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童话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邹金燕 发表于:2011-11-01 08:19  点击:
【关健词】电影、传播形式、童话接受
通过达尔的童话《女巫》和电影《巫婆》的比较,找出两种艺术文本的主要不同,如艺术形式、人物塑造、细节表现的差异。文艺化和商业化的推动以及笔者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童话文本与电影在接受上的不同价值,“不同艺术传播形式对童话接受的影响”这个命题逐步突显

一、童话文本与电影的不同
  达尔的童话作品《女巫》与电影《巫婆》,是否如莱布尼茨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呢?
  (一)两种艺术形式
  《巫婆》电影是根据达尔的儿童文学名著《女巫》改编而来,虽然承载着相同的童话故事,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差异毋庸置疑。电影是以画面、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然而,童话书是童话最直接的载体,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二)人物塑造
  童话《女巫》中关于姥姥的信息很少,直接的肖像描写更是没有。从文本中,我们只能得知姥姥生活中的一些琐碎。这往往给我们一种神秘感,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期待。
  当我们欣赏《巫婆》这一部精彩的电影时,姥姥的形象以一组组镜头的形式传达给我们。她眼神流露出来的神情和生活风格都是童话中单纯的动作和对话描写所不能比拟的,可见,电影里的人物塑造似乎更为成功一些。当然,这些也是导演对童话作品的一种“自我”解读。
  (三)故事情节
  比较文本和电影,我将故事情节的取舍定位在电影对童话中故事情节的取舍。童话中,姥姥给小外孙讲女巫消灭孩子的时候,一共讲了五个奇异而有代表性的案例,也都极有趣。
  然而,纵观电影,导演只选取了小索尔维格失踪的案例,纵使也能获取同样的信息,但却始终不如童话书多案例、多角度。童话书似乎有着更深刻的强化、警醒意识,让读者感到岌岌可危。
  (四)细节表现
  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厨房里的“我”开始实施计划—把《女巫》配置的药放在她们的食物里,让她们都变成老鼠,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整个过程都精彩地突显了我的勇敢和智慧。
  相照应,电影版也表现得精彩无限、步步惊心。但是,如果将它和童话《女巫》对比赏析,则会发现,导演自己在拍片的过程中增加了情节,加入了一些商业化的元素,也利用了女服务员的无知。
  (五)结尾改编
  达尔是这样涉及童话《女巫》的结尾的:小男孩在姥姥的帮助下,战胜了前来开会的所有的女巫,把她们全部都变成了老鼠。可以发现,该童话行文到最后,小主人公仍然是一只老鼠。与达尔运思结尾的思维截然相反,导演让小主人公拯救孩子、消灭女巫的同时,一位好心的女巫助手逃脱了这场劫难。因为她心地善良,并不像女巫首领那样邪恶,也并不讨厌孩子。并在最后把主人公变回了人,给了他最好的祝福。
  电影版《女巫》的结局带给人一种喜悦的满足感。因为小男孩最终战胜了女巫,而且还重新变回了人型,这与达尔的原著有很大的区别。很明显,这与达尔童话的前半部分是相违背,似乎包含着肯定“好人就有好报”的思想意味儿。
  二、诱发原因
  (一)文学化与商业化
  90年代以来,电影出现商业化的倾向,表现在影片的制作和运作两个方面,即影片的题材选择、价值判断以及发行的商业化,在《巫婆》这部电影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导演在制作电影时,不自觉地加入了一些商业电影的元素,以期待影片更贴近大众,成为叫响又叫座的佳片。
  (二)余味式与大团圆
  大团圆的结尾在西方“王子与公主”为题材的童话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说优秀童话篇目《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依据这种大众心理,《巫婆》的导演也一改作者的初衷,勇敢、聪慧的小男孩最终在姥姥的帮助下打败了女巫,由老鼠变回了原型。这应该是众望所归,是大多数观众和读者的一个圆满的期盼。当然,这种结尾的背后似乎又包含着一种负面影响。赋有“余味”式的结尾更令人回味,给读者更多人生的启迪和思考空间。
  三、对童话接受的不同影响
  (一)对童话接受范围的影响
  很多人想当然地把童话的接受对象仅仅定位为儿童,所以王泉根教授提出对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要重新认识。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下的一个分支,从本质上也是与生命、与自然、与人性的善和美联系在一起的。
  (二)对童话接受对象的影响
  1.感官或心灵的愉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智力的儿童对艺术的审美接受必然具有明显的差异,都以审美心理为基点,也就是与艺术亲近时的愉悦感。在情节的编排和人物的设置方面,电影与童话文本大体保持一致,但两者的叙述风格却存在着明显差异。电影的节奏更加紧凑,跌宕起伏。电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明显的戏剧冲突进行艺术表现,使儿童观众获得听觉和视觉的强烈印象。这时,儿童的审美接受主要表现为感官的愉悦。
  相比,达尔的文本则更多地诉诸于心灵的感受,表现为文本内在的意蕴。通过对文字的咀嚼,凭借接受者的想象力被感知和体悟出来。尽管并非来自直观的形象对感官的直接刺激,却能如甘泉一样缓缓流淌在读者心里。随之,儿童的心灵对美的倾慕也更持久、纯净。
  2.被动接受和主动接受
  在电影和文字的接受过程中,审美主体所发挥的主体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儿童对电影的欣赏,主要通过绚丽的声、色、光影获得感官的享受,难免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样,呈现出来的文本意义就极可能是明晰而单一的。
  在文字阅读中,儿童拥有更多的审美主动权。他们可以借助自身的想象力、判断力建构形象、理解情节,这样才能使审美活动得以完成。此外,儿童读者更有机会在反复、细致的阅读过程中,自主领悟经典文本超越表象的深广蕴涵。
  (三)刺激性的强弱分析
  在电影里,女巫的形象被刻画得极其恐怖、丑陋。达尔在童话书中,尽描述之能,但语言有时毕竟是苍白无力的。作者在刻画这一关键反面人物的时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读者往往更多地从文本中,感觉到的是女巫大王无比的丑陋,以至让人恶心。这种刺激相对于电影而言,就要逊色得多。
  电影立体、直观的人物表现效果使得人物的塑造更为成功,无数倍恐怖效果的夸张,使邪恶的力量无比地恐怖,将女巫大王推向最邪恶的顶峰。越是把女巫刻画得恐怖、丑恶,就越能体现小主人公的机智和勇敢,越能培养接受对象爱憎分明的性格。因此,电影中的恐怖人物的刻画和紧张氛围的渲染一点也不过分,它是对美好童心的一种尊重。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