了人们的视觉?这些影视作品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重在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乡土文化。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是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图示描绘,是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细致刻画乃至人物语言的构成和行为表现的传达都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东北地区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它朴实无华、通俗大众、豁达开朗、色彩浓烈、乐观向上。
  (一)特有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东北新影视形象
  纵观这些反映东北文化生活的影视作品:人们便会想起皑皑白雪、莽莽林海、挺拔的白桦林、一马平川的黑土地、大片大片的果园、火红的高粱、金灿灿的玉米、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袅袅炊烟、一袭见底的清清河水……这些东北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这些影视形象具体、生动、朴实。就连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名字都让人联想到东北人特有的淳朴、憨厚、豁达、真诚、率直的性格。他们的名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他们淳朴善良、勤劳节俭、任劳任怨,却又有些小农意识,甚至愚昧守旧。这些真实的东北人形象让人们深深感到东北新影视形象更具人性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歌手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曾一度掀起全国的“东北人热”,雪村更是地道的东北人,形象也符合南方人眼中的“概念式、农民化东北人形象”,一首歌唱出了东北人豪爽、诚实、热情的优秀品格。不知何时,东北人落后了,东北人成了故步自封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代名词。东北物质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落后,这一点,影视艺术创作始终是滞后和存在误区的。
  一直以来,影视媒体的宣传及艺术创作,也存在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影视屏幕上的东北人形象始终是憨厚、傻愣、老实、沉默、一根筋的僵化模式,客观上夸大了东北人的“土化”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丑化了东北人的整体形象,仿佛东北人就是土里土气的代表。当赵本山塑造的“东北人”艺术形象出现在荧屏上时,我们自己也确信,那就是东北人惟一的形象,甚至可以从自己或老一辈人身上找到这些影子。雪村斜挎个绿书包的落魄乡下青年形象,赵本山戴个灰帽子的80年代农民样,潘长江在台上翻跟头打把式的卖艺人造型 ,黄红一口玉米渣子连套话的屯二哥油劲儿,连我们自己都曾拍手叫绝,可能这些土味的艺术形象更具艺术欣赏性。当然这种形象主观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反过来想一想,这就是东北人惟一可以示人的形象吗?东北人形象实质是东北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不再受到任何不必要的束缚,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也开始以各种方式辐射全国,人们开始对影视屏幕上塑造的东北人给予热切关注,东北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圈,它的“黑土地文化”在全国人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人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对影视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东北地区的各项事业不断深入,影视剧创作活跃起来,一批优秀的影视剧脱颖而出,浓厚的东北地域特色,青山绿水碧野,广袤的田园与本色的乡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原汁原味的写实与艺术的升华完美地结合,烘托出东北人崭新的形象。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