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叙事的创新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兰玢 发表于:2010-11-16 10:45  点击:
【关健词】纪录片;叙事模式;《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纪录片同故事片一样重视叙事,并在固有模式下不断创新叙事元素。美国历史频道出品的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的全部记录基于一个宏大的想象,看似脱离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但故事情节又几乎全部来自于现实生活,这是该片在故事叙述上的一大特色。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Life After People)是美国历史频道推出的科学纪录片,它不同于传统纪录片极度囿于“纪录真实”的原则,也不同于后现代叙事主义的纪录片通过想象模拟再现的仅是过往的场景,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所记录下的一切都是源于一个虚拟的基础、一个在我们看来绝不可能成真的想象——如果人类突然从地球上消失,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话虽如此,也无须质疑其“纪录片”的影片样式。因为,它虽看似空中楼阁,却并没有脱离对“真实”的记录。其所不同的,应是一种创新的纪录片叙事模式。
  一、理论框架:叙事模式
  (一)电影的叙事模式
  20世纪70年代,国际学术界将叙事学引入到电影研究领域。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博德威尔将故事叙述(syuzhet/plot)和故事情节(fabula/story)视为电影叙事的两套系统,故事叙述按照若干原则来安排各组成部分——故事的事件和事物的状态,是表达故事情节的建筑术。故事叙述是很关键的,因为它表达的文体风格将影响观众如何建构故事情节。他还指出,逻辑上,故事叙述的类型不依赖于媒介,小说、戏剧和电影可以体现同一个故事叙述类型。
  除了故事叙述和故事情节,博德威尔认为组成电影叙事的还有一个系统——文体风格,“它也按照若干组织原则聚集了众多组成部分——电影技术就是个特别的例证。”[1]据此可知,它是电影手法的系统运用,是媒体与生俱来的东西。在电影中,故事叙述和文体风格这两个系统是共存的,它们分别处理了信息过程的不同方面,前者体现了电影作为“戏剧作品”的过程,后者则体现了电影作为“技术”的过程。
  至此,博德威尔构建起了电影的叙事模式,它包括故事情节、故事叙述和文体风格三个系统。
  (二)传统纪录片的叙事
  传统观点认为,故事片当中才存有叙事,而以自然时间为维度、现实空间为经度,尽可能保持生活本真的纪录片,则很难或根本没有“叙事”。
  但事实上,没有叙事的纪录片是不存在的。传统纪录片也很重视叙事,不过叙事方式与故事片有极大的不同。故事片叙事注重的是“故事”本身的因果关系、“开始—过程—高潮—结局”的戏剧式结构,“这种虚构叙事从叙事功能上讲,并不提供实用性或科学性的可靠知识,而主要是给人们提供美感和精神追求上的审美性愉悦和艺术性娱乐……如果需要,他为了获得预期的效果,可以牺牲真实性和可信性。”[2]纪录片则“既不单纯叙述现实生活的片断,又不为观众制作‘虚拟现实’的梦境,而是要让观众保持对现实中应该注意而没有注意到的,应该思考还没有思考的问题的认识”。[3]因此,在结构上,纪录片不可能具有过于戏剧性的封闭结构,而是要通过截取生活中某一事实的片断,引导观众去思考现实中的此类问题;在叙述上,纪录片不设置 “悬念”情节,故也不可能采用“心理完型”的叙事结构;使用叙事元素时,纪录片尊重客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而非根据情节化的需要去杜撰这些叙事元素;运用语言时,纪录片注意强调对事实的陈述,不运用夸张、隐喻、借喻等描述性的修辞手法。因此,传统纪录片强调尽可能地客观化叙述,通过真实的时间、空间和场景等展示发生的事实,并“试图用创作者的中心思维模式,用以客观事实的认定为前提,去指导观众对自然、社会、人身价值等各类问题的思考”。[3]
  作为一部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无疑具备以上传统纪录片的叙事特点,但它又有所突破甚至是颠覆。下文就将依据博德威尔的电影叙事模式,解析该片叙事模式的各组成系统,以探寻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叙事模式解析
  (一)故事情节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纪录”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惟一区别就是没有人类存在,因此可认为它的故事情节并非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实,这似乎颠覆了传统纪录片的基本原则——情节真实。然而,透过“人类消失”这个虚假的前提直接看影片内容,它实际上是在向我们进行科普,其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例如,片中看似是在展示人类消失后海鸥会如何生存,其实是讲述物种进化的基本原理;片中埃菲尔铁塔的倒塌,其实是介绍铁锈的原理;还有英国的街道变成河流,也是追溯它曾经从河流变成街道的地质现象——这些科学知识才是该片真正的故事情节,并且它们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所以,该片的确是在记录真实。
  而且,影片中也有直接展示现实真实场景的片段。例如,在“人类消失20年后”的部分,展现的就是现在的普里皮亚季。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这座城市被废弃,5万多人口一夜全部迁离,如今它是一个真正的人类消失后的小世界。植物在大楼上肆意攀爬,当初新建的游乐园早已成断壁残垣……“这还只是20年,你能想象2 000年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吗?”借由片中专家之口,隐藏的叙述者导演告诉大家,片中所有想象的情节并非无稽妄想。
  (二)故事叙述
  首先,颠覆了传统纪录片对“悬念”的不可即,《人类消失后的世界》一直都处于悬念之中——10年后会怎样?10 000年后会怎样?……狮子会怎样?蟑螂又会怎样?……美国会怎样?埃及又会怎样?……一个悬念破解了,就又自然迎来了下一个悬念。但是,这种悬念又不同于故事片的悬念,一则在于故事片的悬念是刻意而为之,二则在于故事片的悬念是通过情节的因果关系而产生和解释的,而该片却是由于“人类消失”这个大家无法想象更从未经历的大前提的存在而自然地从头至尾处处都是悬念。
  其次,传统的纪录片是对事实的陈述,并且尊重一切叙事元素,《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其实也是在陈述现今的事实,然而,它只保留了真实的空间,却篡改了时间和人物。现实变成了未来、或是为了解释未来的一个片外之物;片中出现的人物也被刻意表现成不属于影片所“纪录”的那个世界,而是一个个与记录相辅的叙事者。
  再次,影片中时间和画面的快速递进与转换让观众甚至来不及构建一个完整的情节。但是,胡佛大坝却一再出现,人类消失5年后它还可以正常运转,50年后还能屹立不倒,可是10 000年后却还是被河水击垮,还自然以自然。胡佛大坝成为影片叙事中的一个以具体事物为观照的线索,也成为该片故事叙述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