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怀旧老电影的持久魅力

来源:nylw.net 作者:杨晓明 郭秋林 发表于:2014-11-05 13:02  点击:
【关健词】老电影;艺术魅力;精神;感动
摘 要:自十九世纪以来,电影就成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伴随着世界电影史,世界各国跌宕起伏的民族命运、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展示。如今,电影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电影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优秀影片不断问世。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老电影的忠诚和喜爱。那些由老电影铸就而成的文化记忆,永不退色,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90-02
  在艺术家族里,电影和电视都可称得上是后起之秀。虽然电影在制作上始终受商业利益的影响,但是,当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后,它就成了社会精神和文化教育的强有力工具之一。一百多年来,那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尤其是老电影,在世界范围了产生了广泛影响,激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以老电影为研究对象,就老电影的魅力进行了探讨。
  一、难以磨灭的时代记忆
  以前的电影,无论是在设备、构思、技术上,还是在制作、放映条件上,与现代的电影相比,都显得有些粗糙。如今的电影,动辄几百万的制作成本,动辄是大规模的明星参演、大团队制作、各种特效和各种带有噱头的宣传,但是,能让人有重复观影冲动的,为数甚少。反观老电影,缺乏高科技手段,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它们仍备受群众喜爱。人们谈起老电影,总是唏嘘不已,更多的人还会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一些人认为,虽然同是电影,但是,今天高科技、大制作、在电影院或家庭影院里看到的电影,商业味道过于浓郁,电影的艺术味道大大冲淡,在观看时,即使是看的惊心动魄,但是情感激发与参与已经很少。而老电影,虽然技术有限,在声光影呈现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岁月河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思和一个时期的民族心态。这些,才是最难复制的。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老电影为外国译制片,《列宁在十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列宁在一九一八》《乡村女教师》等,在中国民众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在今天看来,这一时期的电影讲述的故事与历史事实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情节都是编造的,电影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也有被过度拔高之嫌,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喜爱。许多当代作家都描述过小时候观看露天电影的场面:傍晚,大银幕在村口大树下扯起时,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此后,他们以亢奋的状态等待电影放映时刻的到来。电影还未放映,银幕前就摆好了板凳。月上枝头时,电影开始,一个村子的人都出动了,妇女们还拿着没有纳好的鞋底,姑娘小伙们隔着人群相望,熙熙攘攘,比过年还要热闹……看电影《列宁在十月》时,看到人们喊列宁为“弗拉基米尔”时,下面的人都“哦”了一声,原来这是列宁的名字!被特务暗杀的同志跳楼时,男孩们都会跟着他喊一嗓子“瓦西里”。当然,对瓦西里“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那句名言,许多人至今仍旧是津津乐道。如今,那种新奇、期待、激动、紧张的心情再也不会有了,那种带有集体狂欢性质的凑在一起看露天电影的日子,再也不会重现。对于有怀旧情结的人来说,失去的,总归是令人怀念的,与其说怀念老电影,不如说怀念那个永远无法重回的时代,也许,老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
  早期的国产电影起步慢,发展缓慢,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令人称道的优秀影片,改革开放之前,国产战争片是唯一能与外来译制片相提并论的“名角”。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抗日、抗战电影,《柳堡的故事》(1957年)《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狼牙山五壮士》(1958)《风雪昆仑驼铃声》(1958年)《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地雷战》(1962年) 《小兵张嘎》(1963年)《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地道战》(1965年)等,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在那个休闲娱乐方式单调的时代里,电影成为人们最为宝贵的娱乐方式。通过电影,人们不但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还会通过思考与自我审视,珍惜现在,发愤图强。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老电影为一代又一代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是民众的精神食粮,它不仅激活了人们的青春,还给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以正确的指引。同样,人们对电影的忠诚和热爱,也被印到心灵深处。最终,这种影响,会幻化为年轮,永远存在。
  二、历久弥新的精神感动
  老电影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艺术价值上,还体现在其精神价值上。许多钟爱老电影的人说起老电影的好处时无不是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一位老艺术家如是说:“我小时候喜欢看与解放战争有关的战斗片,《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两个小八路》《五朵金花》《上甘岭》《农奴》《董存瑞》等,我看过好多遍。记得第一次看《董存瑞》电影,当看到董存瑞牺牲时,我都哭了。回到家,心情仍旧很低落,妈妈看到我不开心,问我为什么,我把自己的感受说了。我的母亲,平时对我很严厉,那次却拥抱了我,并对我说:“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是个好孩子。你好好学习,长大后多为别人做好事,一样是英雄。”这句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我成绩提高很快,直至考入上影,做了一辈子与电影有关的工作。”银幕战斗英雄的故事,能对一个孩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从中可见电影的内涵与激励意义。这正是老电影历久弥新、至今备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老电影中有许多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精品,民众可以透过它们,感受到精神的鼓舞、电影的魅力。《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摄制的一部经典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在王成壮烈牺牲后,王芳在以哥哥为榜样继续战斗,并最终和养父、亲生父亲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这部电影在故事情节上,不但有残酷的战争和澎湃的革命激情,还在故事中穿插了父女、兄妹、战友分离死别的情感戏,突破了以往的军事电影“不问亲情”的局限,故事设置巧妙,内容充实,主题多样,在当时广为流传。从中,人们不但可以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画面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还能感受到英雄儿女的革命激情,又能接受温馨感人的亲情、道德教育。我们相信,无论何时,当王成大喊“为了祖国,向我开炮”时,所有人都会为之动容!事实上,正是受“英雄儿女”精神的鼓舞,许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科学家才纷纷回归祖国,为四化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电影主题曲《英雄赞歌》的歌词:“风烟滚滚,唱英雄……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用来歌颂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观众同样可以英雄为榜样,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怕困难,刻苦专研,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今天,中国大国地位崛起,国家外来入侵威胁已经解除,但是,我们仍旧需要王成一样的献身精神,仍旧需要重温那种精神感动,并带着这种感动永远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