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璞 发表于:2011-07-05 10:29  点击:
【关健词】 现当代影视;日本形象;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既源远流长又复杂多变,因此呈现于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就在中国民众集体心理影响下有了异常鲜明的特征和阶段性的特点,它折射出中国人对时代、民族精神、自我价值的认识,也反映出人们对人性、战争、民族关系认识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中日关系和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相比又有着巨大的差别,因为自身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向大陆的扩张性,并以中国为目标。所以,当近代中国的国力逐步削弱而日本国力逐步增强之后,日本就立刻实施了它的大陆扩张政策,开始了近代史上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战结束约50年的侵华历史。这黑暗、充满血腥的半个世纪,带给中国人的是永远也无法忘却的伤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因此,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就有了非常鲜明的、比其他异国形象更突出的特征,它折射出中国人对时代、民族精神、自我价值的认识;而且,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的变迁,也反映出人们对人性、战争、民族关系认识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社会的阶段性必然会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它的历史轨迹,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也是有着阶段性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五四”前后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以胜利者的姿态逼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此后,日本就开始了对中国步步紧逼的侵略史:1931年“九•一八” 事变,日本铁蹄踏遍了中国东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在整个侵略战争中的暴行给中国和中国人民留下了无比惨痛的记忆。因此,“五四”前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电影作品中的日本人形象就是彻彻底底的侵略者,被统称为“日本鬼子”。
  “鬼子”原本是古人对外族的称呼,近代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入侵,“鬼子”一词逐渐有了贬义,成了妖魔鬼怪的代名词,如“洋鬼子”“红毛鬼子”等。等到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鬼子”一词就逐渐演变成了对日本士兵的专用套话。套话是一个民族对异国异族形象进行描述时,以高度浓缩的方式,体现出的对“他者”的凝固看法。“日本鬼子”这个套话就既生动展现日军侵华期间日本士兵凶残的面目、残暴的行径,又反映出中国普通民众对日本士兵既恨又怕的心理。它是这一时期中国普通民众乃至中国社会对整个日本人的集体想象,“日本鬼子”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日本人”的代名词。
  而这一时期受这种社会集体想象影响最彻底的就是电影作品。1935年,电通影片公司出品了以东北流亡青年为主角的电影《风云儿女》,该片表现了国破家亡的哀伤与刻骨铭心的民族仇恨。而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悲壮激昂的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更是为危难中的中国振奋了士气,率先吹响了抗日的号角。1938年的影片《热血忠魂》里,导演让日寇发出了“只要是中国人我们都要杀”的叫嚣,以此呼吁国人放弃幻想进行殊死抗争。1943年的《日本间谍》更是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一时期出品的所有抗战影片中,所有的日军就皆以妖魔鬼怪的造型出现,他们面目狰狞,杀人如麻,嗜血成性,无恶不作,从相貌、性格到行为,无不体现出兽性。这种“妖魔化”的他者形象,既是对日本侵略者本来面目的还原,也应该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导演们特意选用的手法。因为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们希望用此种手法唤起中国民众奋起抗日。时代将抗日救亡这一历史使命交给了电影这种最行之有效、最具号召力、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就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人自觉不自觉地将目光一齐投向了侵华日军及其蹂躏下的土地,怀着痛恨和憎恶去再现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这些影片中的日本形象就不可避免地会是一个残忍、血腥的侵略者形象,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总之,在“五四”前后漫长的日本侵华历史时期,中国电影中的日本形象一直是一个妖魔化的他者形象。这种形象的建构,充分体现了那一漫长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蹂躏和苦难,也体现出了民众万众一心、全力抵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同时折射出了中国电影人对时代精神、自我价值的认识和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又有了变化。这一时期拍摄的许多以抗战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象《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等,其中出现的日本兵形象都是漫画式的,充满了喜剧色彩:小眼睛、仁丹胡、罗圈腿,军帽两边挂着“屁股帘儿”,屁股后头斜挎着大马刀,伴随着经典的“鬼子进村”的音乐,缩着头,弯着腰,鬼鬼祟祟。而《平原游击队》中的松井、《铁道游击队》里的小林、《小兵张嘎》里的龟田、《地道战》中的山田这些日本军官,作为电影中的反面主角,也留给人们非常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人心目中小丑化、脸谱化的日本侵略者形象。这一时期的此类影视作品,总是以日本兵的惨败、抗日军民胜利的欢笑而告终,而其中所展现出的小丑化、漫画式的日本形象,实际上充分体现了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的中国人民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他们不再把日本侵略者看成是可怕的、无法战胜的魔鬼,而把他们看成是外强中干,虽表面横行,但最终难逃覆灭的“小丑”。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影视作品中小丑化、漫画式的日本形象实际上折射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满怀的激情,高昂、乐观的精神风貌。
  这种小丑化、脸谱化的日本形象还因为这一时期中日之间一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当时的中国民众基本上无法获得任何日本的信息,也不可能直接接触或客观了解日本人。对于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来说,历史的惨痛记忆还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心目中的日本人还是清一色的侵略者形象。而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又都和政治密切相连,服从政治宣传、阶级斗争的需要,所以,当时的影视作品中就多用夸张的手法,尽量丑化日本侵略者,以借此更好烘托中国军民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在这样的政治文化环境和中日没有任何交流沟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形象,就只能是抗战时期日本观的延续,呈现出脸谱化、公式化的僵硬特点。这种小丑化、脸谱化的日本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中国民众,使中国民众对日本以及日本军人缺乏客观、真实、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因为将日本军人都描写成怕死的胆小鬼,这实际上是违背了历史事实的;而把日军描绘得不堪一击,胜利来得那么容易,显然也是有悖于历史,同时无法解释抗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残酷性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