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探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nylw 发表于:2010-04-15 09:31  点击:
【关健词】湘西凤凰:吊脚楼;建筑特色
有生态的功能性、形式的艺术性及文化的多样性等特征,而具有 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建筑类型、建筑空问形态、建筑装饰及细部处理、建筑结构与用材、建筑造型等多个方面,可以 看出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建造特色和研究意义。

 
湘西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形成,是由当地人民长
期积累的生活经验、特有的民族习俗、历史地位等诸多自然 与社会因素共同造就的。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自古多以苗 族、土家族为主,但因为文化冲突及统治阶级的管理需要,凤 凰古城一直作为军政重地存在。民国以前,凤凰城内的居住 者多为汉族人,当地苗族、土家族人民则只允许生活在城外, 其中,土家族人数少且多居于深山,因而,当地的吊脚楼建筑 形态主要受千栏式建筑形态及苗族民俗文化影响而成。此 外,由于凤凰古镇自古以来的统治阶层多以江西籍的汉族人 为主,为迎合其喜好,故其建筑形态又不可避免地融人了微 派建筑的某些特征——如山墙、屋脊的处理手法,白墙黑瓦 的色彩倾向等。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出于最 质朴的互帮互助的人性思考及生存、生活需要,凤凰古城的 吊脚楼多以简洁的形态呈现,并沿江联排而建。由此可见, 正是由于不同民族及地域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凤凰古城吊脚 楼建筑的独特面貌和艺术气质。
一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建筑类型

现今遗存的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多保持着明、清时 期轻巧、质朴的建筑风格,其建筑类型从整体形态上分析,属 于“二屋吊式”。当地吊脚楼往往傍水联排而建,建筑的部分 空间大多依靠木柱支撑悬挑于水面或河岸道路之上,其建筑 功能空间的组织多沿垂直方向分布。
若依据当地吊脚楼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则包括以居住 为主的住宅和兼有商业与居住功能的民宅两种建筑类型。 就其功能而言,前者主要服务于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等级低下 的当地苗民及穷苦的汉民,其建造目的是为了解决居住者的 生存要求;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其建造的 目的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生活要求。就建筑特征而言,二者 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作为住宅的吊脚楼往往形态质朴、简 陋,建筑体量通常较小——大多为。四排三间”式空间;而作 为民居的吊脚楼往往形态相对较稳重、大气,其建筑外观比 较考究、精致,且融合了苗族民俗与若干汉式建筑特征,其建筑体量也相对较大,其结构多表现为“五柱六挂”的样式。

=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

(一)建筑外部空间形态 湘西风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整体造型风格比较灵
巧、考究,且融合了苗族民俗与若干徽派建筑的特征。其建 筑外部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空间各部分体块的组合方 式较灵活、自由,有错层、退层等形式;建筑体量较大,但因其 底部架空部分与上部实体建筑之间的比例较小,故显得轻 巧;建筑的各层空间尺度下大上小,建筑实体空间与底层“吊 脚”空间比例数值约为1;建筑立面的高、宽尺度比例数值大 于l,呈长方体块状;建筑空间较为开敞,对门、窗、栏杆尺度比 例设置较讲究。总体来看,吊脚楼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最大 特征在于:利用上下穿枋支撑挑出走廊或房间,并使之垂悬于 河道之上,从而在视觉上形成了独特且生动的河岸风景。
(二)建筑内部空间形态 由于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当地苗族
文化的影响,因而其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当地苗民的 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当地吊脚楼建筑内部多为方形空间,三 开间。其室内空间划分的大致情况为:中部空间较两边次问 稍宽,通常隔成前后两间;其中,前半部分空间较宽敞,通常 被作为吊脚楼建筑的中心空间——堂屋使用,是全家饮食、 取暖、待客的地方,其布局以火塘为中心;堂屋后半部分空间 则通常作为男性老人的卧室使用;左右次间通常也被划分为 前后两间,其中,前间为子女卧室或客房,后间为父母卧室或 灶房。目前凤凰古城保存较完好的吊脚楼实例主要是位于 虹桥旁的“回龙阁”吊脚楼群。如第007号与第009号民居 均建于清朝末年,它们的内部空间布局方式颇具代表性。
007号吊脚楼建筑面积约为90平米,分上下两层,楼梯设于 空间正中.它在建造时的功能定位为供行人茗茶、休憩的空 间;009号吊脚楼建筑面积约为140平米,分三层,楼梯设置 于室内一侧,它在建造时的功能定位为居住空间。目前,二 者均被作为餐厅使用。二者内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主要是 受其使用功能区别的影响而成。由此可见,吊脚楼建筑内部 空间的划分,虽然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但在很大 程度上是受到了当地民俗文化及生存环境的影响。
三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装饰及细部特征

从凤凰古城吊脚楼建筑的装饰及细部特征方面展开分 析,在造型上,其上层制作工艺较复杂,且做工较精细考究。 丰富的山墙形态及屋脊曲线变化是其颇具代表性的特征: 凤凰吊脚楼的山墙一般高出屋面,封火墙头以“马鞍墙”为 主要建造样式。屋顶为“人”字形,屋面铺设黑瓦,檐口轮廓 线呈直线状;屋脊通常采用叠瓦的形式顺墙头垒砌,脊首形 态多为“三角形”,脊翼向上翘起、多雕刻泥塑的卷草或凤凰 状脊饰;建筑三面设有挑出的走廊且多设雕花栏杆,造型柔 美;门、窗、瓜柱等建筑构件多做装饰性处理也是其较具特 色的形态表征。如:瓜柱通常会被雕刻上金瓜、各类兽头及 花卉图样等装饰;窗花为多种直线段组合的雕刻纹样;栏杆
多采用柔美的曲线造型等。在色彩倾向上,则多以黑、白、
黄三色为主。 其室内陈设与装饰也很有特色,许多细部处理都体现了
苗族的民族信仰和文化习俗。譬如:故意设高二楼大门的门
槛,据说既是为了防止“财喜”外溢,也是为了确保生活在其 中的小孩的安全;用木制的水牛角作为门上的连楹,把腰门 上的门斗做成牛角形,是为了体现苗族人对牛角的崇拜;在 室内板壁上贴有用太阳、月亮及若干小山神等图案,有去灾 避祸的含义等等。又比如:苗族人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 打坐,甚至办红白喜事等活动都习惯于围绕火塘而展开,为 适应这些民俗活动的需要,通常会采取加密立柱、楼枕和加 厚楼板等方式来增强建筑物的牢固性。当地吊脚楼建筑在 细节处理上的另一特点表现为:在吊脚楼二楼的走廊上安装 美人靠,其功能除了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外,还能起到为 苗家女从楼上扔手绢以传情送爱提供场地的作用。
这些独特的建筑细部特征,反映了凤凰古城吊脚楼建筑 与当地苗族民俗风情之间的紧密关联。
四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的构造与用材特征(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