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陈绍燕 发表于:2010-09-11 09:26  点击:
【关健词】目标互赖,合作学习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还应看到,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中,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裴锑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开展了合作学习,并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究、研讨。
  
  1刚尝试合作学习时,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与交往技能的表现:
  
  1.1自由组合结成合作学习小组时,学业水平较高的同学往往不愿意与学业水平较低的同学结成学习小组。
  1.2小组讨论时,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只关注自己有发言机会,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
  1.3小组在完成共同性学习任务时,学习好的同学成了小“权威”,充当着指挥者的角色,出现不礼貌的言谈举止,特别是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
  1.4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只关注自己的学习行为,当同学有困难时,不能主动帮忙。
  1.5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缺乏群体精神,将小组内认为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无明确的活动程序及策略安排,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
  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源在老师。如果我们反观一下合作学习课堂,往往会发现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不平等交往的存在。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未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
  其一: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干部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当他们回答问题后,教师使用的往往是赞赏表扬的语言。
  其二、教师提问存在性别偏好,或者偏好男生,或者偏好女生。
  其三:教师提问存在视觉“盲区”,处在“盲区”内的学生尽管多次举手,由于教师视而不见,仍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事实说明,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要得到真正的体现,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观念的问题。教师教学行为的问题。
  
  2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一些策略
  
  2.1将学生分到小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能力相似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时可以用来掌握某些具体技能或达成一些教学目标。然而,把学习成绩高、中、低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来,会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与输入,产生更多的观点,所有这些都能有助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记忆的精确性。
  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相似性结合,即好学生选好学生,差生选差生,女生选女生等,不利于开展学习活动。一般来说,由教师来进行分组比较合适,因为他可以使学生小组的构成实现最优化。
  小组一旦成立,最好使他们保持相对的稳定,直到他们取得成功。
  2.2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在上课以前,有两类目标需要具体化。一类是学术目标,这类目标的编写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并要根据概念或任务分析使之与教学水平相适应。另一类是合作技能目标,教师要明白一堂课要强调的合作技能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学术目标,而忽略了训练学生彼此合作的合作技能目标。
  在学习《行道树》这篇自读课文时,我们提出了“听取”的合作技能目标:(1)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2)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3)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4)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用上“是否请您”或“您是不是可以”;(5)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在学习《山市》这篇文言文时,我们提出了“自控”的合作技能目标:(1)服从组长安排;(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个人意见可以保留,但应到课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换不同意见。
  合作技能目标还包括“说明”、“求助”、“反思”、“帮助”、“支持”、“建议”、“协调”等方面。当然,我们应明白,这些技能目标的实现,不是一堂课就能做到的,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达成的。我们要将它们贯彻到每一堂合作学习课中去。
  2.3分配角色以确保互赖: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分到一个促使小组有效活动的角色。这些角色包括:总负责人组长,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或答案;检查者,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够清楚地说出得出的答案或结论;联络员,负责为小组取来所需材料并负责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结论并编写小组报告。
  实践表明,分配这些角色是教给学生合作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赖的有效方法,随着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们可以轮流担任这些角色,体验不同的个人责任,以得到更多的锻炼。
  2.4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他们有一个小组目标,他们必须在一起进行合作,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们都承担着完成指定任务的责任,还要确保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掌握指定任务的内容,保证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掌握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学习《逍遥游》这篇文言文时,在“联系注释翻译课文”这一环节,我们要求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只交一份书面作业,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上交的书面作业上签名,以表示这份作业的结论,并能解释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据观察,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更强了,有的小组分解了学习任务,每个成员负责翻译其中的某几则,译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由记录员记录。整理成小组的学习结论,有的小组则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则将质疑与释疑结合起来,在组内成员的互动中形成学习结论。
  “附加分和小组总分是使学生'荣辱与共'的方法。”(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学完《〈论语〉十则》后,我们组织了一次随堂小测验,从文学知识、背诵、翻译、重要注释、成语积累、明白的道理等方面,较全面的考核每个学生。小组成员的得分加在一起,构成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总分,再根据总分进行评优、奖励,并记一次合作学习小组“合作附加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