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良知”谈高校辅导员的个人修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李雪斌 发表于:2010-08-23 09:45  点击:
【关健词】辅导员;内省;修养;心即理
明代王阳明“致良知”的学说,为高校辅导员的个人修养提供了传统智慧。辅导员的德学修养极其重要,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辅导员队伍存在奉献精神的缺失, “本心”为私欲所障。本文拟从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学说出发,阐明高校辅导员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与途径。只

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辅导员的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赋予了辅导员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由此,辅导员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儒家关于修身的学说,提供了很多启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一贯进路,修身是最根本的,内圣才能外王。儒者普遍重视品德和学识的修养。于此,历来有不同的途径,但多要求内省,如孟子所谓“养气”,程子所谓“用敬”与“致知”,朱子所谓“格物致知”。而明代王阳明“致良知”的学说,为高校辅导员的个人修养提供了可贵的传统智慧。本文将从阳明心学理论入手,分析其对当前高校辅导员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吸收借鉴意义。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隐性流失”严重,阳明心学理论为解释此现象提供了要点
  高校辅导员的个人修养,一是“德”,二是“学”;最重要的是“德”。这项事业最讲求一种奉献精神,服务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浅显地讲,辅导员工作是“良心活”,只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难。随意与认真,选择哪种工作态度,只在辅导员自身的价值取向。选择随意,意味着仅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将工作当成工作;选择认真,意味着付出许多私人的时间与精力,将工作当成事业。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更是一个指导者,引路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给学生关怀,同时花大量的时间“充电”。从事这项工作者基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大多都曾抱有美好的理想,育人成才,做一个在学生成长路上留有深刻影响的人。这正如阳明心学所指出的,良知是人人皆有的。“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为人师者也无不希望以自己的知识与修养感化每一个学生。但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来看,为美好的信念而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仅仅将此当作“跳板”,或者“工作”。知道应该如何做,却少有践行。高校辅导员“隐性流失”现象严重,信念的弱化,精力的分散,目标的转移,进取心的减退等等无不令人感到忧虑。我们可以借鉴阳明的心学来透视这个问题。
  “致良知”是阳明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区别于今人所理解的“良心”。他认为,良知是先天的,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心即理”,凡意念之发,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人人皆可成圣,但为何事实并非如此?“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所以,需要“致良知”,而“致知必在于格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摒弃私欲,才能达到人的本心,而与天地万物一体。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这是内在于高校辅导员的“本心”和“良知”。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这用王阳明的话来说,是本心“只为私欲障碍”。那么,蒙蔽高校辅导员们“本心”的是什么呢?
  华中师范大学廖已鹏、杨丽珍作了精到的剖析。第一,物质生活的高层次需求与实际经济地位偏低的困惑,分散了青年政工干部的精力,使许多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二,加强思政工作的客观需要与思政工作的实际地位之间的反差使许多青年政工干部心理失衡,动摇了他们心中原有的信念,使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信心;第三,青年政工干部实践自我价值的愿望与思政工作价值的隐蔽性间的矛盾加剧了青年政工干部的心理倾斜,助长了他们对功利的追逐;第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造成青年政工干部“隐性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非圣贤,处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高校辅导员们也面临着种种机遇与挑战,内外部的环境压力迫使他们有着利己的考虑,如自身的出路问题、待遇问题等等。但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对思政工作的逐步重视,辅导员们的工作条件与待遇已经逐步得到改善。提高主观的认识、修养应该是与客观条件的改善同步的。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扎扎实实,努力“致良知”,知行合一,取得自身的进步,自然会有好的出路。
  二、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对提高高校辅导员个人修养具有借鉴意义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从人心来看,心不具有天理,那是因为私心“未当理”,但主体通过努力可以上升为本心,也就是去私欲存天理,使心与理为一。“良知”也就是心与理的统一。这种统一,对于人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良知”是最高道德本体,“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当人心之本体不为私欲所蔽时,知行只是一事。如人乍见孺子入于井,必有恻隐之心,若顺此心自然发展,则必奔走而救之,这就是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此时若有转念,或因畏难而退缩,则有知而无行,此时就失却了知行本体。由此,阳明心学特别强调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知行合一”运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也颇具启发意义。空有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想法而不付诸实践,等于什么都没做。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教育事业,需要辅导员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娴熟的业务水准、深厚的学识素养去感染学生,将个体崇高的理想付诸辛勤的劳动,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更加深刻地领悟自身的使命,提升个体的境界,即所谓的“兼知兼行”。具体来说,“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与实践并重,个体必须时时注意返求内心,致知止于至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