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重大题材文艺精品美学传播论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苗贵松 发表于:2011-01-31 20:47  点击:
【关健词】文学艺术;重大题材;美学责任;文化传播
[摘 要] 重大题材特指文艺家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的、以最高理想赋予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的电影、电视剧、美术、音乐、戏曲、戏剧、舞蹈、文学作品等艺术形态。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美术展览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等人

重大题材特指艺术家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的、以最高理想赋予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的电影、电视剧、美术、音乐、戏曲、戏剧、舞蹈、文学作品等艺术形态,而以重大历史题材作为艺术创作对象的作品,古今中外皆不罕见。下面以新中国创作的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部分文艺精品为视角,探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艺的美学责任与文化传播。
  一、新中国创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人文景观
  (一)“五个一工程”奖
  由中宣部设立,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奖,是以评选优秀影视剧(片)、戏剧、图书、理论文章、歌曲和广播剧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至今已举办十一届。
  戏剧类如《甲申纪事》《周恩来在南开》《中原突围》《生命高度》,电影类如《周恩来》《开天辟地》《重庆谈判》《七七事变》《大转折》《鸦片战争》《大进军》《虎踞钟山》《我的1919》《邓小平》《太行山上》《我的长征》《东京审判》《我的法兰西岁月》《高考1977》《八月一日》,电视类如《圆明沧桑》《大进攻序曲》《恰同学少年》《亮剑》《雄关漫道》《铁道游击队》《周恩来在重庆》《保卫延安》,图书类如《长征》《三十七孔窑洞与红色中国》《历史的天空》,歌曲类如《五星红旗》,广播剧如《追寻方志敏》等。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推出100部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的优秀电影、电视剧、广播剧、戏剧、歌曲和文艺类图书。
  (二)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每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奖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2005年后经文化部正式改革后,单年举办,至今已举办13届。
  故事片《渡江侦察记》《董存瑞》《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四渡赤水》《高山下的花环》《孙中山》《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大决战》《周恩来》《重庆谈判》《七七事变》《大转折》《鸦片战争》《我的1919》《毛泽东与斯诺》《张思德》《太行山上》《东京审判》《我的长征》《高考1977》《八月一日》等先后获奖,几乎每届都有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作品获奖。
  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工程及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文化精品工程之一。
  (三)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的创作而设立的,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已举办四届(1008篇作品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阿成《赵一曼女士》、郭晓晔《东方大审判》、杨黎光《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和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长征》等作品获奖。
  茅盾文学奖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个人名字设立的文学奖,是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举办七届。其中,重大题材作品有魏巍《东方》《地球的红飘带》、莫应丰《将军吟》、李准《黄河东流去》、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王火《战争和人》(三部曲)、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等。
  重点文学作品扶持工程是国家文化精品工程之一,即重点推出100部反映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长诗等。
  (四)全国美术展览奖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简称全国美展)是我国规格最高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由文化部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至今已举办十一届。
  《转战陕北》是石鲁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而创作的,“进退维谷的绝境之间,反映了当年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在陕北的真实状况,可谓匠心独运。而在整幅画面上,人物只是点景而已,这更是表现领袖形象的大突破。”[1]陈坚《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是新世纪军旅画家重大题材史诗性巨作,重现了60年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历史瞬间。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还有,董希文《开国大典》、艾中信《红军过雪山》、靳尚谊《瞿秋白》、王盛烈《八女投江》、潘鹤《艰苦岁月》、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袁武《抗联组画》、韩硕《热血》、吴绪经《青年时代19195》、杨力舟、王迎春《太行铁壁》、章仁缘《信赖——邓小平在江西》、罗工柳《地道战》、柳青《三千里江山》、陈逸飞、魏景山《占领总统府》、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1995-2000)、鲁迅美术学院《淮海战役》等。
  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115名(组)创作者将分别完成106个选题的创作。
  (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文艺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就斥资两亿元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已有70台剧目获此殊荣。现代舞剧《红梅赞》、话剧《虎踞钟山》、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重大题材精品体现出当代艺术家视野开阔、视角独特的家国情怀,成为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以上只是新中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的人文景观的重点领域,这也体现于《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之中。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未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始终都应该是多元文化中不变的主流,这是中国基本国情在文艺方面的多维体现。
  二、国家文化事业主旋律文学艺术经典的美学责任
  从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社会意识形态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文学,有学者称之为“国家文学”:国家文学是国家权力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方式),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家权力的代表或代言者之一,这也就决定了国家文学的基本的、也是根本的价值观。[2]这同样体现在弘扬主流价值理念、关注社会向上发展的当代中国影视、美术、音乐等艺术创作中,如《开国大典》等构建宏大叙事、形象见证历史的作品。对此,学者胡克称之为现实社会型主流电影:“现实社会型主流电影是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相结合、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相结合的产物,以大众化的娱乐方式表达对当代社会的关注,让观众在满足视听快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意义。”[3]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紧紧把握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实现了重大题材和清新风格、主流价值和时尚元素比较完美的融合。社会效益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是艺术品是否完美的标准。董希文《开国大典》的成功正在于艺术地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揭开了新中国美术史册的第一篇章。江西卫视借红色旅游和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打造了“中国红歌会”。中国红歌会活动体现出了真正的文化自觉,既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也有着时尚鲜活的表达形式。红色歌曲承载着丰富的真、善、美内涵,呈现一种人文精神上的回归,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审美观。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